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谍海孤雁 > 第1512章 袭击事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哒哒哒…啾…轰…

许志玉可不会与敌人讲什么武德之类,火力组迅速在前后架起机枪,甚至有一门,带小座钣的迫击炮直接开轰。

迅速解决战斗,清点损失并打扫战场,有一名队员受伤,伤得不轻,其余基本无伤,戴老板车里的,是让杜大享去监狱找来的死刑犯,挣一笔酬劳跟抚恤的,全亡!

至于敌人,露头的有二十几个,全部解决了,顺利的让许志玉皱眉,没敢大意,一直让人警惕着四周。

随同行动的沙戾海,从前方赶过来后,便立马检查起尸体,着重关注面部,查探完,眉头紧皱。

此时,搭乘飞行器的人队员闻声赶到,沙戾海没让人降落,而是立马用车上的步话机联络,让他们巡视周边,查探是有敌人行踪,特意叮嘱小心行事。

安排完,才向许志玉详细说明情况,他在路上,无意瞟见一个让他感觉很熟悉的人,虽还没想起是谁?但感觉很可疑。

他正准备联络,结果战斗打响,但这地方,并不是他看见人的地方,而是还要往后一点,刚才他查看了击毙的人,那人并不在其中。

许志玉没敢大意,也不会认为是什么看错了,立马带上人,随沙戾海赶到地方查探,人早已没了踪影,不过附近有桑林苇荡这些可供藏匿。

仔细搜查后,依旧没有发现可疑之人,不过,在苇荡、桑林、路角等隐蔽处,发现有人较长时间停留留下的痕迹。

像很深的脚印、踩坏的草植,以及地上扔的不少烟头,痕迹很新,证明之前确实有人在此停留,还停留了不少时间,很可能其才是真正的刺杀队伍,之前这些不过是试探的。

联系了空中,没能在周围搜找到可疑目标,地面的搜找也进展不顺,撤离的痕迹,对方处理得很好,且周围交通便利,往来民众众多,以目前情况看,对方伪装能力也颇为了得,很难把人纠出来了。

没放弃,继续搜找一阵,直到飞行器油量告急,才无奈放弃,收拾处理了首尾,撤离回了上海,当然,中间换乘兜绕了好一圈,才秘密返回驻扎地。

去往秘密指挥部,向林默进行汇报的途中,沙戾海目光看到一座大院子,突然想起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是在何处所见,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听到沙戾海的汇报,林默也是眉头皱起,因为对方,就是他用来组建特战队的由头之一,当年暗杀并给他军校教官留下深刻心理阴影的那支暗杀组。

也就是以蛇为代号的那些人,抓了几个,杀了几个,但也逃脱了好几个,其中便包括让沙戾海感觉熟悉的身影,丢给了情报处两个替身的狡猾头目。

当时没认出来,主要是只看到了侧脸,且面容可能做了伪装或是整容之类,对此人印象不浅的沙戾海,也只感觉莫名熟悉,一时半会儿没回想起此人是谁。

手指轻敲着桌面,回复心绪后,林默通过密线,联系了已经回到总部的戴老板,先汇报了情况,接着汇报了应对方案。

一方面,知会内勤局与待从室待卫等安保单位,做好情报处等重要单位及相关领导的安保工作,且尽量劝说,减少领导的高风险活动安排。

另一方面,便是尽可能通过各类渠道,刺探这些人的情况,对其存在几乎毫无了解,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儿。

至于其他的,林默这边也会开展相关行动,尽量争取将其扑杀,以消弥威胁,但此人极其狡猾,行动怕是不会太顺利,不能抱有太高期望,务必做好防范应对。

与上级沟通达成一致后,林默有点头痛,可动用的力量还是太少,各种乱七八糟的谍报势力一同发力,已让他有点分身乏术。

帮会、土匪水匪海盗,还有贩烟走私等各种黑灰组织,不少与日本人搭上线,搞三搞四,牵制了他们不少力量。

考虑了下,林默拨通电话,指示将他们清理一番,闸北的交火已持续不断,他也不再顾及动作幅度,担心交火引发的局势变动,而控制着没下的狠手。

还有满清遗毒,也是个不小的麻烦,不过考虑了下,既然刚刚才做出安排应对,而且把他们搞了,未必不会有别人接续,这才稍放下杀心。

至于特高科、日海军情报机关、还有刚刚摸到的神秘商社这些日谍机关,暂时不好动,但林默已命令人,详细测算驻地坐标这些。

对手的行事,有往激进酷烈偏移的苗头,林默也不准备跟他们只在隐蔽战线交锋了,必须给他们来几下狠的,让他们收收爪子才行。

联络了指挥部,了解了下目前闸北交火的情况,应该是要真正打起来了,目前冲突愈演愈烈,双方持续不断增兵。

起因,也就是车队进杜公馆后传出的交火动静,日本人派出豆丁坦克与装甲车,气势汹汹向闸北以北,正用模块化掩体构筑街垒的国军部队发起进攻。

不过却吃了大亏,该部队有从修械所采构的战防炮及肩扛式无后座力炮,依托模块化掩体构筑的工事,迅速敲掉了来袭坦克及装甲车。

再使用机枪阵地,虽然重机枪不多,但弹链版的捷克式,火力持续性极好,再加上各式迫击炮、榴弹发射器等等,敲敌机枪火炮、压制杀伤,一套组合拳下来,几乎全歼沿路进攻的来袭之敌,伤亡还极有限。

这一下,大大鼓舞了国军部队,而日本人也接受不了此损失,不甘心之下,派出更多装甲力量与士兵直扑而来。

装甲力量几乎无用,为肩扛式无后座炮设计的聚能破甲弹,已经投入战场,只不过为尽量延长保密时间,使用前,由修械所派出的教官看着,使用时再配发。

日军的这些小薄皮,正常高爆弹都能毁伤,更别说专门破甲弹,只要命中,多数都是燃烧起火并殉爆,没及时避开,还能炸死一堆自己人。

虽然肩扛式无后座力炮,尤其打破甲弹时,射程不算太远,但在城区内,接近目标并非难事,几乎是一打一个准,本就顶在前头的装甲力量,存活时间极短。

当然,日本人很快学聪明了,装甲力量不再往前硬顶,士兵也不再沿着街道,给那重重火力当靶子,而是借且建筑物,用其当掩体摸近,日本人的战术转变调整还算灵活。

只不过,经过林默提醒,国军这边,也调整了相关战术,并通知到了一线,虽然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日本人这么一搞,肯定还是能够回想起的。

尝试了无法从外部拒敌,干脆按上级交代,也玩起逐屋争夺的战术,林默给了不少战术的关键建议,后续又经人完善,国府这边的战术,反而比日军更成体系。

对面有冲锋枪,这边有更短的手枪加套件,后方大量出产的手雷,最近也随船队大批运来,再加上破墙的炸药等等,也几乎把双方士兵的素质拉平。

国府这边,越打信心越足,伴随支援赶来,凭借人数优势,甚至反推了回去,将战线往日本人地盘推了不少。

对于蔑视中国军队的日军而言,这完全无法接受,更多军队陆续投入进来,多条阵线开始交火,而士气大涨的国军,也想将在沪日军彻底进行消灭。

目前情况便是如此,双方已开始大打出手,林默让林文华提醒一下司令部,防范日舰,以及可能调派支援来的陆续,之前所送资料中,适合做登陆场的地区,要多加防备警戒,并在稍靠后处加快构筑工事。

还有,目前战场通讯畅通,要督促前线各方,及时上报情况,分享敌人战术变化及自身战术应用经验,积极联络,莫因消息不畅造成额外的损失。

林文华在司令部的工作,除去替情报处对接协调工作,其实也接手了司令部通讯系统,主要是负责机要通讯及监督普通通信工作。

前者,是林默建议,电讯室秘密训练的那些方言通讯员,其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以步话形式通传高度保密讯息,以此尽量缩减监听破译风险。

后者,在军队中,通讯单位泄密是影响最大的,所以由他对这些人进行严格监督,同时,由随行的电讯室所培养的技术人员,提供通信中的技术支持。

像无线电厂提供的那一套通讯系统,因装备时间短,构建通讯网、检修维保,也需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这些人还肩负侦听敌通讯任务等。

另外需注意的一点,还有谨防日本人,又利用和谈等由头拖延时间等等,林默把能想到的,都提醒一番,林文华也没二话,有道理便采纳,还询问了很多细节。

挂断电话,林默查看起,处里转来的情报通报,华北,平津相继陷落之后,日军迅速扩大战事,开始紧锣密鼓占领华北。

王明坤等人在后方,发动了多次破袭,铁路、码头、仓库等,众多的交通设施被破坏,物资被毁,还将日占区剿得鸡飞狗跳。

确实给鬼子带去很多麻烦,但日本人也加强了防守,以及对他们的围追堵截,伴随抽调的生力军到位,破坏行动的开展愈发艰难。

甚至某种程度上,破袭行动其实已被动结束,目前还能开展的破袭,只剩敲敲边鼓、搞搞小破坏,给日本人添点麻烦,对其影响已相对有限。

反而是他们四处乱蹿,能让鬼子感受到更多威胁,所牵制的力量,所增加的成本,反而在持续给日本人放血,林默记录了下,反馈让他们注意调整策略,不要做不必要的冒险。

而朝鲜及日本国内传回的讯息,则显示日本的战争机器已全力启动,战争宣传、士兵动员、装备制造、弹药生产及重要军事物资的进口储备,都已全面铺开,侧面证明全面战争已开始,任何和平和谈承诺,皆不过是战略欺诈欺验。

林默还格外注意到一则台湾的情报,有多支日军航空队,飞抵台湾北部机场,从台至沪,远比从日本本土要近,日本人明显是准备在沪上打这一场了。

电话铃声响起,向林默通报了一个案情,疑似鬼子特战队,袭击了斧头帮,斧头帮损失不小。

因为国府转变态度抗日,加之在上海,还摆出一副大打一场的架势,所以那位王帮主,也选择了向国府靠拢,积极与司令部接触。

当然,据内部传回的消息,可能还与国府及日谍机关,都在积极组建精锐特战小队有关,斧头帮的人有几分能耐不假,但真跟成体系的专业特战队对上,是很难抗衡的。

虽然王帮主很高傲,但又不傻,何况情报处的小动作,也搞了好几年了,人多少也会察觉一些,所以其才主动向国府靠拢,想让手下也接受一些专业的军事训练。

情报处肯定不可能教,否则出事锅可就扣头上了,不过特战科已为其他部队,训练出不少徒弟,他们又训练了一些徒孙。

这些徒孙,因兵员素质、训练水平等,算不上特战队,也就是骨干班排,但执行一些渗透侦查、突击作战之类还是可以的,最主要的,基础技战术都成体系学去了。

斧头帮这边,最多就是让徒孙练一练他们,但足以了,其核心成员,多有真本事在身,在系统学习了技战术,能轻易超越这些徒孙。

情报处对此心里门清,不会教但也不会阻挠,毕竟他们确实能为情报处分摊很多压力,教了未来出问题,只要不是他们的锅就行。

也因为如此,斧头帮据点防守较弱,几乎被袭击者扫平,损失惨重,但也因如此,损失控制在一定限度,核心力量得以保存。

以斧头帮上下的性格,绝不可能吃下这大亏,果不其然,没多久便有消息陆续传回,数个在外活动的日谍小组被袭杀,暗中投靠日本人的几个大小帮会头目,也遭其强杀。

另外,袭击斧头帮的人,也摸查出一些线索,很可能是意图袭击戴老板的那些人,失败遁走后,转头便拿斧头帮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