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751章 道武上位,草原变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1章 道武上位,草原变局

旧皇的故去,同样,自然也就有新皇的登基。

中原之中,一般来说,大多数都有着尽快立以下太子或者是继承人的传统。

毕竟,中原之中,这方面自古以来的教训可是不少。

有的时候,甚至就算是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的时候,上位者也在自己的儿子里面矮个子里面挑大个,勉强先选出一个继承人出来。

毕竟,相比练一个新号,这中间需要付出的时间以及不确定性太多了。

就算是想要练一个新号,光是为了稳定,也必须要先扶一个人出来。

可草原上的这几位,显然,并不像中原这样,有尽快就立下太子的传统。

不管是拓跋魏又或者是满清,他们到现在别说是立下太子,甚至都还没有出现过太子。

尤其是满清,就连皇帝都已经换了好几届了,可是,却从来都没有选择过一个太子出来。

也就只有一个元蒙,才有一个忽必烈作为太子。

但是,忽必烈这个太子,也是在五年疫情恢复期间,铁木真的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他在那三年疫情期间干的不错,这才将他扶了上来。

同时,在某一方面上来说,也是因为忽必烈最大的一个竞争者已经不在了。

而在此之前,忽必烈就算是在元蒙之内后来居上,可是,依旧还是有拖雷这个竞争对手在的。

拓跋焘虽然死的突然,但是,在弥留之际,依旧还是定下了下一任新皇的人选皇。对于这个草原国家来说,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就算是事先没有立下太子,可是,能够留下一个遗嘱的话,至少给了一个人,一个大义之名。

而如果这个人本身的实力和能力有足够的话,也确实可以最快的速度将国家的权力平稳过渡过来。

而拓跋焘的死,接下来就是植入成了拓跋焘儿子,实现了超级降辈的拓跋珪上位,成为拓跋魏新皇。

拓跋焘众子之中,实现了超级降辈的拓跋珪确实军功显赫,在元蒙将目标放在西域之前,拓跋珪基本就是抵抗元蒙来犯的主力军。

只不过,这些年,疫情之后的五年恢复时期,拓跋焘的另一个儿子,实现了超级加辈的拓跋宏,表现出了他一骑绝尘的政治能力,让这个草原王国在这五年时间,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恢复曾经的创伤。

也就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拓跋宏的身后,也出现了一大批党羽,只不过,是以文官为主,军方之中涉及的较少。

而拓跋珪的党羽,那就是以武将派为主,文官为辅了。

不过,拓跋宏最近几年虽然雄起了,可是,拓跋珪毕竟有大义加身,又掌握了枪杆子,以文官支持为主的拓跋宏,他如果想要出头的话,确实能够给拓跋珪形成一定的麻烦,但还不足以支持他上位。

拓跋宏自始至终也同样清楚这一点,故而,在这一段时间,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心,反而还更加的低调了起来。

故而,这一位草原新皇的上位,在总体上,其实非常的平稳。

但是,旧皇驾崩,新皇上位,这中间就算是再平稳,可权力的过渡,依旧是还要有一定时间的缓冲的。

毕竟,旧皇有一套领导班子,而拓跋珪同样有自己的一部分心腹手下,拓跋珪在上位之后,那当然是要尽快将自己的这部分心腹手下也给拉起来的。

这一点,是一个权力集中的必然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减少底下人心动荡的过程。

拓跋珪的那一部分心腹手下,之前愿意跟随他,所盼望的当然是等到他上位之后也能够有从龙之功,可以跟着顺势而起。

如果没办法起来的话,那他们能甘心吗

故而,新的利益团体想要上来的话,那自然是要侵占原有的利益团体的利益。由此,这中间自然会有一个权利争夺的过程以及一个权利过渡的过程。

毕竟,拓跋魏可不像元蒙。

在元蒙,由于铁木真的身体原因,忽必烈他在几年之前就已经以太子之身主政了。在此期间,他的一部分班底也被他提了起来。

可是,拓跋珪却没有。

甚至,反而是在这几年的疫情恢复期间,拓跋宏作为经济恢复的主力,在朝堂之上占据了话语权,将自己一大批人提了起来。

而拓跋魏这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们东边的满清和西边的元蒙,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吗

东边的满清,大权在握的玄烨,为了和皇太极之死撇开关系,甚至只能够暂时放下那个皇位,扶持了一个傀儡上来。他需要时间,进一步稳定自己的基本盘,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力量。

而就算是他扶了一个傀儡上来,可是,依旧没有完全打压下那些风言风语。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的机会,如果李翔是对方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的。

而且,作为草原三家之中最弱的一家,能够从自己邻居身上狠狠的撕下一块肉的机会,也绝对不多。

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等到下一个机会了。

至于元蒙,虽然他们这个时候还在和贵霜帝国进行了局部的战争

但是,元蒙却足够的强大,他们有着双线作战的能力。

贵霜帝国虽然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可是,毕竟和元蒙之间只是局部的战争,还牵扯不了元蒙太多的国力。

而且,元蒙也确实太长的时间,没有看到东进的机会了。

或者说,元蒙的国力虽然早就已经超过了拓跋魏和满清之和,而且还超出了不少。

但是,对于元蒙来说,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各个方向分散的精力也越来越多。

不管是凉州和西州要面临的晋军压力,又或者是南边的来自于贵霜帝国的压力,都让他们无法心无旁骛的东进。

如果没有这些压力的话,即便是拓跋魏和满清两家联手,也早就不是如今的元蒙的对手了。

但是因为现在摊子铺的越来越大,故而,没有好的机会的情况之下,他们这才没有贸然东进。

这一次,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故而,几乎可以预见,接下来,草原三家之中,恐怕是又要起争端了。

这也就代表着,来年一旦大晋开启了和李唐的战争的话,李世民不一定能够从草原之上得到太多的帮助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时候,草原之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于他们大晋来说,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确实可以说上一句时来天地皆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