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都系的研究所和实验室组成医学科学院之后,每个实验室都做到了经费自由,这是以前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有了充足的经费,大家都有能力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试试,因为医学科学院没任何成果要求,比如发论文等等,只要你的钱是用在科研上就行。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然也有少数人想浑水摸鱼,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点钱。
这是不可能的,医学科学院不做课题技术上的很审核,也就是科研立项自由,但是对比资金的管理极其严格,所有科研资金整个过程是透明的,接受多重监督,尤其基金会的动态审计非常专业严格。
每个月课题主导者要在网上公开每一分钱的去向,一旦不公布,或者公布的数据有疑问,或者有人举报,基金会审计团队就会进行严格的审计。
这个审计团队会联合杨平这样的专业科研人员一起审计,你的钱用在这里是不是合理,必须接受调查质询。
这些钱是给你做科研的,不是给你做其他的,既然你要拿钱做科研,必须接受这种严格的监督。
只要科研者没有违规,大可不用担心,这种严格的监督根本不会影响他正常工作,只有那些心里有鬼手脚不干净的人才会害怕这种严格的财务监督。
基金会的审计团队监督还不算,还有一个第三方的顶尖专业会计事务所会不定期地审查资金,一旦有可疑的数据,他们会一直追踪下去。
这还不算,基金会还建立一套举报制度,举报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实名,只要举报就必查,查到的涉计金额一旦属实,这笔钱不管多少,基金会拿出一部分给举报者做奖励。
这种诱惑力是惊人,简直就是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要是有人敢做坏事,说不定他身边的人为了发财就会去举报,说不定有人专门为了获得奖金自掏腰包去调查。
其实这套管理制度也不是杨平想出来,他一个人哪能什么都知道,这是请一个顶尖专业团队设计的监督制度,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成熟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他们不过是将这套制度加以修改,使之符合国内的科研现状而已。
管理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好的管理可以将人心聚集起来,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不好的管理会造成一盘散沙,各种内耗。
几天之后,杨平去系统空间看,居然已经已经试出了最佳的配方,这里面其实也有一定的运气的成分。当你使用穷举法进行配方比例试错的时候,运气好就能快点找出答案,运气不好可能会很晚才找出答案,看来运气不错。
新的配方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诱导的新生骨可以完全爬满整个“骨水泥”占据的空间,实行完美替代,这样它在早期实现机械支撑,后期又获得骨折愈合的生物作用,堪称完美的骨水泥。
要是把这个配方送给岳父大人,他肯定会很高兴,杨平平结婚的时候也没有交什么彩礼,这个就算送给岳父大人的礼物吧。
从系统空间出来,杨平凭借记忆写下了配方,他想了想,要是岳父大人问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最佳配方,不可能告诉他在系统空间做实验获取的,要怎么回答呢。
杨平仔细分析这个配方,再对照苏教授的配方和苏教授的实验结果,反正这种已经有结果,然后逆推一个理由的事情不算难办,杨平经过分析后,找出了实验结果不尽人意的地方,然后编造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
将配方折好,然后装进口袋里,杨平想给苏教授发个微信,但是看你了看还没有下班,苏教授最近肯定很忙,不过这么好的消息,就算是忙也没关系。
杨平将微信发过去,那边立即回复:“晚上我下班回来。”他的意思是回到杨平家里。
杨平下班的时候,苏教授已经在逗孩子,小苏也诧异,今天又不是周末,爸爸妈妈怎么会过来帮忙带孩子,他们平时都是周末才过来。
苏太太说:“你爸爸说今天没什么事情,所以过来看看小孩。”
“对,今天比较有空闲。”苏教授说。
杨平知道岳父大人的来意,其实也可以用微信发给他,但是涉及到配方的保密,用微信发不太合适,所以杨平和苏教授商量还是不要微信发,本来杨平想送过去,但是苏教授执意要过来,反正过来还可以看看外孙。
苏教授不提这事,杨平也不提这事,苏教授一直逗小孩,苏太太在厨房准备晚餐。
杨平陪着苏教授聊天,趁小苏不在客厅的时候,他快速地从身上掏出那张折好的纸塞给苏教授,苏教授立即快速接过,塞进自己的口袋,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两人心照不宣地继续聊天看起来像间谍传递情报一样。
等小苏出来的时候,他们还在聊天,苏教授脸上也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一切是那么风轻云淡。
晚上吃过晚饭,苏教授和苏太太回去他们双沙岛的家里。
---
次日,苏教授一点时间也不愿意耽搁,他想看看这个天才给他的配方究竟能不能用,毕竟是推测出来的东西,推测与实际往往会有偏差,有时候会完全对不上路。
测试性实验很简单,按照这个配方配制出新的生物骨水泥,这些组成生物骨水泥的物质在实验室有大把库存,为了验证配方,苏教授亲自上手,他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上手做实验室,平时这些具体的工作都是手底下的博士硕士们完成,他只是负责做科研的规划。
苏校长亲自做做实验?实验室的博士硕士们瞪大了眼睛,没错,他在亲自做实验。
亲自从各种化学试剂瓶里取出化学物质,然后在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集中物质混合在一起,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步骤。
莫不是苏教授对他们平时的工作不满意?想到这里,整个实验室的博士硕士们心里不安起来。
他们观察苏教授的表情,非常严肃,严肃得能够滴出水那种,大家更加确定,这一定是对他们不满意,用这种方式来告诉他们究竟怎么做实验,究竟什么是学术精神,究竟什么样才能叫做严谨。
所有的博士硕士们终于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一个苏教授最满意的博士小心翼翼地靠近,然后问道:“苏教授,我们来。”
苏教授头也没有抬,语气极为严厉:“到一边先坐着,我自己来。”
完蛋了,现在确认,苏教授生气了。
是不是最近大家比较懒散,实验一直拖拖拉拉,苏教授不满意?
所有的学生现在都不敢靠近,只能远远地观望,等着苏教授做完实验消气之后再训话。
许久没有亲自做实验,有些操作还是很生疏了,比如一些设备仪器的使用要在心里想一想,才能上手使用,不能熟练地马上应用。
不过还好,苏教授平时虽然没有亲自做实验,基本功还在,所以只是做得慢一点。
有人开始发微信紧急呼叫,那些刚刚临时开溜离开实验室的兄弟姐妹们,赶紧被叫回来,大家一起坐着等挨训。
终于,新的生物骨水泥制作完成,虽然实验室产品有点粗糙,但是不碍事。
苏教授拿出一支生物骨水泥的配套的混合液,他要休息一下,在心里回忆一下接下来的草在步骤和一些参数。
因为接下来的操作万一没把握好节奏影响实验的观察,当然,苏教授现在只是配置出生物骨水泥,这只是整个实验的第一步,后面还要在合作的骨水泥公司在无菌车间试制骨水泥,然后用这些骨水泥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最后还要观察好几个月,究竟能不能被新骨完全替代。
“你们怎么都坐在这里?不要管我,该干吗就干吗!”苏教授休息的时候,抬头看到整个实验室的博士硕士们齐刷刷地站在实验室里,连平时几个经常偷懒的学生也站在人群中,实验室的学生从来没有这么齐。
“怎么回事?”苏教授问自己一个博士。
这个博士挤出一丝苦笑:“苏教授,我们知道错了。”
这个博士知道这是苏教授说反话,故意反问他们。
“你们知道错了?”苏教授问道,他以为学生说的是配方的事情,这个配方一直不能让新骨完全替代骨水泥,算不上错,只是不完善。
苏教授点点头:“嗯,等我忙完再跟你们好好说说。”
苏教授的意思是忙完给他们说说新配方的事情,让他们开始进行新配方的动物实验。
这些学生们额头上渗出汗水,果然要挨训,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硬着脖子挨刀吧,苏教授平时很温和,但是严厉起来也是非常严厉。
苏教授休息一会,继续实验,他将骨水泥与混合液混合在一起,然后搅拌,慢慢地,骨水泥从粉末状变成了液体,慢慢地,液体变成胶水状,再变成面团一样。
待骨水泥变硬之后,苏教授用专用的机器测试它的硬度,硬度比起以前配方做成的骨水泥硬度小了很多,跟人体正常的骨质硬度差不多。
他在继续测试这团骨水泥的参数,弹性模量比人体的骨质稍高点,这是完美的参数,最接近人体正常的生理参数。
从外表看,孔隙结构比以前密集了很多,空隙之间的壁也薄了很多,这种空隙结构密集度从理论上来看,新生的爬行替代率会高很多,是不是能够做到百分之百替代,还需要动物实验验证。
苏教授将它切割,观察它的断面,发现整个骨水泥的空隙结构也堪称完美,简直最适合新骨爬行替代。
虽然现在苏教授不敢确定新骨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替代生物骨水泥,但是可以肯定,现在的新配方做出来的骨水泥一定比原来好很多。
“大家都过来。”苏教授脱下手套,洗完手擦干说。
所有人低着头凑过去。
“都找凳子坐着,我有话跟你们说。”苏教授说。
大家纷纷找凳子坐,没凳子的也只能站着,个个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要挨一顿一顿的严厉训斥。
苏教授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这说明对他们是多么的不满,说不定有人不能毕业或者延迟毕业,所以大家心里忐忑不安。
很多人脑子已经在飞快地转动,平时苏教授温和宽容,究竟是谁是什么事情惹苏教授这么生气,一定是大事。
而且苏教授平时脾气好,所以再大的事情从他脸上完全看不出来,就算天塌下来,可能他脸上也是挂着温和的笑容。
“今天人到得挺齐的,正好,我跟你们说说,我们的实验有所突破,这几天我与医学科学院的杨教授私下聊起我们的实验遇到的瓶颈,他帮助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分析,然后将我们的配方做了修改,我刚刚使用我们实验室的制剂配制出新的生物骨水泥,目前初步看起来,应该会比我们原来的骨水泥好很多,所以我决定用这个新配方骨水泥来做动物实验,看看它诱导新骨爬行替代骨水泥的替代率是多少,我估计会提升很多,但是究竟多少暂时不太好判断。”苏教授慢慢地说。
怎么不是训话?
大家一脸的疑惑,尤其有些新人在想:难道这就是苏教授的训话?训话有这么温和?
苏教授没有打算将杨平给的配方据为己有,他也没有模棱两可,而是如实说出配方的来源。
“怎么,你们在听吗?”苏教授觉得这些人怎么显得挺木讷的。
一个博士立即说:“在听,我们马上安排动物实验。”
这是新的配方,你们以后按这个新的配方来做实验,我们做动物实验观察几个月,看看最终替代率是多少。
苏教授将一张纸递给他的博士,然后起身离开。
大家虚惊一场,就这?吓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