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第1514章 变坏事为好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面无表情的赵志军,越说越激动的托马斯·韦伯,忽然站起身,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微微发抖:“我知道这次是英飞凌不对,是我不对,我给您道歉!但请您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再给英飞凌一次机会,哪怕只是传感器订单,多少都行!求您再考虑考虑……

我们合作了五年,您还记得几年前年你们的第一款混动车上市,EcU芯片出了问题,是我带着工程师团队连夜从慕尼黑飞过来,三天三夜没合眼才解决的吗?”

看着托马斯·韦伯近乎哀求的模样,赵志军的心里也有一丝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你托马斯·韦伯当初也是一个十分纯粹的工程师啊。

他走回座位坐下,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主控芯片订单存量定了,改不了,但还有一些变量订单和传感器订单……”

“变量订单和传感器订单?”

托马斯·韦伯有些迷茫,从业这么多年来,他一时间还真有些无法理解赵志军话里面的意思。

赵志军将公文包里掏出文件推到他面前,文件的封面上写着《2008-2010年,华夏汽车市场销量预估,以及华腾工业集团2010年传感器需求测算》。

他急忙翻开文件,迅速找到了相关数据:

2008年,华夏市场全年实现乘用车销售1100万辆;

今年上半年销量742万辆,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达到和突破1520万辆;

明年、也就是2009年,预测华夏市场的乘用车总销量将有望突破1900万辆,冲击2000万辆门槛。

“我们集团为未来两年制定了45%的年增幅目标,但出于谨慎起见,与各大零配件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协议没有这么激进……”

不等赵志军把话说完,托马斯·韦伯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已经明白了赵志军、或者说华腾工业集团的意思:主控芯片这一块的现有存量市场,你们英飞凌不要琢磨了,但看在过往大家合作的还算是愉快的份上,这块增量市场可以分给你们一块;

至于传感器这一块的采购,我们华腾工业集团的谈判还没开始,可以适当增加给你们的采购量。

“那……那……”托马斯·韦伯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概是……多少?”

赵志军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大概是100万颗温度传感器和80万颗压力传感器,总价值在2600万美元左右;此外主控芯片的增量价值大约是1000万,总计大约是3600万美元。

主控芯片的数量不是特别确定,可能多、可能少,如果当真是按照我们预测的市场增幅,给你们的主控芯片订单甚至能够来到1500万美元……总之一切看市场,而且账期90天,没有预付款,并且要优先供货……就是不知道这个协议你敢不敢签?”

近期3600万,远期甚至有望来到4000万美元?!

托马斯·韦伯愣住了,他原本以为就算是能够敲开赵志军的嘴,最多也就是拿到一笔价值1000万美元左右的“安慰单”,没想到赵志军直接给了一笔近期价值3600万、乐观一点的话,甚至有望突破4000万美元的中等规模的订单?

如此一来,虽说未必能够保证自己心中的位置,但起码不用滚蛋了!

“签!我们签!”

托马斯·韦伯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他双手紧紧握住赵志军的手,力道大得让赵志军皱了眉:“谢谢您!谢谢!感谢您给英飞凌这个机会!我回去就基于今天的会谈构建合同草案,这一次,我们一定珍惜机会!”

赵志军抽回手,轻轻揉了揉被握得发红的手腕,认真的道:“托马斯,看在过往我们合作还不错的份上,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这单不是因为我心软,是因为你们的传感器的性能和价格确实更有优势,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飞思卡尔设置一个‘提醒闹钟’。

但这种事情仅此一次,如果你们英飞凌还敢再像这次一样趁火打劫,别说传感器订单和增量的主控芯片订单,所有合作都得断。”

面对赵志军言语中毫不避讳的“给飞思卡尔设置警钟”的话,托马斯·韦伯点头如捣蒜,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敬畏:“明白!我懂!您放心,不用等合同签署,回头我就安排我们的工程师过来,配合贵方的团队把传感器的温控算法优化到最好!”

他之前总觉得华腾工业集团离不开英飞凌的 EcU技术,可看着华腾工业集团在这件事上一系列的精细,反倒是变成了最大的赢家,心中再也没有了其他傲慢的想法,反倒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对手,值得他发自内心地尊重。

“好,等我的同事们整理好了会谈纪要和草案之后,我们就签字吧,”说着,赵志军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下周,让你们亚洲区的团队来谈,我就不参与了,我只看结果。

另外,接下来切换主控芯片的过渡期,你们英飞凌得保证供货,绝对不能耽误我们的正常生产。”

“保证!绝对保证!”

托马斯·韦伯也跟着站起来,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却不再有之前的傲慢,只剩下真诚的尊重:“我明天就回慕尼黑,亲自盯主控芯片的供货和传感器的生产,绝对不会耽误贵集团的生产计划!”

走出小会议室时,托马斯·韦伯手里攥着这份会谈纪要和合作草案,心里甚至比拿到800万颗主控芯片的订单还要激动——自己的职务或许会被调整,但在这场该死的经济危机下,自己不用被英飞凌扫地出门、不用失业了。

————————————

送走了托马斯·韦伯,赵志军匆匆的来到集团研发中心。

还没走进实验室,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欢呼声。

赵志军心头一松:好事啊!

看到赵志军推门进来,大家纷纷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赵志军笑着点头,一一和大家回应,然后向工程师小陈问道:“刚刚我听到大家在欢呼,什么好事?说说,让我也高兴一下。”

“确实是好事,”小陈兴奋的道:“飞思卡尔的芯片刚刚通过了咱们的低温测试,已经在零下40c的模拟环境中已经连续运行48小时,没有任何一枚测试芯片出现故障。”

“太好了!”

听到这个结果,赵志军的脸上满是笑容,他扭头看向一旁的王鹏:“老王?”

王鹏非常清楚赵志军想问稳定是什么,他一边看着测试数据一边回答道:“放心吧,按这个进度,25天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测试,1个月内就能启动量产适配,绝对不会影响咱们的生产。”

语气是明显的开心。

飞思卡尔的工程师组长也松了口气,开心的对赵志军说道:“我们已经完成了EcU底层程序的初步修改,下周就能进行联调测试,如果一切顺利,月底就能拿出样品。”

赵志军闻言,扭头看向王鹏。

王鹏轻轻的点头,示意对方说的没错。

确定无误后,赵志军立刻拨通了保罗·戴维斯打了电话:“保罗先生,测试进展很顺利,我们希望能尽快签订正式合同,确保月底前能拿到第一批量产芯片。”

他相信保罗·戴维斯和飞思卡尔早就等自己的这通电话等急了。

“没问题!”

保罗的声音里满是兴奋,最近几天,他确实一直在等着这通电话,天知道这种很想给对方打个电话、却又绝对不能打的等待有多么难熬:“总部已经审核通过了合同条款,我明天就把正式合同带过来,我们尽快签约。

另外,第一批10万颗量产芯片,已经在新加坡工厂生产了,签约后就能安排发货,确保月底前到货。”

————————————

华腾工业集团很高兴,他们不但顺利的解决了自己供应链的一个隐患,甚至还压低了采购价格,这意味着自己有更丰厚的利润,如果接下来的竞争更加激烈,自己也有了足够大的竞争空间。

飞思卡尔也很高兴,有了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订单,意味着他们能够顺利度过本次经济危机的寒冬,可以活下去了。

唯一不高兴的,只有英飞凌。

慕尼黑的秋雨淅淅沥沥,似乎这段时间来,慕尼黑的雨就没停过——就跟英飞凌的心情似的。

英飞凌总部大楼的电梯里,托马斯?韦伯用力攥着的指节泛白,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是亚洲区团队刚发来的电子邮件,内容是与华腾工业就谈的合作草案的文档——华腾工业集团自英飞凌采购温度传感器100万颗(单价12美元)、压力传感器80万颗(单价15美元),合计180万颗,总金额2880万美元;采购各类补充主控芯片,总金额1200万元,合同总计4080万元,并且未来有权追加主控芯片的采购量。

看到“4080万美元”这个数字,托马斯·韦伯只觉得自己的脑中一片空白!

显然,尽管赵志军表现的很冷淡,在他还是考虑到了两人的友谊,给了自己一个超过4000万美元的订单——虽然只比此前谈的3600万美元多出来400万美元,但一笔3000多万美元的订单还一笔4000多万美元的订单,给英飞凌董事们的感觉,截然不同!

“赵,你这家伙……”

托马斯·韦伯喃喃的轻声道,这一刻,他的眼睛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