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九百四十九章 利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伟大的齐英战争终于结束,然而战争的威胁却并没有远去。

英国人带着他的欧洲伙伴,走了,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场以及混乱的东南藩镇。

皇帝刘玄已然没了最初继位时的雄心壮志,决口不再提及“将这片土地上的苦难民众从泥泞中解救出来”“大一统乃是万恶之源”之类的话语。

他变得比父亲还要保守。

皇帝现在最关心的是赋税收入,各藩藩主对天心城的态度,当然还有议会愿意让渡多少权力给皇帝。

现在皇帝的口头禅是这样的。

“这虽然不符合法律,不过在我国有过先例,是否可以突破法律!”

“不要用法律来”

是的,一百年前的大齐皇帝可以因为一句话随意杀人。

刘玄对他的祖宗,也就是暴君刘招孙,对这位大齐开国皇帝的所作所为,越发理解并且羡慕。

可惜这是一个皇权式微的时代。

好在经历这场战争,中卫军和蓑衣卫的势力得到显着增强,皇帝陛下直接掌控的军队,人数从三年前的区区八百人(主要为礼仪队),猛增到现在的三万人。

三万装备新式火枪火炮(包括拥有上百艘飞艇)的精锐部队,是一支任何藩主都不敢小觑的军事力量。

总之战后天心城权威得到空前加强,那几位敢公开反对皇帝或议会的藩主,或是失踪,或是身首异处,各藩对天心城已经不在构成威胁。

然而最终的胜利并不属于皇帝,更不属于大齐。

帝国百业凋敝,百废待兴。

尽管欧洲人放松了制裁,尽管欧罗巴停止了对关键技术的卡脖子,然而,大齐经济仍然不见起色。

民众生活甚至比战前还要困苦。

匮乏。

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匮乏。

面包是没有的,黄油是没有的,连老天心城人最爱吃的牛杂面,据说也要限量供应,普通人每周最多只能吃两碗。

尽管很不情愿,议会还是一致决定,继续推行战时经济政策。

一切都需要配给,都需要计划····

战争结束了,英国人走了,可是议会在战前许诺给民众的幸福生活,现在却离他们越来越遥远。

~~~~~~~~~

旧历腊月初八,太祖刘招孙寿辰纪念日,天心城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数万民众涌向街头,向太祖皇帝祈福。

十字街口缓缓走来的刘招孙巨型画像。

人们虔诚瞻仰。

很多人压抑不住内心激动,跪倒在太祖画像,口中念念有词。

人们感动的热泪盈眶。

好像一眼看到这位传说中的爱民如子的太祖皇帝,他们生活中的所有不幸和苦难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

手持火枪、紧抓缰绳的骑兵驾驶马匹,一边维持着游行秩序,一边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声叫喊: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浑河血战!”

“忠诚!”

“忠诚!”

“忠诚!”

三声忠诚过后,人群陷入癫狂。

~~~~~~~~

按照新经济政策要求,散布在帝国各个乡村的农夫们,须将他们每年收成的大多数,无条件上缴给帝国,美其名曰:奉献。

工人们要在不见天日的矿井、工厂、隧道中不死不休的劳作,直到职业病摧毁他们的身体,榨干他们的最后一滴血液。

相比之下,帝国的士兵处境更为悲惨。

他们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敌人刻苦训练,由于齐军对军容仪表要求格外严格,所以新兵们需要将主要精力用在清洁卫生上。

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发生在帝国海军中间,新兵登上舰船后需要不断擦洗甲板,船舷,桅杆····有一天等新兵将整艘战船全部清洁完毕,舰长站在指挥台上环顾四周,发现战舰被新兵蛋子清洗的比镜子还要干净,于是用手指了指水面道:

“嗯,总体干得不错,现在,潜入水底把船锚擦洗一下吧。”

现在,人们还没能看清天心城方面在愚弄民众方面的高超造诣。

帝国先前的各种舆论宣传,比如浪漫的战争精神,齐国人的使命感,以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浑河血战,三亿玉碎之类

宣传话术虽然变化多端,然而万变不离其宗。

总体而言,多是要求民众奉献与牺牲,要大家毫不为己专门利人,随时作好为帝国牺牲的准备——虽然现在相信这些歪理邪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而且天心城的年轻人有过外国旅行的经历,即便他们没有,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中总有去过其他国家。

上述那些谎言对部分年轻人已经失去了迷惑作用,反而受到后者无情嘲笑。

如果说一百年前,大齐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属实懵懂无知。

只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不止是在天心城,就连各藩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也开始反抗,有些适龄年轻人甚至通过自残的方式来躲避兵役。

议会通过决议,对消极怠工者——这是对所有反对天心城决策的人的统称——进行严厉镇压。

于是蓑衣卫被派往各藩逮拿反对者。

各藩藩主对这些反抗者也颇为反感,他们能反对议会反对皇帝,当然也能反对自己。

于是,在藩主们的配合下,数以万计的“消极怠工者”遭到逮拿。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

“你的弟媳与消极怠工者勾结,四处散发反对帝国的传单,这件事你知道吗?”

“有这种事吗?···她们一定是被冤枉的。”

天心城蓑衣卫总署。

风格清冷的客厅里,身穿黑色军装的石振睁大了双眼,不可思议的望向审查官递来的字条。

“看看吧,这是反抗者的传单,底下有你弟媳的签名,也就是说,她也加入反抗者了····”

石振瞟了眼肩头佩戴的勋章,一把抓过字条,大声道:“我了解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审查官没说什么,只是从口袋中掏出根烟,点亮火折子,开始在石振面前吞云吐雾。

石振兀自喃喃自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定是你们搞错了!”

“石上尉,我需要提醒你,如果你不及时和你的弟媳划清界限,你也会牵连其中的,哪怕你得到了黑十字勋章,哪怕你是帝国军官!”

石振像是被人用铁锤捶了一下似得,猛然惊醒,猛地掏出腰间佩戴的火枪,拍在桌子上。

周围两名蓑衣卫卫兵连忙上前,被审查官挥手拦住。

审查官盯着石振的眼睛,一字一句道:“看看你肩头的勋章,十几年浴血拼杀,一念之差,前途毁于一旦!”

石振怒不可遏道:“你们不能动她!”

半年前,石振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破格晋升为上尉,底下管着一个连的部队。

他想要给家人免除徭役,也就是所谓的义务劳动,于是来到天心城。

结果到了天心城,便听说了弟媳卷入抵抗着组织的事情。

“石连长!”审查官忽然提高声调,“你的上级,也就是黑旗兵团第一团长方孝,昨天特意向蓑衣卫求情,说不要逮捕你。你知道吗?”

石振摇摇头,脸上刻满了愤怒。

“要不了方团长,你现在已经在诏狱了!”

石振犹豫片刻,大声道:

“按照第三十二条军规,士兵获得十二枚勋章,就可以为他的父母家属,申请豁免徭役,当然也能豁免那些莫须有的罪名!”

审查官冷冷一笑:“第三十二条军规?豁免罪行?抱歉,我在蓑衣卫工作二十年,还从没听说过!”

说着他上下打量石振一眼,像是在打量一个怪物。

“石连长,你弟弟也在黑旗兵团吗?”

石振不知道团长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是的。”

“按照帝国军事法律,他也会受到牵连,准确说,我们会将他逮拿下狱,进行必要的审问。”

石泰还处于义务兵阶段,据他所知,义务兵是不能轻易停止服役的。

“我弟媳根本没有参加什么抵抗着组织,我弟弟也没有任何过错,他只是名普通的炮兵!炮兵!你们不能抓他!”

审查官耸耸肩:“那就爱莫能助了,按照国家法度,我们必须要控制住他,至少在审问期间是这样,这样防止一些意外事件发生。”

石泰缓缓抬起头,眼睛微红:

“你们确定要这样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