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小兵活下去 > 第767章 硕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纪城。

三九隆冬的帝都,天黑得格外早。

平日还未到掌灯时分,此刻已是伸手不见五指。

偌大的皇宫静悄悄的,似乎只剩下御书房还亮着灯火。

这是自登基以来,任宁少有的挑灯夜政。

吱呀~

御书房的大门被推开,一前一后走进来两个挺拔的身影。

“臣杜自明、苗夏,叩见陛下。”

“两位爱卿辛苦了。”任宁微笑着点头。

他的目光越过杜自明,落在许久未见的义弟身上。

苗夏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

尽管进宫前他已仔细打理过,但脸上长途跋涉后的疲倦与风尘依旧清晰可见。

“刚回星纪城?”任宁语气温和,上下打量着苗夏,“身子可还好?回过府里见过冬妹了吗?”

他口中的“府”,指的便是锦麟卫副统领府。

锦麟卫副统领,正是苗夏的官职。

他与杜自明,一正一副,共同执掌整个锦麟卫。

不过杜自明并未因此被分权或削权,仍旧负责他的老本行,主要监控星纪城、苏澜城及星落郡龙渊城的豪门望族。

而苗夏则另起炉灶,负责监察帝国其他郡县的民情舆意,以免再出现几年前涞谷郡那般民不聊生,而星纪城却一无所知的局面。

然而云垂疆域辽阔,任何人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帝国的监察网络,都极不现实。

任宁便选了两三个郡作为试点,让苗夏从零开始,先行探路。

“谢陛下关怀,臣一切安好。方才已回府见过冬妹,她不知臣会回来过年,欢喜得不得了。”

哈哈。

任宁爽朗大笑。

去年春节,他们尚在广信郡,一家人独缺了苗夏。

这几日苗冬进宫,没少打听她哥哥是否会回星纪城一同过年。

任宁不由打趣了几句。

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旁边的杜自明目光微动,识趣地没有作声,只是陪着微微一笑。

他算是了解苗冬的。

这是陛下早年认下的义妹,大多时候都与皇后盈盼一同生活。

两人相处和睦,相互扶持,遇事有商有量,是对人人称道的姑嫂。

后来任宁登基……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若依其他帝王的习性,登基后封义妹一个县主甚至郡主也无可厚非。

但任宁没有。

毕竟陪伴先帝十几载,杜自明虽不甚理解,却也隐约明白其中缘由。

整个帝国的贵族已然太多。

伴随每一个爵位封赏出去的,除了尊崇的身份地位,还有相应的土地、俸禄与资源。

封赏一个区区县主乃至郡主,于朝政而言或许无足轻重。

但在其后的岁月里,只要受封者不谋逆叛乱,这些封赏出去的土地与减免的税赋便会长久存在。

这无异于在帝国的肌体上挖开了一个口子。

若是如同镇国王府、忠勇侯府那般,子子孙孙皆以性命扞卫帝国脊梁,自然无可指摘。

然而更多的贵族,却是倚仗祖辈传下的爵位身份,暗中不断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特别是这几个月来,在任宁的授意下,锦麟卫放开手脚查办涉及中央军团与北海关的各级将官。

杜自明虽早有预料,但亲眼所见的数据,才让他真切体会到史书上那个着名的词汇:硕鼠。

许多贵族爵位不高,声名不显,平日连上朝踏入金銮殿的资格都没有。

但经过数代子孙各式各样的避税与兼并,他们手中竟掌握了难以估量的田产与财富。

饶是如此,不少人仍贪得无厌。

甚至在帝国遭遇天灾或外患时,他们还以种种借口明里暗里侵吞朝廷调拨用于赈灾或征战的银饷。

得了银子,便购置田产与商铺。

再利用身份特权规避税赋,从而积聚更多财富。

如此循环往复,一个个富可敌国,良田万顷。

最终的恶果便是国库税收枯竭。

每当帝国需要调拨银粮时,户部却库藏空空,无银可支……

思及此处,杜自明悄悄抬眼,瞥了瞥龙案后的君主。

只要不行差踏错,自己这锦麟卫统领之位,应当还能再坐几年,甚至直至告老还乡。

往后的日子,还须更加尽心为陛下筹谋,扳倒更多帝国的蛀虫——尤其是那些国之硕鼠。

他正暗自思忖,那厢苗夏已高高捧起一叠厚厚的卷宗。

“陛下,这些是臣在河内郡查探到的疑似贪腐案件。”

任宁微微颔首。

河内郡、百花郡与天水郡,正是他择定给苗夏试点的三郡。

尤其是河内郡,

那里是帝国的交通枢纽,历来鱼龙混杂。

此外,它还是前齐王陈修竹的封地。

如今陈修竹满门伏诛,封地理所当然收归国有。

而亲王级别的封地,幅员之广,着实令人咋舌。

如此广袤的土地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最终由谁管辖、由谁耕种,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至于百花郡,那是帝国的两大药仓之一。

当年任宁与雷二初次南下广信应山大营,途经百花郡时,甚至曾遭遇当地郡兵与衙役的攻击。

足见其内部治理之混乱。

还有天水郡,

它毗邻盈灵马场,那是云垂三大马场之一。

亦是帝国权贵子弟时常往来之地。

小李子快步上前,将苗夏带回的卷宗恭敬呈至龙案。

任宁随手翻阅数页,心中便已了然。

其实苗夏呈报上来的这些,刑部早些时候亦有所风闻。

说到底,云垂乃中央集权之统一帝国。

除地方官府定期上奏外,尚有巡行各地的帝国御史可闻风奏事。

只要这两条渠道未被彻底堵塞,星纪城对各地情势总能略知大概。

而刑部那边,代尚书迟迟未能转正,如今的宣左恨不得将一颗赤心掏出来置于龙案之上,以明心迹。

刚得些许风声,他便不顾寒冬腊月、年关将至,心急火燎地遣出得力干将,力求尽快查明实情,以彰显刑部之能。

“朕稍后会仔细批阅……”

任宁话音未落,御书房的门隙开一道小缝,一个小太监半露着脸,神情焦灼。

小李子眉头一蹙,连忙趋步上前。

不过片刻,他脸色骤变,匆匆折返龙案之侧。

“陛下,刚接镇国王府急报,夷光大长公主殿下于酉时一刻……仙逝了。”

什么?

任宁霍然起身,怔忡半晌,方缓缓落回龙椅。

他疲惫地挥了挥手。

殿下的杜自明与苗夏连忙识趣地躬身退下。

“王府计划何时送外祖母回星落老家?”任宁沉声问道。

小李子不敢稍有迟滞。

“回陛下,霍王爷传来消息,明日城门一开,便护送大长公主殿下灵柩返回星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