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发动全司隶的兵马找寻张凡,他一点也不急,反正张凡不可能逃出并州,又没有补给,若不现身,迟早也会饿死,到时候就不需要他出手了。¢£,
现在摆在张凡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是出来做个饱死鬼,要么就是被活活饿死!
无可否认,张凡现在的局面在所有人眼里就是如此,整个天下都盯着司隶一地,其中大多数人都抱着无限的恶意,恨不得张凡立刻被找出来围剿,这将是对冀州发动战争以来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冀州方面,炎阳铁壁等已经从高唐撤出,那里的防务交给了张颌,他们来到渤海,商议对策。
张颌被调走,渤海便由徐庶主事,张凡身陷敌境的事情早就传遍整个冀州,冀州军民义愤填膺,求战之心热切,守备大军躁动不安,多少次想出兵司隶,最终被徐庶劝了下来,毕竟情况不明,冒然出兵没有任何好处,不过他仍旧在积极准备船只,一有消息便可以及时发动,不会延误战机。
见到炎阳等到来,徐庶心下稍定,连忙询问情况,炎阳的面色不太好看,却没有过分担忧,道:“无妨,暂时不会出现什么情况,元直先生尽管放心便是!”
徐庶眉头一皱:“主公被困司隶,断水缺粮,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大人何出此言?”
炎阳一愣,知道徐庶是有些误会了,不由苦笑,别人不知道张凡的情况,他却是知道的很清楚,毕竟张凡就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虽然游戏里发不出消息,但现实中还是能够有所沟通的,此时的张凡确实还过的不错,什么缺水缺粮都是其他人的猜测而已,实际上张凡现在的粮草够他用个半年一年的!
张凡是冀州牧,储物空间很大,其中存放了许多军需物品,包括箭矢,清水粮草等,当然哪怕再大的储物空间也不够三万多人马吃喝多少时间,不过张凡却是另有办法!
当初黄巾之乱时,张凡曾从冀州突破到司隶境内,在官渡一举歼灭了当时盘踞在那里的大股黄巾贼,当时的官渡是黄巾后勤要地,粮草堆积如山,张凡那时候兵力不足,难以运走,所以令人在官渡外围山林隐秘处埋下了大量粮食,并用措施加以保护,令其不至于腐朽,后来冀州遭遇到多方针对,一路大战,根本没有机会去将这些东西取出来,如今却正好派上用场!
张凡隐秘逃遁,目标很明确,直接就隐入了官渡附近的连片山脉之中,那里有许多埋下的粮草,更有挖掘过的隐秘的山洞可供大军休整,也就是说张凡现在的补给很充足,吕布想要等他粮草耗尽,恐怕等个大半年都没有可能!
炎阳将此事告知,徐庶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道自己的主公果然得天之助,不知道多久以前的布置居然能在关键时刻有大作用,实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然如此,我们也应该加快救援进度,吕布现在实行地毯式搜索,一旦主公被发现,定然难逃一劫!”徐庶道。
炎阳道:“现在吕布在黄河沿岸布置下重兵防守,我们若要渡河的话难免损伤惨重,必然要动用大军不可,然而一旦如此冀州必然空虚,曹操在青州虎视眈眈,又有郭嘉为其谋划,不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到时候他若出兵,我们就将面临三线作战的局面,恐怕于大局不利!”
闻言徐庶浑身一凛,顿时冷静下来,此前他是关心则乱,如今稍稍安心,立刻便能够分清局势,周瑜那边虽然出兵,但却是同时面对曹操和陶谦两人,江东又被刘表所威胁,动作不可能太大,若冀州以大军攻伐司隶,曹操必趁机攻伐,三面受敌,大战必然艰难。
沉默良久,徐庶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暂且不动声色,派人送信给吕布进行和谈,示敌以弱,而后来一招暗度陈仓,令大将引军支援并州战线,只要在并州打开了局面,吕布必然会分兵救援,到时候我们再集中力量渡河而击,当我极大可能接回主公!”
“此计甚妙!”炎阳大赞,顶尖谋士终究是顶尖谋士,片刻间就能够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找到突破口。
炎阳当机立断,马上开始召集冀州兵卒与玩家,准备大战,并且亲自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司隶,表达出和解之意,言辞间多有示弱,望其网开一面。
这一举动很快就天下尽知,所有人都认为冀州被逼到了悬崖边,吕布更加猖狂,一面加快搜索,一面置酒高歌,仿佛已经获得了最后胜利,联军因此气势大涨,更加凶狂。
渤海城中,刘辩急的团团转,张凡是他义父,如今生死未卜,由不得他不担忧,恨只恨自己实力不行,无法展开救援,这让他****自责不已。
时刘虞觐见,一脸的惶急:“陛下,此番丞相难有幸理,吾等还该早做打算,以免受那覆卵之危啊!”
刘辩皱眉看了他一眼:“叔父何出此言?义父吉人自有天相,必可化险为夷!”
“陛下啊,你莫要被那风云乱蒙蔽,此人包藏祸心,当戒备之!”
刘虞本为幽州牧,然其本性善良懦弱,不善用兵,险些被公孙瓒所害,后来公孙瓒被张凡杀死,刘虞还不等松口气,张凡就又扶持幽冥之王坐上了公孙瓒原来的位置,幽冥之王此人虽有大志,却没有公孙瓒那样丧心病狂,对刘虞比较尊敬,刘虞原以为这是天佑于他,却不料后来被幽冥之王软禁,生生夺走了幽州牧的位置,若说他心中没有一点芥蒂,那是根本没可能的!
同时,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张凡的所作所为和当初的幽冥之王又有什么区别?
他忠于汉室,既已经承认刘辩地位,自然要为刘辩着想,原本他还不敢多说些什么,但如今张凡被困司隶,时刻都有性命之忧,顿时让他的心思活泛起来,立刻觐见刘辩,献言进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