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大城可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大城可弃

济城,北城墙上,再度穿上那一身明光白甲的姬重心,以剑拄地,好似一块顽石一般,从早晨一直站到傍晚。

在他身后,一个个前来传信的近卫来了又走,将四面八方的消息带来,又带着一条条精准到细节的旨令离开,继而传回到四面八方。

夕阳西下,好像才刚刚有了一点温度的大地,又飞快的归于寒冷,空气中的寒意,仿佛要剿灭这世上所有残存的温暖,寒气透过他的铠甲,往他的四肢百骸里钻,好像啃噬人心的蛆。

直到一个在铠甲外套了一件宽大黑袍的人影出现在他身后行礼,姬重心才稍稍扭动脑袋,沉声问道,“如何了?”

来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白须白发却年轻俊逸的脸来,正是姬重心的济城裨将,姜魁儿,“河城方面,洛川亲率东海郡援军主力及部分河城军,进逼山城,速度不慢,姚元孝则领原三河城及九河城精锐北上九河城,速度不快,但也当可以在济城之战开打之前抵达。”

姬重心轻哼一声,道,“此前倒是小瞧了这位苍山郡的三公子,这么快就学会了韬光养晦,待日后去了鲤鱼城,也当可以潇洒度日了才是。”

姜魁儿不置可否,又道,“清神观观主陈铭以及清神观弟子,都与洛川一道往山城去了,碧霞宫的人也在那里。”

姬重心沉吟道,“陈铭是聪明人......看来他是不想去趟宁州城的浑水,倒是找了一个好借口,也寻了一处好地方。”

姜魁儿看一眼姬重心,道,“也或许他并没有真的倒向了京州的那一家,要知道这个人,可真的是有些反复无常的......”

姬重心缓缓摇头,道,“此战过后,常州半壁江山,也只有东海郡一家独大,清神观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跨过渭北郡和沐阳郡与东海郡勾连,渭北郡和沐阳郡又不堪为靠,能作为他后路的就只有京州一途了,虽然在这样的时候投靠京州,一样充满风险,但他没有更多的选择了。”

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西线如何?”

姜魁儿闻言放下心中所想,答道,“最新的消息,北夷西线停留在丰河河畔的那一支前锋军已经渡过沔水,却并未对平城亦或者太虚宫方向发起进攻,甚至没有试图靠近,而是沿河北上,似是要往乐城而去......”他看向姬重心补充道,“这一支前锋军,数量可相当不少......”

听到这里,姬重心忍不住目光一凝,道,“传令平城将军郝三通,集结城内半数中三境及以上强者,给我紧紧跟上那一支北夷西线的前锋军,不断袭扰,有效杀伤,如果机会足够好,就给我一举将其打掉!!”

姜魁儿闻言大惊,极为罕见的反问道,“太守大人的意思是若机会足够好,郝三通甚至可以调动部分平城军主动出城而战吗?!”

姬重心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道,“不止是调动部分平城军,只要机会足够好,便是全军出击,也在所不惜!但你要告诉他,这一支北夷的前锋军里恐怕藏了暗手,不可大意!”

姜魁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度问道,“太守大人的意思是......必要时郝三通甚至可以弃守平城?!!”

姬重心缓慢而坚定的点头,“从同城失守时起,我就已经传令郝三通将百姓向南迁至泰城,如今的平城内即便算上新纳的流民也没有多少,若是弃守平城可以换掉北夷西线的这一支前锋军,让郝三通不必犹豫!”

姜魁儿仍旧有些犹豫的问道,“可平城城墙高耸,粮草充足,就这般让给北夷,岂不是自绝了我山南郡的西大门......”

“姜裨将,平城不是河城,平城无阵!!”姬重心第一次扭头去看姜魁儿,面色无比严肃,“去传令!!”

姜魁儿轻轻一叹,拱手道,“末将,遵太守令!”

姬重心面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将正要离开的姜魁儿喊住,继续道,“姜裨将,替我将江北郡那位扶摇公子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姜魁儿再度拱手,转身消失在城墙之上。

没有过了太久的时间,天色都尚未黑透,一个身着白衣,仿佛书生又好像道士的飘逸年轻人,便被一位大修士御剑护送着来到北城墙下。

只见他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从丈许高的飞剑上跃下,不等地面灰尘荡起,广袖下摆,自然而然的就将灰尘压了下去,潇洒的一塌糊涂。

他站定之后并不急切,反倒饶有兴致的将这一处城墙上下的情况看了个仔细,才迈步上了台阶,一步步缓缓正正,并不着急。

待到他登上城墙,才借着昏暗的光线看清,姬重心大概早已等候多时,这才快走几步上前拱手为礼,道,“江北公子窦扶摇,见过太守大人。”

姬重心也上前两步,亲手将窦扶摇扶起,上下打量了几眼,才颇为感慨的道,“瞧瞧才几日不见,公子竟也与我这样的粗人一般,清瘦了不少,想是为我山南郡之局势忧心,一至于此,窦太守有子如此,令人羡慕......”

窦扶摇闻言低头道,“太守大人日理万机,扶摇哪里能与太守大人相比,只不过这些时日我等江州志士一次次外出侦查四方,从得回来的情况看,济城局势确实日渐紧张,稍感忧心也是有的。”

姬重心伸手在窦扶摇的肩上拍了拍,深深一叹,道,“济城局势艰难,拖累公子了。”

窦扶摇连忙道,“太守大人哪里话,我等江州志士北上驰援,本就是要助太守大人平定危局的,何来拖累一说,太守大人切不可再提!”

姬重心似是有些惊讶,语调都不自觉提高了几分,以至于令四周的近卫与将士们齐齐看了过来,“好!不愧是窦太虚窦太守最钟爱的儿子!扶摇公子年纪虽小,却心怀天下,不可等闲轻视!不可等闲轻视啊!!”

窦扶摇脸上微红,不自觉低下头去,问道,“不知太守大人此番喊小侄来,所为何事?”

姬重心闻言神色一肃,继而再度深深叹息,面现为难之色,道,“此番喊贤侄来此,确有要事相商,只不过这一件事,却是有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