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我都收拾完了。”
周一的早晨,李学武上班前,周亚梅特别叮嘱道:“你得买菜吃。”
“你有见过我逛市场?”
李学武由着她的帮忙穿了外套,嘴里淡淡地说道:“甭担心我了。”
“我是怕你饿死——”
周亚梅好笑地瞅了他,又回头看了看吴淑萍,手里帮他整理了衣服。
“放心吧,饿不死的。”
李学武微微昂着脖子,看了吴淑萍问道:“用不用安排人送你?”
“不用——”吴淑萍不好意思地理了理耳边的头发,道:“又不是没出过远门。”
“再说了,津门并不远。”
“我先送她去码头,再去车站。”周亚梅开口道:“去奉城的火车不少,早点晚点都无所谓。”
“哎呀,真不用——”
吴淑萍听着两人的关心,好笑又暖心,“我又不是找不着码头。”
“其实坐火车更舒服些。”
周亚梅一边将公文包递给了李学武,自顾自地讲道:“我就怕坐船。”
“红星的通勤船还好。”
吴淑萍站在玄关门口,看着两人的互动讲道:“坐起来并不晕船。”
“反正我是一次都没坐过。”
周亚梅笑了笑,轻轻拂去了李学武衣服上最后一丝灰尘,满意地点点头。
“一会儿让于喆回来送你们。”
李学武没再多废话,看了两人一眼便出门去了。
张恩远等在院门口,见他出来忙上前几步接了他的公文包。
时隔一个月,于喆终于重新回到了司机的岗位上,看起来稳重不少。
“先送我到单位,然后你回来送一下周姐她们。”
李学武同站在车门边的于喆讲了一句,便上了汽车。
于喆一边应着一边关上车门,转身的时候还偷瞄了一眼院里。
匆匆扫过的金丝眼镜触动了他的心弦,却又努力忍住了某种悸动。
这一个月的假期他可没闲着,用他爹的话来说就是差点没相看了全城的姑娘,不知道的还以为选妃呢。
“小于好事将近了吧?”
汽车启动,张恩远很难得地主动开口关心起了于喆的生活状况。
于喆偷偷瞧了一眼后视镜,面色一僵,随后轻轻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早点定下来好,组织上对你的感情状况还是很关心的。”
张恩远用一种客气又不过分亲近的语气讲道:“孙主任已经问过你两次了,你要是再不回来,他就要亲自出马给你介绍女朋友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回头看了李学武一眼,意味不言而喻。
李学武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窗外不时闪过的街景。
钢城还是太小了,从关山路出发到城外红星工业园区也就半个小时不到的车程,这还得算上堵车的时间。
别笑,这个年代也堵车。
不过与后世相比,这个年代堵的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
车窗外是拥挤的自行车大军,一眼望过去只有单调的几种颜色。
六九年就要过去了,人们的穿着依旧是蓝、绿、黑这么几种。
如果是在夏天,爱美大胆的姑娘们或许还会给炎热增添白色和粉色的主题,但在初秋,寒气已至,美丽也冻人啊。
来钢城工作已经快十个月了,他似乎还没适应这个城市,也不像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
重工业城市独有的空气污染被说成了工业的象征,但在李学武的眼里却是冬日里无法抵挡的尘霾。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就算得了呼吸道疾病也是骄傲和自豪的吧。
“是哪里的姑娘?”
车内沉默了半晌,于喆是不想说话,张恩远是不敢打扰他。
就连今天的早汇报都没能找到机会开口,还是李学武打破了沉默。
张恩远有着非常谨慎的性格,轻易不会在他面前表现太多的。
能主动关心于喆也是代表办公室,以副主任的身份强调组织纪律,就算于喆是他的秘书。
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口中的孙主任就是冶金厂办公室主任孙佳,也是张恩远和于喆的主管领导。
虽然张恩远在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副主任的职务,但他的本职工作还是李学武的秘书。
孙佳有着比廖金会更严肃的工作作风,是长时间沉寂得到的锻炼。
李学武从未批评过他的工作,更不会纠正他的工作作风。
孙佳与他的关系并不亲近,虽然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能追溯到他担任保卫科科长的时候。
不远不近,中正恭直,可谓是继李学武之后,给散漫成性的冶金厂机关树立了一个榜样。
无论于喆的假期是谁给批的,或是以什么样的理由,孙佳站出来强调和关心都是应该的。
张恩远只不过用含蓄的语气和方式提醒了于喆,要想干工作就好好干,不相干早点滚蛋。
连感情生活都到了需要组织关心的地步,那这个人得多完蛋啊。
于喆也知道好赖话,他听懂了张恩远话音背后的含义。
再听到李学武的关心,便也就坦然地介绍道:“我们村里的。”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学武浅浅地一笑,道:“是媒人介绍的,还是你爸张罗的?”
“我姐张罗的,她小学同学的亲妹妹。”于喆解释过后也有些尴尬,补充道:“以前我没接触过她。”
“怎么相中你的?”
李学武好笑地问道:“是你姐给你做的担保,还是你爹下血本了?”
“都有吧,我爸彩礼没少给。”
于喆笑了笑,说道:“我姐跟她姐聊了两次,就这么订下了。”
“这就算缘分了,对吧?”
张恩远也笑着打趣道:“一个村里的多好,回家看父母和丈人丈母娘都方便,不用两头跑了。”
“什么时候办事情?”
李学武关心地问道:“你们父母有没有讨论过你俩将来在哪生活?”
“如果不想两地分居,我就安排你回集团工作,别影响了感情。”
“没有,还没谈到这呢。”
于喆急忙解释道:“我姐跟我说过了,就算办事情也得明年了。”
“嗯,你也不小了,自己的事情上点心,别再像以前那样了。”
汽车进了厂区,李学武便没再多啰嗦,而是同张恩远讲了几句工作。
于喆自己是有打算的,就算结了婚,他也不会离了这份工作。
他姐给他说的明白,能给李学武开车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人脉关系积累的过程。
如果他未来想继续在红星钢铁集团奋斗和成长,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一年不到的司机生涯哪里够,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学武对他不满意提前让他下岗了呢。
至少要三年才好,算作一任,就算另做安排也算圆满完成任务。
结婚并不是他姐给他安排的人生目标,而是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尤其是工作上不能不着调。
送了李学武和张恩远到楼门口,不再需要张恩远的眼神提醒,他已经主动下车帮李学武开了车门子。
其实开车门子这件事就应该是司机来做,因为领导坐在他身后。
如果是秘书来开,等秘书从副驾驶小跑到左后方,领导自己都下车了。
“路上去百货商店买两份糕点带回去,你周姐一份,吴姐一份。”
李学武下车后从兜里掏出几张钱票递给了于喆,叮嘱道:“量少样多才好,请她们路上吃,就这样。”
“明白了,领导。”
于喆应了一声,周姐他知道,吴姐又是哪个?
等李学武带着张恩远迈步上了台阶,他这才关了车门子,上车离开。
钢城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是辽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繁华就代表了工人占人口比例多。
工人是这个时代的消费主体,也是经济活跃的主力。
消费能力也代表了一座城市应有的服务和配套设施需求。
配合这种需求,百货商场里有辽东的本土货,也有关里的时髦货。
更别致的是进口货。
东北亚因为地缘正治影响,经济贸易往来固化且单一。
但这并未影响人民对优秀商品的追求与向往,供销社里总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舶来品。
供销社是这个时代最庞大的销售集团,物资采购和销售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在没有计算机和网络辅助的条件下,每个省、每个市的供销系统都拥有一定的物资采购和销售权利。
比如农资部分,可用作副食品加工销售的粮食作物、田间自然生长和繁衍的生物,都能自主回收好销售。
舶来品也是一样,有的时候根本闹不清这些进口货是哪来的。
也许是采购经理从田间地头发现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吧。
于喆是敢花钱的,李学武多给他钱意思是不让他白跑路,他倒是肯尽心办事,两份糕点把钱都花光了。
“这是什么呀?巧克力?”
吴淑萍惊讶地看着他递过来的包装盒,惊讶地问道:“钢城还有卖这个的?”
“以前我都没发现。”周亚梅也蛮惊讶地看了一眼面嫩的于喆,笑着点头说道:“谢谢你了啊。”
“您别客气,是领导安排的。”
于喆给两人开了车门,但还是不敢去看周姐的金丝眼镜。
-----------------
“我可不是故意撬行啊。”
姬卫东还是来找他了,坐下后的第一句便是这个,“我啥样人你知道。”
“以前我以为我知道,现在嘛——”李学武瞥了他一眼,继续看着手里的文件讲道:“不确定了。”
“我算是把你给得罪了。”
姬卫东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今天我来不是跟你说这个的,是阿特啊……”
“你想说什么?”李学武没等他话说完便抬起头看着他提醒道:“井水不犯河水,你要越界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永远不会干涉你的工作,我非常尊重你!”
姬卫东向前摊开双手强调道:“但这一次我必须提醒你,阿特此次来内地是带着特殊使命的。”
“什么特殊使命?”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铅笔,抱着胳膊好整以暇地看着他问道:“拯救地球,还是为了世界和平?”
“……”姬卫东被他一句话直接戳在了肺管子上,差点背过气去。
这混蛋说话还是这么犀利,一句话能顶死人的那种。
“你知道他现在为谁工作吗?”
姬卫东故意压低了声音,微微探着身子看向李学武问了一句。
李学武也学着他的样子向前探了探身子,盯着他的眼睛轻轻地说道:“who care——”
“我在跟你说正事呢!”
姬卫东一翻白眼,强忍着脾气强调道:“他这一次来是为了卡大飞采购兵器物资,卡大飞你知不知道?”
“卡大飞我不认识,我倒是知道利比亚有个卡扎菲。”
李学武嘴角一扯,身子向后靠在了椅背上,淡淡地讲道:“可就算他在为卡上校做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微微昂起脖子讲道:“别说是卡扎菲了,就算是上帝来了也得按照规矩办事,你想跟我谈什么?”
“利比亚现在发生的事你知道?”姬卫东意外地看着他问道:“还是你从阿特口中知道了……”
“我需要知道吗?”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讲道:“就算是红星钢铁集团国际事业部也管不到那么远,我们只是单纯地做贸易工作而已。”
“可你的决定正在影响国际形势演变,稍不注意便是大事!”
姬卫东皱眉强调道:“这一次阿特的采购意向基本上代表了利比亚未来一段时间的兵器使用范围和方向。”
他用特别的语气讲道:“你也不希望国产兵器被对方贴上粗制滥造的标签吧?”
“我对你的话表示遗憾。”
李学武淡淡地说道:“即便我作为同志应该维护你讲话的权利,但对于你的偏见还是不能接受。”
“谁告诉你红星钢铁集团的产品是粗制滥造的代表了?”
他皱眉讲道:“是你姬卫东还是调查部,你要不要讲清楚。”
“可你们给他的绝对不是正经列装兵器——”姬卫东皱眉辩解道:“这会给此次采购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是给谁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李学武毫不客气地反问道:“我们可没说保证他用一万年吧?”
“你的意思我都理解。”
不等姬卫东再说,李学武抬起手示意他先别说话。
“不就是质疑我们的兵器质量和后续产能嘛,跟列装兵器比较缺乏实战检验经验以及庞大的储备库存,对吧?”
他歪了歪脑袋看着姬卫东讲道:“***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详细了解过我们的产品吗?”
“这么说,你有上手过我们的产品吗?哪怕是手枪呢。”
李学武冷笑了一声,道:“别盲目地下结论,阿特还满足不了我们的胃口,他就算想装备二十个师我们也供应的起,就怕他们没有十个师。”
姬卫东此时有些哑口无言,不是他不想说,而是知道就算他说了,李学武也有一百句在等着他。
作为调查部海外工作部的人员,他所处的角度与李学武所在的角度看问题自然不是一个维度。
他极力维护的是国际影响力和持续扩张的本能意识。
李学武的自信和坚持并不能给他绝对的信心,他个人出于哥们义气,能相信李学武,但作为组织工作人员,他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这么做。
“我会极力劝阻阿特的。”
他看了看李学武,坚持地讲道:“直升机可以采购,但兵器还是要列装款的,你们不能提供就换人。”
“成不成功是我的事,但我必须这么做,希望你能理解。”
“你还不知道呢吧?”
李学武看着满脸严肃起身要走的姬卫东,指了指桌面玻璃下面压着的日历讲道:“马上就要见报的新闻,国内中西药即将迎来大幅度降价。”
“什么意思?”姬卫东没听懂这一句,脚步定住,转身看着他。
李学武却没有急着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介绍道:“比年初降低37%,比1950年降低80%。”
“然后呢?”
姬卫东虽然惊讶于李学武的消息来源,也震撼于此次药品降价的消息,可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再给你说一个消息。”
李学武歪了歪脑袋,淡淡地看着他讲道:“上面已经决定,将无偿援助安南五亿五千六百万元的物资。”
“这——”姬卫东突然迟疑了,皱眉看着他问道:“你是从哪得来的消息,可靠吗?”
“可不可靠你可以慢慢等着看。”李学武收拾了桌上的文件,道:“我想跟你说的是,国外的形势在变化,国内的形势也在变化。”
“你知道药品降价意味着什么吗?”他抬起头看着姬卫东的眼睛讲道:“关注民生,整合医疗资源,减轻民众医疗负担,进而刺激经济。”
“你再想想,将近六个亿的援助物资从哪里来?”
李学武抬了抬眼皮,道:“如果没有强横的经济发展动力,以及活跃的三产经济,上面敢这么做吗?”
“你可以回去慢慢想。”
他也不等姬卫东讲话,摆了摆手说道:“我还有事要忙,再见。”
“……”姬卫东看着他喘了两口粗气,到底是忍住了没再说什么。
情况是否真如李学武所说,他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能知道。
那么,李学武所说的三产经济活跃到底是什么意思?
-----------------
“嗯,我是李学武。”
一上午电话就没停过,办公室里来请示汇报的人也没断够。
就是他手里的钢笔也没停歇多久,不是在签意见就是在签名。
“有点意外呢,我还以为您真打算享受天伦之乐,不想发挥余热了呢。”
电话是郑富华打来的,言谈之间坦然地询问了红星钢铁集团保卫处对于他这样退休人员的返聘机制。
“我已经同保卫处那边打好招呼了,您直接过去找周瑶就行。”
李学武在电话里打趣道:“只要您别在意她成您领导了就行啊。”
郑富华在电话里也是笑着应了两句,显然是已经答应到集团来上班。
李学武当初给他安排的岗位是指导员,是顾问性质的培训岗位。
他可以在保卫科担任指导工作,也可以在培训处担任讲授的岗位。
本就是资深刑侦干部返聘,如何使用都不会引起集团的反应。
郑富华已经退休了,不占集团职工名额,更不会与年轻人竞争岗位。
正如李学武所说,是来红星钢铁集团发挥余热来的,是要把这么多年的经验传授给保卫科的干警们。
前段时间李学武说给周瑶的时候,她是很希望郑富华能来的。
不过周瑶也理解他退休后的心态,并没有抱很大希望。
是李学武知道郑富华一定闲不住,这么年轻就完全退下来了,一辈子养成的习惯哪里那么容易改变。
他一定适应不了完全闲下来的生活,其实到集团保卫处慢慢适应也好,既没有辛苦的工作,也不用承担工作压力,还能消耗旺盛的精力和时间。
“如果你想来钢城那就最好了,不用想我都知道他们欢迎你呢。”
李学武笑着说道:“还是看您自己,想在哪工作就在哪工作。”
他就是这么一说,郑富华家里能支持他重操旧业,但绝对不会支持他跨越千里来钢城上班。
退休就是退休,不能再当自己还是年轻小伙子了,老伴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郑富华在电话里用两句玩笑话遮掩了过去,还是决定留在京里。
面对周瑶他没什么压力,编外返聘人员哪里有什么追求可被领导所挟持的,他想周瑶也不会为难他。
但到了李学武那就不一样了,虽然李学武是他曾经的下属,可今非昔比,两人早就不能论当年境遇了。
尤其是李学武在刑侦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发展成绩,让他这位老领导即便是退休了也能感受到压力。
本来到红星钢铁集团工作就是为了慢慢享受退休生活的,真要在李学武那整的跟再就业似的就没必要了。
“行啊,我还是那句话。”
李学武笑着说道:“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算我们占您便宜了。”
再说笑了两句,见秘书张恩远带着卜清芳走了进来他便结束了通话。
“随便坐,我先打个电话。”
李学武摆了摆手,示意卜清芳不要客气,嘴里又叫了京城的专线。
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电话接通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没用了两分钟,只在李学武同卜清芳寒暄几句的工夫,对面便传来了周瑶的声音。
“秘书长,我是周瑶。”
“周瑶同志,告诉你个好消息。”李学武笑着讲道:“郑富华同志决定到你们处担任指导员工作。”
“谁?郑局吗?”周瑶惊讶又惊喜地确定道:“他什么时候来?”
“呵呵,我刚收到他的电话。”
李学武轻笑着讲道:“现在放心了吧,剩下的就交给你来表示了。”
“您放心,我一定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让郑局发挥余热。”
周瑶笑着应道:“我还以为他不想来了呢。”
“以后就叫郑富华同志吧,这样他听着还舒坦些。”
李学武玩笑道:“或者叫郑指导员也行啊。”
周瑶笑着应了两句便挂断电话,准备去主动拜访郑富华了。
李学武都已经教给她了,该怎么表示她还不懂嘛。
郑富华来保卫处工作可以说是自愿的,但也是应了李学武的邀请。
既然保卫处得了实惠,她这负责人就得有个态度和表示,总不能真等着人家主动上门来找工作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真有郑富华这样的老同志坐镇保卫科,那她这负责人就轻松多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就冲对方丰富的治安和管理经验,就够处里的年轻人学一阵子的了。
她倒是希望越来越多的经验成熟的退休老同志来处里担任指导员,哪怕是坐在这看着年轻人工作呢。
李学武跟郑富华是怎么谈的她不知道,集团返聘也没有成熟的制度和可参照的意见。
周瑶决定还是当面谈,就算郑局愿意来指导工作,也不能让人家白来上班,最起码的福利待遇必须有。
此时的保卫处不差钱,李学武当初给留下的家底丰厚,每年工作成绩优秀,集团给的拨款和奖励都是足足的。
还是集团发展的好,有财力支持保卫工作,这也是相辅相成的。
“你可真够忙的——”
一身得体干练的女士行政套装,衬托得卜清芳更显女强人的气质。
她坐在李学武的对面,笑着讲道:“是关心分局那边的老领导?”
“郑局,郑富华,你应该认识的。”李学武解释了一句,随后讲道:“上次我见了他一回,确实蛮可惜的,毕竟很年轻,经验也很足。”
“来集团工作也挺好。”
卜清芳点头认同道:“这样保卫处同分局的关系也会更融洽。”
“呵呵,我倒是没想那么多。”
李学武轻笑着打量了她一眼,问道:“李主任同你谈过话了?”
“嗯,谷副主任也找我谈了谈,她也支持我下来锻炼锻炼。”
卜清芳点头道:“只不过这样一来我的压力就大了。”
“领导关心你嘛,好事。”
李学武轻轻地一笑,道:“有的人还怕领导看不见自己,不关心自己呢,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纪久征得到的关注还少了?”
卜清芳看了他,道:“我现在是烈火烹油,沾水就炸,点火就着。”
“我真希望能平稳接手联合能源的工作,尽量不要太张扬。”
“这还得看你吧——”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头,说道:“你来钢城是想我怎么帮你?”
“你要是能帮我就最好了。”
卜清芳笑了,道:“就算你不说,我也会赖着你开口帮忙的。”
“地方不比集团,你这么想是对的,我能帮你的自然不会看热闹。”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不过联合能源的性质有些特殊,不在辽东工业的管辖范围内。”
“我知道,直属集团管理嘛。”
卜清芳见他说正事,便也认真了起来,“张总是我的主管领导。”
“他同你谈过了?”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说没说别的?”
“还没有,他最近也忙。”
卜清芳端起茶杯解释道:“劳服公司组织架构变革,有人出了问题,他最先发现的,像是要杀鸡儆猴。”
“鸡没少杀,猴该调皮还是调皮,儆不住的。”
李学武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她叮嘱道:“你到了分公司也是一样,千万要小心谨慎,有的时候不是你找麻烦,而是麻烦主动来找你。”
“我想到了会很复杂。”
卜清芳认真地点点头道:“就算再复杂的环境我也有心理准备。”
“那就好,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可以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
李学武也是爽快地应了一句,只等着她开口了。
组织谈话过后应该就是公示期了,这个时间她来找自己,想要的无非就是这些,支持和帮助。
说卜清芳是谷维洁的关系确实有点冤枉她了,谷维洁来的时候她已经是宣传处的负责人了。
这些年的进步和调动基本上跟谷维洁没什么关系,她有什么好在意的。
唯一需要在意的便是李学武的态度,她说自己没有背景关系,那是因为她说给李学武听的,李学武不就是她的依靠和信心来源嘛。
她可不会因为李学武年轻就轻视他,甚至忽略了他的影响力。
对比其他领导,卜清芳更相信李学武的潜力无限,未来有更大可能。
老话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不做李学武的鸡犬,但也能借光。
这次她来钢城可不能白来,总得安下心才行。
“我能问问许宁的情况吗?”
卜清芳见李学武应的爽快,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了,直白地讲道:“他现在是联合能源的副总吧?”
“嗯,主管销售工作。”
李学武看了她一眼,点点头讲道“虽然联合能源这一年的发展不是很好,但销售工作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我听说了,他的履历我也看过了,还是见过世面的干部更强悍。”
卜清芳同意他的意见,讲道:“我想先同他了解一下联合能源的情况,也不用闭着眼睛去交接了。”
“纪久征没回京城吗?”
李学武皱眉问道:“他没同你做交接吗?”
“他来找过我了,可那个时候领导还没找我谈话,我没应他。”
卜清芳点点头,道:“那种情况下,我能不谨慎一点嘛。”
“就是现在,领导已经找我谈过话了,可风言风语一直就没断过。”
她微微摇头感慨道:“都说的什么我就不讲了,怪没意思的。”
“我给许宁打个电话吧。”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最近他应该就在钢城,联合储蓄在辽东做试点工作,联合能源配合扩张。”
“谢兰芝的工作能力很强。”
卜清芳赞叹道:“她是咱们集团少有的女将了,真是厉害到吓人。”
“联合储蓄银行这两年确实发展的很快,但也受一些条件影响。”
李学武微微点头说道:“所以她想以钢城工业区,以及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布局为基础,拓展业务面。”
“这个思路是对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卜清芳点头赞许道:“她能想到让联合储蓄银行走出厂区,走出京城,在辽东落地生根就很厉害了。”
“联合能源也应该如此。”
李学武看着她强调道:“油站、气站、煤站等等,你们能做的有很多,就是销售终端的可操作性就有多大,你比我应该清楚。”
“集团能看到这方面的材料。”卜清芳点头,但还是讲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她看向李学武讲道:“我再怎么努力了解,也不如许宁看到的。”
“我帮你约他,但我没时间给你们做引荐了。”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看得出来,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万全的准备说不上,尽力而为吧。”卜清芳也知道李学武忙,这会儿便站起身说道:“我先去问问钢城有什么像样的馆子,今晚我请客。”
“当然了,你不去是你的损失。”她同李学武开了个玩笑,便由着张恩远送了她出门。
联合能源总公司换一把手,牵一发而动全身,上下都要动一动。
之所以下面没动,是都等着新的一把到任呢。
卜清芳还没到任呢,便开始研究联合能源的副总了,联合能源的干部也早就开始研究她了。
这才叫双向奔赴呢,虽然有消极的一面,是职场的弊病,但积极的一面也有啊,这是减少双方磨合期了。
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李怀德和管委会是舍不得换将的。
这样对企业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下面的工作基本上是停滞的。
至少新的项目停了,等着新领导到来以后上汇报,下政策。
李学武不是故意闪身,不去搀和这件事,是因为他真的忙。
帮卜清芳约了许宁以后,他便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
家里没有人,他基本上是在食堂吃晚饭,晚上再加一会班。
9月27日,红星钢铁集团召开全体职工代表大会,26日夜里他飞回京城,几乎没怎么休息。
家是没有回的,大半夜折腾顾宁和孩子们不值当。
就在集团招待所休息了半宿,一早起来便应付大会的准备工作。
不是他不能提前回京,而是工作积压,让他不得不挤压时间。
这个会议他还必须参加,因为他受总经理李怀德和集团管委会委托,起草并需要在大会上做《第一个《三年计划》总结报告》。
会议按照既定程序是在上午9点钟召开的,李学武走在程开元的身后,是第十一位进的会场。
全场掌声雷动,是欢迎集团领导进场,也是对今年集团发展成果的赞扬。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节日里,集团向职工派发了新鲜的福利品。
就冲这一点就能证明集团的发展是很好的,也是向上的。
职工盼什么,还不是盼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好,因为这个时代,无论是集团也好,还是红星厂也罢,他们才是这个集体的主人。
会议由管委会副主任谷维洁主持,李学武是第一个做的发言。
他在讲话中指出,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红星钢铁集团从原有的单一钢铁企业向多元化集团公司发展,从市属工业企业向多地区联合工业集团共建发展,从国内计划经济生产模式向以国内计划经济供应为主,市场化实验和进出口贸易经济为辅的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根据《三年计划》设定的建设目标总结,红星钢铁集团已经初步解决了集体未来发展方向与当前计划生产需要的矛盾,与《五年规划》结合,各项建设指标均超过了原有预期期……
坐在台上讲话的李学武是集团班子成员里年龄最轻的,无论怎么扮老都无法遮掩其他领导的白发和皱纹。
尤其是坐在靠近中间位置的熊本成,这一年他老的很快。
传闻中说他身体不好,一直都在修养,也有人说他是迫不得已病了的。
今日见他出现在会场,尤其是那头白发,大家这才意识到他真老了。
不仅仅是熊本成,很多人都知道,集团管委会主任、总经理李怀德患病,虽然没宣扬开,但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有人说他自作孽,有人暗笑他舞跳多了,指导的也多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红星钢铁集团是在他的任期内得到了质的改变,进而腾飞。
今天全厂职工的福利待遇都离不开他的领导,公道自在人心,对与错白纸黑字都会写在历史的功劳簿上。
而正在讲话的李学武则用实力证明了集团接班人的地位有多么的牢固。
有李怀德的支持,有诸多集团领导和中层干部的信任,谁又能说他资历不足,不堪大任呢。
为什么是李学武代表集团管委会做三年计划的总结讲话?
这个问题只在会场众人心中打了个转,再想想这大半年以来集团在辽东工业的稳定发展和突飞猛进便清楚了。
红星之狐要回集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