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第1484章 犹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坐在席间的,都是在京城朝堂上三品以上大员,其实也就那几位。

现在赣系在京师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远逊色于严嵩时期,就是在嘉靖末年,一大批赣系老臣纷纷隐退,而严嵩本来拉拢准备接班的官员却因为清算倒下,损失了不少人手。

之后,或许是出于对严嵩不满,亦或者对江西籍官员长期垄断朝堂,特别是内阁的报复,不管是科举取士还是官员晋升中,赣系官员多少都遭到打压。

当初张科被申敕,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打压的其中一环。

张科接替胡宗宪剿倭,如果继续下去,搞不好又是一个胡宗宪。

于是,有人密谋对其下手,欲除之而后快。

就是那么几年时间,就把朝堂上赣系官员打个落花流水。

魏广德那会儿还在抄书,幸运躲过一劫。

当然,背后还有隆庆皇帝暗中保护也是脱不开关系的。

毕竟大势已经明了,裕王必将登基,很难让人出手打击一个裕袛旧人,那会给裕王很不好的感觉,这个人对孤不满,所以打击孤的班底。

后来魏广德入阁,这样打击干系官员的动作才变少,毕竟魏广德当时和陈以勤、殷士谵可是构成一个小铁三角,相互照应,维持在朝堂的影响力。

一次魏广德提杯和所有宾客一干为敬后,放下酒杯终于悠悠说道:“当初善贷入京科举,于年关江西会馆大宴同乡官员,从首辅严阁老到尚书吴大人、周御史、欧阳大人.”

别看现在江西官员依旧把持着两个尚书之位,但声势大不如前,特别是首辅张居正强势,犹比当初严嵩,这让次辅魏广德影响力大大减弱。

魏广德不急,是算到张居正没几年好活了,不过对其他人来说,就没有不焦急的。

他们的仕途,可都关系着这个小圈子。

只有这个小圈子权利越大,他们的仕途才会更好,而其中劳堪、魏时亮还想再进一步,做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自然更加关心。

回忆了一阵,魏广德才继续说道:“当初严家倒台,我那时候位卑言轻,想给他说话都没办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朝堂上都只靠着朱尚书在勉力维持。”

“幸喜当初你入阁了,不然,我们还会更困难。”

张科开口笑道。

他能理解当时朝中局势,他赌气回乡,其中一个原因就看发现朝堂局势对江西官员很不友好,所以避祸。

直到魏广德次辅位置稳固,他才半推半就出来干活儿。

这个小算盘,他当然不会说,只当是自己知道的小秘密吧。

“说到底,还是我们当初班底不够厚实导致的,一些本该接班的官员因为严家跟着倒楣,外放和去职,如今再难回到当初盛况。”

魏广德笑笑,继续说道。

“其实,能够守住两个尚书位就不出错了,如果能够再拿下几个寺卿,和当初也不惶多让。”

江治倒是看的看,谁叫他当年没能选入翰林院,现在就算做到尚书,也不可能有入阁的机会。

“只是,内阁这里,终究还是要我们自己人最好。”

说完,江治环视众人,好吧,没一个翰林出身官员。

“我们得把后辈往翰林里送才是,否则善待之后谁人接班,靠申时行吗”

江治继续说道。

他到头了,可老家那些故交好友不少子弟还在勤奋读书,都是奔着前程来的。

如果那时候京师没了赣系大员为依靠,仕途可就难走了。

“翰林里,也就张位和缪汉宇,不过汉宇还是庶吉士,鞭长莫及,今日我已经和张江陵谈好,让张位先入詹事府,挂右春坊庶子,寻机入礼部。”

魏广德开口把话题拉回来,他选择扶持张位冲击内阁,自然要和京里其他人打招呼,才能相互帮助一二,同时避免有人因为其地位低而轻慢他。

其实就算在京城的江西官员,内部也是倾轧,后世叫内卷。

往上的官位就那么多,你占了别人就上不去,于是很容易形成内部斗争。

魏广德不想内耗,早点把他选择的人抛出来,只要在座几人不反对,那接下来自然就是付诸行动,推人上位。

“他是不是有点像高新郑”

就在魏广德以为大家都不会反对的时候,不想魏时亮忽然说道。

“嗯”

魏广德一愣,看过去。

魏时亮这时候顶着众人探究视线才说道:“吾与其多有交往,所以对其为人了解颇多。

位有才,果于自用,任气好矜,但有些刚愎,不听言,于他交往颇有点见到高新郑的感觉。”

高拱为人,向来自视甚高,看不起旁人,能入他眼的压根就没几人。

从他入阁后打击陈以勤、驱逐殷士谵就可见一斑,连微末时共事的同僚都说排挤就排挤,说打压就打压,可见人品真有问题。

现在魏时亮提到张位性格也如高拱般,这就让魏广德不得不多想想。

这样的人扶持起来,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魏广德沉默思考,江治却开口问道:“果真”

“他给我感觉如此,诸公不妨接下来多和他接触,看是否如我所见。”

魏时亮马上解释道。

他确实有这个感觉,认为张位自视过高,这样的人其实很不好相处,性格是有点犟的。

“如此倒也说得通,记得当初夺情之时,我们也是和他打招呼不要随便上奏,掺和此事,但他最后还是上疏反对夺情了。

只是之后,就没见他再发表反对张居正的言论,我以为他听劝了。

现在想来,怕是因为看到大势已去才不得不低头,倒算是能够审时度势。”

江治继续说道。

他在京中的时间可不短,那段时间承担着赣系官员上传下达的活儿,毕竟工部的事儿还可以耽搁一下,谭纶兵部那都是大事儿,耽搁不得。

所以,要说和张位接触多的人,其实江治也不算少。

至于魏广德,则是多在文华殿那会儿和张位有过接触,其他时候是见不到面的,了解自然不多。

“此事还是继续推进,若真不行再另当别论。

关键后辈中似乎难有出挑的,若是连翰林都不能进,如何使力”

魏广德终于开口说道。

就算张位确实不行,但现在也只能先硬着头皮把人往上推。

反正到时候入阁前,魏广德和他接触定然会多上不少。

若真存在刚愎自用的性格,魏广德还真的三思而后行。

万历一朝,江西官员确实被打压的厉害,阁臣这块浙江官员倒是快速上位,甚至山西官员也在内阁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明末几位江西阁臣此时都还为入朝,自然朝中就真捡拔不出像样的,可以扶持的官员。

“诸位不必拘泥于赣籍,其他省份若有人才,大可举荐。

我欲扶位上位,更多还是考虑给同乡一个机会,倒不是必须。

看徐阁老推举张江陵,高新郑力捧张子维,都不是因为同乡。

我之前举荐的申时行,在内阁做的也很出彩,呵呵”

魏广德笑道。

“先看看吧。”

张科微微点头,和劳堪对视一眼,马上就接上魏广德的话头。

“嗯,现在够资格冲击内阁的人选不多,张位既然是其中之一,当可一试。”

劳堪也说道。

虽然魏时亮有不同看法,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先继续推张位,多接触多了解。

不过魏广德也对此关注起来,人的性格一旦养成很难改变,刚愎之人其实并不适合在内阁混,总督巡抚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

酒席最后,魏广德也把今日内阁商议的事儿,也就是自己那份条陈的内容和他们通了个气。

此事最关注的自然是张科,毕竟是把兵部的军械外销,当然不是小事儿。

“善贷,真的要向朝鲜等国出售火器吗”

虽然魏广德说得清楚,就是一部分老式火器,可能会有少量鸟铳,特别是被官军嫌弃,嫌破甲威力不够的那批小号鸟铳,可能还会有少量单层炮船及配套火炮。

这得看对方的需要,大明不会强卖,但肯定会权衡出售火器的质量。

‘听闻夷人其实也会想他们出手火器,自是数量少价格高。

如此丰厚的利益,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夷人能赚,我大明为何不能赚。

何况这其中利益,多半要补给给工部,研发更先进火器,诸如野战火炮和更先进鸟铳,比如那掣电铳等。

朝廷虽然现在财政困窘有所缓解,可张江陵也不愿意投入太多银子在火器上,毕竟放眼四顾,周围可没有值得大明重视的对手。

即便是那蒙古,也就那样,俺答汗半死不死的,蒙古内部近期也在为此暗中较量。’

魏广德解释起来。

今日他在内阁除了处理奏疏,也翻看了之前锦衣卫送来的简报,他最关心的还是蒙古的情报。

俺答汗还吊着一条命,但是消息传来,应该熬不过半年。

就目前来说,俺答汗依旧没有明确指定黄台吉接掌汗位。

按照蒙古的传统,如果俺答汗不指定,那就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选举。

1206年12月15日,全蒙古各部落长、族长、诸王、群臣,在斡难河畔举行了隆重的忽里勒台,后世翻译为“大呼拉尔”,即民主推选大会。

那次大会上,众部族组长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全蒙古可汗,尊号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后,开创了民主推选可汗之先河,凡是重大问题决策,都是召开大忽里勒台决定,以此达到蒙古各部内部团结的目的。

忽里勒台原是部落联盟的首领参加的一种议会制度,也就是部落议事会,是蒙古族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军事民主制的一种残余。

这种会议形式到成吉思汗时期成为宗王大会,重要大臣同时与会。

成吉思汗在遗训中规定选举大汗必须通过忽里勒台,使汗位顺利交接。

成吉思汗逝世后,诸王百官大聚会,依据成吉思汗的遗命,立窝阔台做皇帝,也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登基的。

之后的贵由、蒙哥也都是由大忽里勒台通过后,才继承皇位的。

而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在黄金家族没落后,成为草原上选举大汗的惯用办法。

一句话,谁影响力大,谁就可以成为大汗。

当初的俺答汗,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威名响彻草原,所以在忽里勒台大会上成为新可汗。

魏广德重视草原,但此时张科却在沉吟后说道:“朝鲜那边还是多加限制为好。

他们和建州女真近期发生多次冲突,报到辽东,戚继光也不好处理。”

“你是担心朝廷大量使用火器后,会起兵攻入辽东”

魏广德一皱眉,他从未想过朝鲜有此等胆量,毕竟在他印象里,明末朝鲜是被女真欺负的很惨。

不过现在不同,朝鲜貌似和女真还打得有来有回。

不过,对于张科的担心,魏广德只是微微一笑说道:“他敢。”

“嗯。”

“呃。”

两人的对话,自然吸引了旁边一桌子吃瓜群众,都在关注他们的对话。

听到魏广德说出这话,都有些不解。

“建州可是我大明地界,他们如果打进建州,和攻打我大明无异。

若是在江边,或者朝鲜三道剿灭女真也就罢了,可若是打进建州,可不是他们和女真人的恩怨了,而是攻入我大明。

若是真如此,戚继光不行的,那就是他失职,该受惩罚。”

魏广德在这里说出这话,其实就是让张科给戚继光传递消息,把辽东守好。

别管是谁,哪怕是温顺的朝鲜,敢对大明边境动心思,辽东军就得果断出手斩断他们的念想。

魏广德可是知道,后世棒子的意识里,东北都是他们的。

现在的小棒子敢炸刺,魏广德就真敢让戚继光带兵入朝鲜,打到平壤去,让朝鲜王向大明跪地求饶。

“朝鲜可是.”

张科还要说话,魏广德大手一摆笑道:“东番岛也是,可现在一样归我大明。”

他猜到张科顾虑,其实受到朱元璋规定的影响,大明很多时候对外都有些畏手畏脚。

永乐朝时打破过,但因为最后明军退出安南,让一帮人又借机拿出太祖遗训说事儿。

都多少年了,谁还抱着这些心思。

若是安南敢不敬,魏广德还真敢再次出兵安南,让李成梁分兵过去平了他。

一条毛毛虫而已,直接三分,不说什么南北越,直接找三家实力强大的家族分别控制。

让他们内斗去,只要维持三分即可,敢吞并,再出兵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