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第2835章 开启一个时代的钥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5章 开启一个时代的钥匙

实验室里,机器轰隆声不断。

顾所也顺着目光看过去,“话说,这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就说是给炮兵用的,话说真有这用处?”

王晴没有回答,一旁正在操作机器的助手却是点头说道,“所长,按照总部提供的材料来看,这东西成为炮兵的眼睛。”

随即助手拿起一份资料说道,“这上面说了,炮侦雷达就是通过捕捉分析弹丸的飞行轨迹,反向推算出发射基地的坐标,从而快速为我方炮兵提供反击依据。”

“这要是做出来了,对方的炮兵在咱们眼前就没有秘密可言。”

助手说的激动,顾所上前一巴掌就拍在脑袋上,“这还用你说啊,我不知道?”

“我是问咱们现在做出来的,能不能满足杨部要求的指标。”

“原理谁都懂,为啥有人做出来可以用,有的做出来就是废铁?”

助手连忙低头看起检测数据不敢插嘴。

顾所收手然后看向王晴,“王主任。”

“怎么样?能做出来吗?”

王晴将文件夹放在一旁的桌上,然后深吸口气,这才说道,“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咱们做出来也达不到要求。”

顾所点头,“哪两个?说出来咱们马上解决。”

王晴听了从一旁的文件堆里拿出两份递上前,“一个是接收机,咱们现在的灵敏度够了,但容易被杂波干扰。一个是信号处理器,现在的计算机算法存在问题,咱们现在做出来的延迟太大,达不到要求。”

“解决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就能做出来了。”

顾所接过文件翻看两眼,随后问道,“这杂波是怎么回事?”

“咱们的雷达发射和接收的电磁波通常是由锥形扫描天线发出的,这里面会混入多普勒滤波,影响对目标轨迹的判断。”

王晴解释着,顾所皱眉看着文件,作为雷达的研究所所长有些常识是知道的。

而且也清楚这些是大多数雷达的通病,想要解决可不容易。

“这想要降低过着减弱,就需要雷达的精密度加强,这点咱们可以做的。”

顾所自言自语着,一旁的王晴翻了个漂亮的白眼,“您老别把话说的太死,这可不是一般的雷达,要求高的很,你要是应下来最后做不到,呵呵...”

“丢脸可就丢大了。”

顾所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就在舌头上打转,最后想到刚才碰到的王松跟许华,随即咬牙说道,“你放心,这活儿咱们接了。”

说完,不仅是王晴,就是实验室里的其他人也都诧异的看过来。

要知道,他们从没见过自家所长这般坚定的。

王晴回过神来,连忙点头,“好,那真是,太好了。”

顾所淡定的将文件握在手里,“还有一个,那啥算法是咋回事?”

王晴连忙解释道,“就是这台计算机的运算程序,需要做一个全新的算法,将数据快速处理然后反馈的出来。”

“我们按照这台计算机做出来的,可能有些问题。”

说到这,王晴眼睛一亮,“顾所,你要不把这个一并解决了吧。”

哪知王晴刚说完,顾所就拿着资料往外走,“算了吧,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这事儿,是人家军械研究所的事,咱们就甭操心了。”

说完人已经推门而出。

身后众人看了眼房门,随后有人轻轻笑起来。

接着众人都跟着笑起来。

果然,所长还是那个所长。

王晴暗自摇头,随后看向中间位置的那台计算机,心中有些激动。

这东西真不错,尤其是对雷达的研究帮助巨大。

有了计算机,可以进行更多的研究,也可以参与到更多研究的领域。

这就像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新世界领域的钥匙。

可惜,现在这里就只有一台,要是再多几台就好了。

想到这里,王晴就忍不住的站起来往外走。

她要去跟上级打个申请,这种计算机要越多越好。

......

四九城,九部。

刘向东在跟杨小涛汇报了金陵十四所的情况后,就回到了办公室,准备接下来的工作。

可坐下没一会儿,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接起电话后,里面传来顾所的声音,刘向东听了片刻,随后在本子上记下,等挂断电话后,又准备出门。

结果手还没碰到门把手,房门就被推开。

幸好手臂距离房门有些距离,否则就要被撞上了。

“老徐,你这吓我一跳!”

看到来人是徐鹏程,刘向东将手搭在房门上准备出去。

“老刘,你先别走,我找你有事!”

徐鹏程看到刘向东又要出去连忙拦住。

“不是,我这有事跟你说,找你两趟了。”

徐鹏程拉住刘向东的胳膊忙说道。

见徐鹏程这样子刘向东忙点头,“那行,你先说。不过得快点,我还要去找杨部汇报工作。”

“好好,很快的!”

说完徐鹏程将房门关上,然后站在门口说道,“老刘,你们研究那个雷达是不是用了计算机?”

刘向东点头,这点在研究院里不是啥秘密。

“对,我们已经开始了,取得了一些成绩。”

徐鹏程高兴的点点头,“老刘,你觉得这计算机咋样?”

“搭配上计算机会不会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这计算机操作起来简单不?”

徐鹏程激动的问道,刘向东轻轻摇头,“老徐,我说句实话啊,这计算机我到现在还没碰过呢。”

“现如今也就负责研发的同志操作过,我哪知道好不好用,方不方便啊!”

徐鹏程听了有些失望,见此刘向东又补了一句,“不过,这是杨部要做的,应该没问题吧!”

闻言徐鹏程又恢复些神色,然后点点头。

刘向东见此这才问道,“不是老徐,你问这个到底是啥意思?”

徐鹏程这才说道,“那啥,我听说你们把计算机用到雷达上,你也知道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是打印机,就是打印跟复印一体的,所以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把计算机跟打印机连接起来。”

“只是这想要设计出来,怎么也得有计算机参考着才行啊。”

“不然我们真不知道咋办。”

刘向东听了张张嘴,不知道该咋说。

这计算机现在也就打个孔,你还想直接打印、复印文件?

不过这种事情他不好说,只能模糊说道,“那,要不你去跟杨部说说?”

“兴许,他能给你点指导意见!”

刘向东说完,徐鹏程有些意动,然后又摇摇头,“算了,等我计划好了再去跟杨部说,现在去了啥都没准备,我怕说不明白。”

“那也行,有了准备成功把握还大些。”

刘向东赞同说道,然后想起自己的工作又往外走,“我先去找杨部了,有事咱们再说。”

“好,你记得帮我留意下计算机啊!”

“没问题!”

没多久,刘向东敲响了杨小涛的办公室大门,娄晓娥起身开门,刘向东冲娄晓娥点点头,然后走进屋里。

“杨部,这是金陵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现在面临两个难题...”

刘向东立马将十四所的情况说了下,杨小涛听后也是无奈,“现在计算机都没做出来,哪能做程序啊!”

“让他们等等!先把其他事情做完!”

刘向东点头没敢多问。

就在刘向东离开的时候,杨小涛想起鹏总说的日期,随口说道,“两个月,两个月给他们答复!”

“好,好的!”

刘向东连忙点头应下。

等刘向东离开后,杨小涛看了眼桌上的文件,无奈拿起笔来处理。

只是还没等他看完一份文件,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

“杨部,有时间吗?”

看着走进来的徐鹏程,杨小涛放下钢笔然后走到一旁,“没事,徐工你有啥事?”

徐鹏程也不坐下,就是站在一旁笑着说道,“杨部,先前您不是说起过我们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嘛,就是那啥打印机跟计算机配套的研究。”

“我想来问问,这研究还能不能继续。”

徐鹏程说完就看着杨小涛,眼神中带着希冀。

杨小涛深吸一口气,然后才肯定的说道,“研究要继续。”

“这也是咱们九部必须要发展的。”

“至于计算机,很快就会取得突破,这点你放心。”

得到杨小涛肯定答复的徐鹏程很是开心的离开了办公室。

而杨小涛却是坐在长椅上迟迟不动。

娄晓娥跟刘丽雪互相对视一眼,却不敢开口询问。

良久,桌上的电话响起后,杨小涛这才被娄晓娥的声音打断。

“杨部,是陈老的。”

杨小涛神色平静,缓缓起身,随后接过电话。

“领导,我是杨小涛。”

“小涛,有件事跟你说一下,你赶紧过来。”

陈老的声音同样严肃,杨小涛立马应下,然后挂断电话出门。

等开车来到陈老所在,郭秘书将杨小涛送进办公室后就主动将房门关上。

等杨小涛走进办公室,就看到屋子里除了陈老还有一个年纪不小的中年人,个头跟陈老差不多高,脸色微黄,身形瘦削。

陈老看到杨小涛进来忙招呼上前,身旁的人也跟着站起来。

“小杨,来,我跟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沪上生物研究所的所长,包庆吉同志。”

“这位就是九部的杨小涛同志。”

陈老介绍完,杨小涛还在想着这个沪上生物研究所的名字有点耳熟啊,对面的包庆吉已经热情的伸出手来,“杨部,你好,我是久仰大名啊,这次终于见到了本人。”

“比我想的还要年轻啊。”

包庆吉笑呵呵的说着,而此时杨小涛终于想到这是哪儿了,这不就是王光美他们以前工作的地方吗?

不就是第一个合成牛胰岛素的单位吗?

想到这里,杨小涛连忙露出笑脸,“包所长你好你好,我对您还有沪上研究所也是久仰大名啊。”

“今天终于见到了。”

两人热情的握着手,然后才落座。

杨小涛知道陈老将自己叫来肯定有事,而现在估计就是跟眼前的人有关了。

“包所,您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回头我让王老师来,大家一起聚一聚。”

杨小涛率先开口,不管如何先把关系处好,接下来发生啥事都能有回旋的余地。

包所长却是摇头,“我这次来是秘密来的,王老师那里就别打扰了。”

说完沉吟片刻,随后感激的看向杨小涛,“我也关注过他们的情况,在这里我要说句感谢,感谢您的支持,才让这项技术得到推广,才让我们的研究有了意义。”

杨小涛听了连忙摇头摆手,“包所您可别这样说,我只是尽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义务,都是同志们努力的结果。”

包所摇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

两人还要继续吹捧着,陈老这时候打断道,“好了,咱们先说正事吧。”

闻言两人俱都点头,就听陈老说道,“包所长,你说一下现在的情况吧。”

包所点头,随即看向杨小涛,“杨部,我们现在的工作说起来也跟您有关。”

杨小涛好奇的竖起耳朵来,然后听包庆吉说完,嘴巴张大倒吸一口凉气。

“你,你说,你是说,你们在收集血液?”

杨小涛声音有些颤抖,后世听说的都是国外打着各种幌子来采集国内的血液样本,当时揭露出来的时候可是引起不少轰动。

那时候,基因武器才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里。

族群遗传物质的共性才引起重视。

现在倒好直接反过来了。

直接开始研究外国人的血液了,真是出乎预料,又有些兴奋啊。

等包所长说完,杨小涛连忙问道,“你们现在研究到哪一步了?”

“采集了多少份?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杨小涛如此热心,倒是出乎陈老跟包所长的预料。

不过两人很快用眼神交流一番,随即包所长点头说道,“我们为了不引起关注,所以都是从东往西一步步开始的。”

“这几年下来,我们已经获得了八个国家的大量血液样本,如今都已经封存。”

“后续研究也会跟上...”

包庆吉将情况简单说了下,转而说起这次来的目的。

“这次我们要了一台计算机,就是方便分析数据和储存研究的结果。”

“因为这方面太大,数据比较多,参与的人员根本无法快速处理,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计算机,更大的储存空间。”

包庆吉说完后,杨小涛就明白对方的来意了。

要计算机。

还需要更好的计算机。

陈老这时候插话,“我听说你们在研究更好的计算机,所以就找你来问一下进展。”

杨小涛抬头,“我们确实在研究更好的计算机,但困难比想象中的要大。”

“不过我们启动了山寨计划,准备做出跟迷你机差不多的计算机,应该可以满足当下需求。”

“后续,我们还会研究更多更好的计算机,这点我们九部是认真的。”

杨小涛说完,包庆吉认可的点点头,“如此那就太好了。”

“要是有三台计算机,我们就可以完成血液信息库的建设,您不知道,现在我们光化验出来的纸质报告都有一个仓库了!”

“这么多报告,单单靠人来分析,那是多么大的工程啊。”

“杨部,感谢您支持啊。”

说着包庆吉起身跟杨小涛表示感谢,杨小涛也连忙站起来,语气诚挚的说道,“包所长,你们做的事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我杨小涛,说什么都要帮一把。”

“谢谢,谢谢~”

包所长神色感激,陈老却是笑着点头,“小杨,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你非要将计算机列为重点项目了。”

“现在看来,掌握了这项技术,对咱们的未来发展,意义深远啊。”

听陈老感慨,包庆吉也跟着点头,倒是杨小涛深感压力的同时还笑着说道,“领导,您既然知道这项技术的好处,要不要多给我们批几个亿啊。”

“拉倒吧,要钱没有,要人,也没有。”

说完,三人都哈哈笑起来。

但在众人心里,都认可了计算机的未来地位。

尤其是陈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任何关于九部计算机的事情,一律绿灯,这也让九部的研究顺畅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