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第2859章 九部各项目研究进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59章 九部各项目研究进展

九月

四九城褪去了溽暑的燥热,只留一脉清凉在胡同的砖缝里游走。

四合院里,中院的大槐树努力控制着身上的树叶,可在时光的催促下,还是有三两片枯叶往下掉落,只是在这静谧清晨显得很是和谐,就像怕吵醒周围住户一般,静静铺在地上,点缀着地面。

嘎吱,杨小涛打开房门抻个懒腰,随后看着垂花门处走出来的身影。

就见早起遛弯的老道一手拎着油条一手摇着蒲扇说,一边走来一边说道:“这天儿,可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咯——”

尾音拖得老长,像是在这四九城住了多年的似的,深得胡同文化的底蕴。

“刚炸出来的油条,闻着就香啊。”

老道来到跟前将油条递给杨小涛,还不忘瞅了眼狗窝。

在那里,冒出来四五个小脑袋,澄澈的小眼睛里都是对世界的好奇。

杨小涛接过油条问道,“我说,你就别看了,早就有主了。”

“我知道,知道。”

“再说了,我有了天尊,还能打它弟弟妹妹的主意啊,就是看着招人喜欢。”

老道说完走路到狗窝前,看着七八个狗崽子正靠在黑妞身上。

一旁的旺财摇晃着尾巴,它早就知道自己孩子的去处。

这次产下的八只狗崽子跟上次一样,只会留下一只,剩下的都要送出去。

虽然有些不舍,但家里面的情况也清楚,根本养不起这么多。

不过这送去的地方也不差。

两只被余则成预定,跟大龙小龙作伴。

两只被找上门的老萝卜要了,据说是给沪上的郑朝阳要的。

两人都开口了,杨小涛也没拒绝。

剩下的三只,一只被童小龙定下来,一只要送到了杨家庄太爷那,剩下一只被得到消息的赵刚抢了去。

说起来,赵刚的媳妇冯楠在冉秋叶的带动下主动加入乡下教师队伍,跟翠平一起成为冉秋叶手下的哼哈二将,这次消息传出,估计是冉秋叶特意说的。

最后一只是杨小涛特意留下的,准备放在叶老屋子里,也好有个照应。

老道伸手摸着一个个小脑袋瓜子,感受着小狗舌头舔舐手掌的湿润,不由得蹲下逗弄起来。

杨小涛没有再说,拎着油条走进屋里,准备早饭。

如今,正是学校开学的时候,又是乡下中学的重要日子,冉秋叶、翠平她们忙的没时间,家里的孩子就只能放在杨家庄了。

好在庄子里孩子不少,加上苗苗端午也都大了,能够照料弟弟妹妹,倒也没啥担心的。

而杨小涛这段时间,没了交公粮的任务,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许多。

工作上更是得心应手。

尤其是计算机的研究上,不知道是因为系统原因还是‘强行节制’的缘故,在后续的研发中,杨小涛感觉灵感不断爆发出来。

甚至有种错觉,哪怕不用将计算机子技能提到二级,也能做出来想要的计算机。

当然,既然能做出来最好的,谁愿意多走弯路啊,一步到位多好。

在厨房里简单做了个鸡蛋汤,又准备了点小咸菜,一顿早饭就准备好了。

饭菜放在桌上,杨小涛等着叶老遛弯回来。

嘎吱

房门推开,叶老跟老道一起走进来,老道怀里还抱着一个狗崽子。

“看看,我替老叶挑选的,不赖吧。”

老道说着就将半尺很长的小狗放在桌子上,小家伙眼睛四处扫着,最后看到杨小涛,不自觉的张开小嘴发出呜咽声音。

杨小涛伸手接过,小家伙吐着舌头,乌黑的眼睛里倒映着杨小涛的身影,随即放在腿上,“不错,这只挺好。”

老道听了哈哈笑着,然后对叶老说道,“怎么样,听我的没错吧。”

叶老拿着筷子将油条泡在蛋花汤里,人老了牙口不行,只能吃点软的,闻听老道这样说便笑着点头,“听你的,都听你的。”

老道哈哈笑着,“等无量长大了,让天尊带着它,咱俩就跟在后面遛弯就行。”

杨小涛听了抬头,“无量?你给起的名字?”

说着又看向叶老,叶老无奈的点点头,算是承认了。

老道立马说道,“对啊,都好听,无量,天尊,这一看就是兄弟俩啊。”

杨小涛翻个白眼,“你这家伙,瞅了半天没看出这是母的。”

老道啪嗒一下放下筷子,连忙从杨小涛腿上抱过来小狗,仔细看了看这才苦笑说道,“老叶,要不咱们换一个吧。”

哪知叶老将小狗抱着,“不用,这只就挺好的。”

“不过不能叫无量了,就叫果果吧。”

闻言老道很是失望,他的无量天尊是集不齐了。

“叶落花开,花开见果。”

“挺好,挺好。”

三人说了一会儿,这才继续吃饭。

吃完饭菜,杨小涛将饭桌收拾好,就准备出门上班。

院子里其他人也都准备出门。

周奎王军等人在杨小涛出来后,这才跟在周围陆续往外走。

随后更多人跟在后面,众人有说有笑离开四合院。

身后的妇女儿童看到这群人离开,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开,随即开启一天的生活。

走在路上,杨小涛随口问道,“老道,你们那镁合金研究的咋样了?”

“这都一年多了,别说啥进展没有啊。”

后排的老道听了也不含糊,“已经摸着门路了,做出来三个样品,越来越接近指标。”

“我估摸着,年前就能做出来。”

不过杨小涛没有应下,想着跟吴喆聊起涡扇发动机的事情,虽然有杨小涛提供的设计图,可研究所这段时间还是遇到不少问题。

尤其是涡扇发动机跟涡轮发动机的最大不同处,就是涵道的设计。

涡喷发动机,在设计上仅有单一流道,所有吸入空气均进入压气机和燃烧室然后排出。

而涡扇发动机,却是具有双流道结构,也就是内涵道加外涵道,风扇吸入的空气会分为两部分。

内涵道,原理跟涡喷发动机相同,空气进入压气机、燃烧室等核心机部件。

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外涵道,一部分直接从外壳外围排出,不参与燃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增加外涵道的低速气流,降低平均排气速度,从而增加推进效率。

这样,不仅在燃油方面也会降低油耗,从而让飞机获得更高的航程,同时因为外涵道冷气包裹住高温射流,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

整体来说,涡扇发动机更加复杂,技术上更难。

“还是要加快速度。”

杨小涛认真说道,“现在发动机研发工作卡在内涵道跟外涵道的连接部分,如今用的钛合金并不适合,还需要镁合金来中和,此外提高燃油效率和推重比,也需要这玩意。”

“还有数控机床那里,有些部件也需要镁合金来制造,如今也是关键时候。”

“年底有点晚了,你们看着调整下工作重心,加快速度。”

“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提!”

老道听了默不作声,只是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加快速度,尽快完成镁合金的研发工作。

车子一路来到九部,进了大门停在楼下,三人便分开。

老道跟叶老径直走向研究院,杨小涛则是回到办公楼审批文件。

快中午的时候,这才将文件处理完,随后离开办公室来到研究院。

在研究院里走了一圈,杨小涛也对各个研究项目进展有了基本了解。

先是碰到了常明杰,问了下数控机床银河一号的研究状况。

现如今,数控方面在卢涛的主持下已经进入实验阶段,相关机床的部件也在常明杰的带领下紧张制作着。

众人严格按照杨小涛提供的设计图来制造生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问题。

而熟悉杨小涛性格的人都清楚,设计图上的数据,一个都不能改,哪怕是末尾的数字。

所以再生产中,遇到最多的难题就是材料的问题。

其他材料还好说,钛合金系列已经研究透彻,铜合金、钨合金也吃透了,想要生产出符合要求标准的合金材料不难。

可有些部分需要镁合金材料,这就需要合金研究所帮忙了。

这段时间常明杰他们没少往合金研究所跑,这让安仲生他们也感受到了压力。

尤其是航空研究所也需要镁合金来制造涡扇发动机,压力便给到了他们。

此外就是机床的精度问题,虽然杨小涛刻意降低了机床的精度要求,但某些地方仍比先前的晨星机床要求的高。

这些地方就只能凭手艺搓出来。

为这个任务,九部上下所有的高级钳工都在反复练习,为的就是做出合格精度的部件。

常明杰不是没想过让杨小涛出手帮忙,而且众人心里都清楚,杨小涛出手肯定能解决问题。

可后面呢?

总不能每一台都让杨小涛出手吧。

所以众人是心照不宣,埋头苦练起来。

就是很少出手的刘大明,这时候在九部大环境下也变得勤奋起来。

制作出来的部件精度,一点点接近标准值。

对此,杨小涛除了欣慰还是欣慰。

了解完情况,杨小涛记得当初制定白皮书的时候,数控机床的时间是三年。

如今看来,有望两年内完成。

数控机床的研究心中有数,杨小涛从计算机研究所门口走过,并没有走进去。

实际上,在心里对计算机的研究早就有数,如今能够做出来‘九机一号’已经完成了任务,不过现在有了更新的目标,自然也要将计划修改一番。

况且这新的目标还关乎传呼机的研究进展,只有将新型计算机研究出来,传呼机才能发挥效果。

这时间原本是三年,倒也来得及。

就是传呼机的研究时间到今年年底,估计是完不成了。

杨小涛也没多想,计划嘛,本来就不如变化快。

他要做的就是根据变化重新制定计划。

当然这样做会有很大改变,就比如说先前说好合作的四机部。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路过计算机研究所,杨小涛看到朱子清正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亲力亲为。

上次杨小涛借用‘元素符号笔’帮忙推导出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让阿奇霉素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

现如今,对方正在将这个两个反应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好开启下一步的研究。

据上次朱子清说现在做的是理论基础,比起上次的头孢研究要难不少,所以花费的时间不会短。

好在有了头孢研究的经验,研究所的人也都沉下心来。

至于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杨小涛当时的计划是十年。

当然,这包含临床试验。

现在看来,这时间定的差不多。

看了眼里面忙碌的状态,杨小涛还是决定不进去给人家添麻烦了,径直往前走。

制药研究所的旁边,就是锂电池的研发研究所。

杨小涛在门口停留片刻,最后还是决定进去看看。

对于锂电池的情况杨小涛了解的不多,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纯粹是为了恶心小日子,想要争取这方面的突破,奠定国内电池发展的基础。

当初制定这个研究项目的时候,最先选择的是朱子清,可后者需要阿奇霉素的研究,加上胰岛素的研究暂告一段落,就让生物研究所的人接手这个项目。

走进研究所,没有看到王所长,而是见了几个正在实验的研究员。杨小涛走进去询问研究进展。

负责实验的是王所长的副手,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学生。

这时候杨小涛才知道,王所长感冒了请假去医院看病。

杨小涛询问研究情况,众人也不太清楚,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研究进展不大。

现在看来,三年的时间,远远不够。

心里对这个决定有些后悔,当初太想当然了,草率了。

在屋里转了一圈,勉励一番后这才离开。

没几步,就是发动机研究所。

这个来的路上就跟老道说起过,涡扇发动机的制造困难点就是材料的限制。

至于时间嘛,杨小涛倒是不急,可奈何上面还有个鹏总,他现在可是着急的很。

虽然有了白驹、歼八-c型战机,但在面对国际形势中,只靠两种飞机很难保持优势。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飞机来弥补身后的缺陷。

这就是为何鹏总急需新型飞机的原因。

不过对方再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

九部这里有问题,三机部、后勤处那里也不通顺。

他们现在连项目都还在组建中,各种问题不断,当初从陈老那里拿到的经费估计一大半都采买了设备。

按理来说,这一大半中的大部分都进了九部的口袋。

可实际上,九部到现在为止收到最多的,就是欠条。

说到这欠条,又是一堆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