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唐朝的草蜢 > 第442章 有技傍身,你奈我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2章 有技傍身,你奈我何?

用同样的方法骗其他犯罪同伙,都是单独关押,谁签字画押。就把供纸给其他同伙看

狗咬狗这么好玩的事情,小伙伴们叫嚷着也要玩

于是姬云写了所谓的授权书给他们去帮忙查贪墨土地

一路放炮到了山东的最东边威海,这里现在啥也不是,就一海滨渔村。汉时开始称石落村

这里就是姬云要建立港口的地方

历史上的首任登州刺史,名叫淳于难。知道钦差姬云奔着这边来,左等右等不见人,派人去找,得知姬云跑自己辖下一小渔村去喝海风去了。没办法,只能自己亲自去请

清代《登州府志》中记载:“(唐)武德四年,(淳于难)归附,拜登州刺史。”又据《文登县志》,“武德四年置登州,以难为刺史。”

淳于难自报家门,姬云掏出海军大元帅的凭证和公文给他看“陛下允本侯自主挑选地点建立港口,船厂,还请刺史帮衬一二”

“不是,这里地广人稀,小侯爷还是随本官去府衙得好”

“嘿!刺史别看我年纪小,可没那么娇气”

淳于难听姬云坚持,也不再劝“额,那么侯爷要下官怎么配合呢?”

“占用土地的多少,还不确定,你看怎么办?”

淳于难这登州,穷得就剩下地皮了“无妨,侯爷只管用,回头再补上地契就行”

“人太少了,多来点人干活,还有需要大量木材,石材”

“这个真没有”

在唐初,登州地狭人稀(隋朝时,整个东莱郡仅9万多户),不属重镇要地,因此淳于难也难

“那支援着工匠也行”

“可以,回头就派他们过来”

“对了,不日从洛阳来的粮食,刺史帮着放城里存放,这渔村海风大,潮了可就不好了”

“侯爷放心便是”

“那就这样吧”

在姬云海量资金的维持下,各种材料,人才源源不断通过永济渠,通济渠来到威海这个破落的小渔村,从大唐最大的港口广州市舶司那里请来的专家马力全开建设港口

船只可以通过永济渠直接到海口出海,沿着海岸到威海港

但是陆地交通也不能忽视,铺路非常废人,登州人少。,不过一路收来的人可多了去了。被姬云叫来的王玄策负责去修路,他已经辞去了国子监的助教工作。准备依靠姬云这颗大树搏一个功成名就

王玄策已经属于破釜沉舟了。工作没了,吃穿用度现在都是姬云给予的。如果姬云给的这第一份差事办砸了,一旦被抛弃,那永远没有人再愿意录用他。真那样的话,那还不如死了拉倒。

淳于难在王玄策的劝说下,以姬云的名义从山东腹地大量吸纳难民过来

一是帮忙修路,二是增加人口

没有人口,谁去种地?没人种地,税收怎么提升?

这道理都懂,山东旱灾平定,各州府想尽办法让逃荒的难民留下来就地分配土地让他们安家落户

但是淳于难还用抢的方式,这惹怒了其他州府官员,纷纷上表告状,说淳于难苛责百姓,抢劫富户,多有不法。把姬云的罪名都拍淳于难头上了

朝廷查阅淳于难的履历给李世民看,请旨降罪

大业九年,孟让、王薄等人先后起兵,互相攻略,史称“山东之苦”。淳于难在此时拉起队伍,割据胶东。

淳于难出身平民,黄县人,邻近掖县,无险可守,容易受到西部势力的侵扰。文登有昆嵛山这道天然屏障,在当时是比较理想的偏安场所

唐武德四年四月,秦王李世民大发神威,在虎牢关一举击败并生擒夏王窦建德。半年之后,消息传到胶东,淳于难迫于秦王威慑,于九月归降。

如今贼性不改,必须严惩

李世民知道淳于难给姬云抢劳力触动世家的利益。而姬云又抢了世家的家当。世家拿姬云这铁王八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就对他的帮手下手

这样的话,李二和稀泥,责令山东的钦差严肃处理

处理?还严肃?姬云自己就是钦差,他自己处理自己?世家一看李二这么搞,改变风向天天督促皇帝赶紧处理和尚庙产的问题

佛道儒三家本就各成体系,为了影响力互相攻伐。私下转让土地给寺庙已经被曝光给李世民了。

但是在存储宗教档案的库房一夜之间突然失火焚毁了一部分后,官员们已经明白皇帝既往不咎的态度

所以姬云没收庙产的问题,儒家与世家改变意见。支持没收,以及建议僧院纳税

八月,河南、河北大霜,人又饥了。

李世民仰天长叹,三年了,放过中原人吧,真的快死光了,这简直是个无底洞

需要继续赈灾,洛阳的洛口仓不再提供粮食给姬云

没法花钱从朝廷买粮,忍着挨宰的痛苦去找粮商买粮,结果人家不卖。

粮商都在世家手里,现在正与姬云呕气呢。一旦断粮,威海港的建设就得停工

工人一走,再聚拢起来开工,那花费可就大了去了

从卢奇那搞的粮食可以有,到远水解不了近渴。正头疼呢,在山东赈灾的魏征到了登州,顾不得处理淳于难,姬云贪污赈灾粮的行为,必须处理

魏征义正言辞要求姬云伏法跟他回去,面圣请罪

“为什么?”

“你贪污粮食,还有脸问?”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贪污了?”

“你看身后”

姬云回头一瞅“那些车上?”

“正是,你让卢奇给你扣下的,给灾民吃麸糠,昂!你真想的起来,你还是人吗?”

姬云撅撅嘴“麸糠?草根树皮都吃了,麸糠干嘛不能吃?”

魏征快跳脚了“那是人,麸糠是牲口吃的,你有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人?饿极了人都吃人了,你一路看不见那些白骨?是活活饿死还是活一天算一天?你凭什么替他们选?”

魏征气得浑身颤抖,姬云还叽叽歪歪“本以为你是位知民知苦的好官,如今看来也是个满脑子圣贤书的书虫”

瞌睡送枕头,粮食到门口了。麸糠我也要。立马叫王二毛派人把魏征拉来的粮食麸糠送登州粮仓里去

“你干什么?这是犯法的赃物”魏征看姬云不为所动,预上前阻止,被姬云所拦

“先借用一下”

这还能借用?装粮食的麻袋上是有官粮印记的。一旦更换,赃物就没了。魏征挣不开姬云,干脆动武

“有本事你打我?来来来”姬云嘴贱,手可舍不得打魏征,撒开魏征就跑

魏征被姬云引走,魏征的运粮队不是脚夫组成,只有少量士兵护送而已。面对五六百的骑兵,他们只有被抢的份

姬云耍赖,魏征不依不饶,非得让姬云跟他回长安请罪。怎么说都不行

得回去搞点粮食过来。姬云为了耳朵清净,假意妥协跟魏征去认罪,赃物留下让姬云的建筑队使用

这下为了赶时间,走水路,从永济渠坐船回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丹、延、北永等州出现雹灾。李世民紧急传诏姬云去试试用大炮驱散雨云

在船上的姬云一看这个,对魏征做个鬼脸“回不去啦,我有皇差”

“你,你”魏征能怎么办?姬云贪污的折子比船早一步到长安,可皇帝搁置了,灾情优先。

“对了,大炮没带,还在威海港呢,原路返回吧。嘿嘿嘿”

“滚,赶紧滚,滚”

船走了,岸边响起魏征的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