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第二十九天,八强赛如期举行,今天的门票再一次全部售罄。
由此可见,比武大会是多么地火爆,居然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
本来花费十万钱购买特等票的富商之中还多有后悔之人,此时此刻却是觉得这钱花的够值,简直就是赢麻了!
不仅不用再为购买门票发愁,还能天天露脸,攀龙附凤的机会简直不要太多!
话不多说,在主持人的宣布下,八强赛开始!
第一场比赛,乃是甘宁VS朱桓,一场龙争虎斗。
二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十六强选手,个人能力和指挥能力都极为出色,硬碰硬之下全凭发挥和谁的能力更胜一筹。
不过甘宁早年就有“锦帆”之名,其一身本事虽然比不了五虎大将,但也在我军之中名列前茅。
至于朱桓还真不是其对手,一番比赛下来,朱桓逐渐落败!
…………
第二场比赛,乃是黄忠VS孙翊,一场几乎没有悬念的比赛。
虽然孙翊足够努力,足够拼命,但在黄忠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黄忠一身本事在我军之中,乃至普天之下都是数一数二,孙翊要想战胜黄忠还早了八百年前呢!
因此,黄忠一路碾压,最终大胜孙翊!
…………
第三场比赛,乃是韩当VS羊侃,二人堪称旗鼓相当。
若论武力值,自然是羊侃更强;
可论及骑射,韩当却也不比羊侃要差。
这就导致二人之间难分胜负,直到最后一刻,二人依旧是平分秋色。
没想到区区八强赛便进入到了单挑环节,二人各独自策马上阵,操弓持箭准备进行骑射单挑。
一箭,二箭,双双两箭命中靶心。
韩当由于优先出手,因此他看了看羊侃后,竟连接掏出了两支箭术。
二星连珠!这一手绝技震惊全场,没想到韩当居然也会!
可谁知羊侃却是丝毫不慌,紧接着就是连续射出三支箭矢,竟是三星连珠!
不仅三星连珠,还都全部命中靶心,真可谓技惊四座!
“哗——!”
全场顿时发出惊呼,这一手绝技除了太史慈外,至今还没人在大会上展现过。
见状,韩当甘拜下风,主动认输!
“可惜了,以韩义公的能力本可在大会中走得更远,不成想这么快就遭遇强敌,真是可惜可惜!”我不禁感叹道。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呐!不过这羊侃隐隐约约又有了超越太史慈的苗头,子义看来又有劲敌咯!”周瑜说道。
…………
第四场比赛,乃是邓艾VS丁奉,一场龙虎对决。
二人论个人能力几乎不分伯仲,可论及指挥能力,明显邓艾要更胜一筹。
最终,邓艾小胜丁奉,顺利晋级八强!
…………
上午的四场比赛全部结束,顺利决出八强中的四个席位,下午下半区的比赛继续。
第五场比赛,乃是吴喜VS周泰,又是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吴喜在小组赛中的出色表现,这让大多数人都更看好吴喜,我也不在例外。
“周幼平更擅长步战,骑射并非他之所长,指挥骑兵更不是他之长也!”我作出评价道。
结果也是不出我的意料,周泰能够晋级十六强不算什么,可面对吴喜的阻击还是赢不了这一场比赛的。。
最后,吴喜也是不负众望,再次拿下一局!
…………
第六场比赛,乃是于禁VS凌统,宿将与骁将之间的对决。
虽然于禁的本事不弱,但明显他也更擅长指挥步兵,因此并非凌统的对手。
一开始,二人旗鼓相当;
可当赛条过半之时,凌统却逐渐开始压制于禁,胜算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大。
最后,凌统战胜于禁,成功晋级八强!
…………
第七场比赛,乃是沈庆VS刘牢之,步兵大将之间的对决。
二人论个人能力相差不大,就连指挥能力也是大差不差,这就使得双方的比赛呈现旗鼓相当的局面。
可惜的是,刘牢之此人还擅长练兵,这一能力特点显然是分散了他平时不少的精力。
这就使得在比赛时间的流逝下,沈庆的指挥能力显得更胜一筹,并逐渐超越了刘牢之。
最终,刘牢之遗憾落败,沈庆晋级八强!
…………
第八场比赛,乃是黄叙VS张合,八强之争最后的一场对决!
论能力,张合颇为不俗,不在于禁、刘牢之之下。
可惜的是,于禁、刘牢之接连被对手淘汰,这让张合在见过这么多比赛的结果后心里有些发杵。
偏偏黄叙的指挥能力不在凌统之下,个人能力更是远超沈庆,这使得他的实力远在张合之上。
仅仅赛程过半,黄叙就已经碾压张合,并且将优势一直保持到了比赛结束。
最终,黄叙大胜张合,一身威势直追其父—黄忠!
“黄叙长大了,也成熟了,一身本事已经不在其父之下!”我对此评价道。
“我记得黄叙好像是天生万人敌的猛将吧?你说他能否正面抗衡宇文成都呢?“周瑜猜测道。
“但愿可以!”我咧嘴说道。
…………
至于,八强赛全部结束,八强名单全部出炉。
上半区:
甘宁VS黄忠!
羊侃VS邓艾!
下半区:
吴喜VS凌统!
沈庆VS黄叙!
是夜,我召集被淘汰的八位十六强选手于一堂,在王府中宴请他们。
朱桓、孙翊、韩当、丁奉、周泰、于禁、刘牢之、张合,以及昨日主动弃权的程普,一共九人。
之所以宴请他们,是因为各将平日里驻扎于各地,因此难得一聚。
这一个个的都是我军精英,都是我的爱将,我理当在王府内宴请他们。
所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宾主尽欢。
席间,孙翊终于再也绷不住了,从而抱着我掩面大哭。
我心知阿翊的努力,平日里他就驻扎在夏口,他的努力我都了解。
于是,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勉励众人。
张合十分感激程普的相让,二人把酒言欢,一度将彼此引为忘年交。
众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一个个到最后全都酩酊大醉。
只有于禁始终保持着清醒,不愧是昔日的曹军大将,这份自律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
殊不知,于禁之所以喝得少,是因为他满怀感概。
后来,我听人说,那一夜的于禁是这样评价我的。
“大王麾下君臣和睦,众将之间也是一团和气,其他君主都怕臣下联合起来对付自己,大王却是对臣下丝毫没有防备之心,这份气度实在令人动容,大王的胸怀足可包罗天地,容纳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