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7
在现实商业环境中,抱持酒好就自然躺赢观念者有之,粗看确有广泛事实或理由支持,细究实则脱离实际。只有深入全要素(避免偏执偏见)的来因去果,从源头陪护并满足善因所需要素,限制恶果温床并拔掉恶根,才是一个理性经营管理者的成功捷径。
二十年前,当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大量涌入江东以外的周边国家或地区时,有太多的新生企业,普遍留下坐等客户上门那高光时刻的美好回忆。对许多见证者而言,客户纷至沓来的盛景,仿佛就在昨天。
为什么说这种坐等客户纷至沓来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呢?
地球万物生生不息的物质演化规律,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顺者昌逆者亡的客观铁律。稀缺、急需为贵的等价交换,迫使万物用尽浑身解数识货估价,“知彼知己”方“百战不殆”。
为各取所需,彼此围绕循环链各就各位、相互填补物质移动时空距离,以低代价换取所需资源,是决定彼此存续与否的物质基础。量入为出,先舍(付出)后取,保持取与舍的协调平衡(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的失衡失调,必导致内在肠胃的肿胀或萎缩)。内在协调平衡的客观需要,由内及外,由此及彼,构成万物既互为依存(一损俱损或一荣俱荣)又相互竞争的、环环相扣、协调平衡的发展基础。
万物的内在与外向循环,恰如地球水资源循环一样。设若局地之间的空气循环失衡失调,局地涝灾与局地旱灾就避无可避。
虎豹凭借体能强悍优势,以巧取强夺摧毁互为依存基础,逐步沦为典型背道食物链的濒危种群。人类模范地遵循先付出(发展食物链)后获取的协调平衡铁律,以人际和物际之间的一荣俱荣,开启智慧及其科学技术的新篇章。
率先富裕的发达体,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以及源源不断的消耗,致使相应原材料、土地、人力等资源日益紧张甚至枯竭。若长期局限于一隅之地,缺乏足以支撑产能扩张的相应空间及资源,所积累的资本、技术、经验等优势,只能弥补相当于所耗原料、土地、人力等成本攀升的短板。也就是增长乏力甚或停滞。
与此相对应的欠发达体,虽然严重缺乏资本、技术、经验,却拥有相对低廉的原料、土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发达体与欠发达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合则两利,分则俱损。促进发达体与欠发达体的人际、物际循环,既是彼此利益发展的需要,又是顺应和促进物质循环的客观需要。
二十年前的发达体多位于遥远的西方。当规模化资本漂洋过海到江东周边国家或地区投资兴业之初,所有供需产业链都得就地构建,客户主动上门纯属正常。
如今的江东,与周边业已成熟的产业链相隔咫尺。前来江东兴业的外资,普遍与周边成熟起来的产业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或江东企业竭尽全力地上门请客,别人还不愿舍弃熟悉的产业链呢!
即或职业功能健全的企业,尚且不敢夸口始终屹立不倒,那些功能残缺的企业又当如何?
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重建并强化业务部职能,以及强企业文化并不难,难的是言路不通。缺乏团结并汇聚众人智慧,不深入了解和具体分析。凡事不管对错,均以个人看法和意志主导一切。
设若诚心拉回被联盈拒之门外的印刷商赵先生的印单,至少能支撑联盈半年以上的满负荷运转(减少倒贴三百万元工资的亏损)。再辅之以用好用活阿闵等已投身业务者,加上本人现有客户资源,年底不说扭亏为盈,起码距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可鉴于驻厂老板言行特征,且不说改变观念——笑迎印刷商赵先生难于登天,仅就不赋予同业务部职能相匹配的资源而言,同样是条死胡同。
赏识本人者唯李老先生。致函李老,阐明经管企业的前因后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报效知遇之恩的本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