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少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又重聚一起,开开心心的有讲有笑,家的温暖让少华疲惫顿消。从走进家门的那一刻,身心就开始放松,连气温都是那么舒服,是打小就习惯了的。

姚老爸早已买好菜,是少华最爱吃的苦瓜炒牛肉。少东正在给花浇水,动作娴熟优雅,不徐不疾,体制内的安稳已经在少东身上体现出来,不像少华风风火火的。人越发稳重,做事慢条斯理,老师的气质慢慢也有了。

少华走近围墙,金灿灿的菊花点缀在绿叶间,肥厚的叶子,粗壮的根茎无不彰显出菊花得到了很好的照料。刚淋过水的绿叶,更加的精神,花也像人,能在枝叶间体现出它的精气神来。可能菊花也感受到了这一家子的欢乐,替他们开心呢。

“家里的花照料得很好,经常回家吧?”少华把玩手中的绿味,问少东。

“周末就回来。”少东饶有兴味地浇着花道。

“这就好……”少华环视一圈院子,干净整洁,水缸里的水已满,汨汨流出,灶膛里的火苗扑闪跳动,平淡而温馨,充满烟火气的农村家庭生活。幸亏当年姚老爸要留一个儿子在家乡工作,才能有这般生活气息的家。少华不禁佩服姚老爸的预见,有少东在家里照顾两老,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姚老爸一生奔波劳碌,就是盼望儿子有出息,现在儿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总算满足了心愿。他很高兴,两个儿子都回家了,准备开开心过大年。少华和建萍的恋情很快就要开花结果,完成人生的第一件大事,喜上加喜。看着这个充满希望的家,姚老爸从没这么畅快过。他喜滋滋地在厨房里帮忙烧火,姚老妈炒菜,俩老边忙活边商量少华提亲的事情,红彤彤的火焰映红了姚老爸的脸,如盛开的山杜鹃,灿烂热烈,充满向往。

很久没吃姚老妈做的菜,看到满桌都是自己喜欢的,少华忍不住大快朵颐。熟悉的味道,在梦里经常回味的味道,只有游子能体会,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姚老妈怜爱地看着儿子,说:“慢点吃,又没人和你抢。”

少华鼓着腮帮应道:“嗯嗯……还是家里做的菜香。”

姚老妈笑了,说:“好吃就多吃点,在外不比在家里,可以吃到合意的菜。”

少东却不以为然,说:“在粤州,什么都有得吃。”

姚老妈和姚老爸相视而笑,儿子能吃得香,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少华大快朵颐,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才慢条斯理地说:“老弟,你经常回家不觉得,我是真的怀念老妈做的菜了,这是家的味道。”

“呵呵,儿子,你终于长大了。一个男人,无论走到多远,家永远是他的牵挂。我十几岁出去流浪,那时没有家的概念,到我成家了,就离不开家了。你也很快要成亲,成熟了,长大了,要有家庭责任。”姚老爸很开心,又提到了少华的婚事。

少东没在外面漂泊过,对姚老爸说的话感受不深,只是对少华的婚事感兴趣。

“哥,娶到青梅竹马的女孩做老婆是什么感受?会不会没有新鲜感?”

想不到少东会问这样的问题,姚老妈责骂道:“你这孩子,真不懂事,结婚就是情投意合,什么新不新鲜的!”

“我和你妈,没拍过拖,通过相亲认识,不是照样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成家立室,就要负起责任。”姚老爸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比起感情,家庭责任更重要。

少华是主角,对于婚姻,既期待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担起家庭的责任,能不能给到建萍想要的幸福。毕竟建立家庭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家庭付出。姚老爸和姚老妈为家庭的操劳,他是由小看到大的,真的很不容易。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只要和建萍勤勤恳恳地工作,总不会太差吧。

知子莫若父,少东和少华两兄弟,姚老爸最清楚。少东从小稳重,听话,最让人放心。少华就不同,由细到大都比较活跃,不墨守成规,甚至感情用事。高一的时候就因感情问题打架,被学校开除,幸亏他后来懂事,在二中也能考上重点大学。少东的话提醒了姚老爸,要教育少华,别贪新厌旧。

姚老爸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他也忽略了少华的成长。长大了,也经历过一些事,人慢慢变稳重。虽然偶尔会放飞一下,会想到向岚,但从来没有做过越轨的事。

和建萍相处,因为太熟悉的原因,确实没有少东所说的新鲜感。相处久了,慢慢发现她的可爱,可亲,两人待在一起很放松,很舒服,对她产生了依赖感,便更离不开她了。少华的这种感情体验,不会对少东说,即使说了他也不会明。忽然想到,好像没听过少东拍拖,一直都是乖乖仔形象,不会是连女朋友的手都没拖过吧?出于关心和好奇,少华问少东:“工作了,有喜欢的对象没有?”

少东嘻嘻笑,夹了一个豆炸放到嘴里嚼,就是不开口。姚老妈急了,读书的时候不拍拖情有可原,现在工作了还这样不起一点水花,怎么行?

“有钟意的女仔吗?”姚老妈忍不住追问。

少东沉思了一会,郑重其事地说:“暂时还不能确定。”

“你什么意思啊,到底有还是没有?”少华也不耐烦了。在他看来,拍拖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扭扭捏捏。

“嗯……有个女老师比较聊得来,平时出去吃饭,我们也坐在一起,同事经常拿我们俩开玩笑。”

“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你大还是她大?”姚老妈立刻来了兴致,一下子问了一大堆。

少东有些难以回答,苦笑道:“妈,你这是查家宅吗?谁好意思问这些。我只知道她是本地人,叫黄琳,和我同一批参加工作。”

姚老爸听到小儿子也有了心仪的对象,很高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个人,什么阶段干什么事,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两夫妻是老师最好了,上班同步,又可以教育孩子。那女老师是教什么的?”

“教英语的,和邓老师的老婆同一个级室。”少东答道。

“哦,这么巧。见她要打招呼哦。”

姚老爸叮嘱道。

“她都不认识我。我只是在谢师宴那晚见过她,知道她是邓老师老婆而已。”

“你有问过她吗?”少华问道。

“嗯,问过,她不认识我,只是礼貌性地微笑示意。”

“呵呵,你一定是某某老师这样问,对吧?”少华笑了。

少东也笑了,说:“对,毕竟很少见,我们不在同一个级室,平时很少机会碰面。”

“有多大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怎么这么少碰见?”姚老爸不解。

“不是哦,新校区比以前大很多,有三栋教学校,几百位老师。到现在我还没认识全部老师,只知道是同事,叫不出名字。”

“怎么新校区做这么大了!”姚老爸很惊讶,自从孩子高中毕业后,他就不再关注高中的事情。想不到短短几年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少华也感叹说:“我也好久没回母校看过,听说现在的高中都招很多学生,每间学校都有好几千人。”

少东点点头,说:“嗯,对,每间学校都有七八千学生。所以我很少见到邓老师老婆。”

“我还没见过他老婆呢。”少华笑道。

“挺漂亮的,穿的衣服也很有品味。听同事说,她是学校里的富婆,每天都开着宝马来上班。看来,邓老师的生意做得不错。”

姚老爸点头称是,说:“村里的人去探他,都很热情招待,去他开的酒店吃饭,没有忘本。听他们说,那酒店很豪华,是玉城市里最高档的酒店。”

“他还开酒店了?”少华饶有兴致,对邓老师更加佩服。

“是啊,刚开始做房地产,慢慢的,越做越大,现在又做餐饮旅业。真是越来越发达。记很当年他辞职,整个人都很颓丧,还来过我们家逗留了一整天。想不到,短短几年间,就做出这么大的事业!真是个人才。”姚老爸娓娓道来,对邓启先的现状还满清楚的。

少华心血来潮,逗姚老爸道:“爸,你不去探探邓老师吗?顺便上上高档的馆子。”

“咦,我不去蹭这种热闹。人家邓老师做这么大的老板,也很忙。”姚老爸就是这样的人,不攀附,不小看任何人。交往都是真心待人好,也不计较得失。

“你叫他没事去探人家邓老师,除非太阳从西边出。一辈子都怕麻烦别人,怕欠人情债。”姚老妈在旁揶揄道。

少华表示理解,姚老爸就是一个有点经济头脑的老实巴交的老农民,不擅交际,不会巴结人。不过,踏踏实实过日子就好,大半辈子都过了,不是好好的吗?

少东只关心少华的婚事,什么时候迎娶建萍过门,自家又多一个生力军,过年都有气氛很多。建萍作为新的一员,已经得到姚家的公认。待大家聊邓启先告一段落后,少东便提起什么时候帮少华去提亲的事。

姚老爸也很上心,当即说:“你俩的生辰八字我已请人看过,没有什么不合的。现在离过年也很近了,要尽快办了。礼物我已经准备好,明天就去吧。”

“这么快!”少华还没有心理准备。刚回到家,总要缓一下吧。

姚老妈也觉得很多事情要做,早做准备好,催促少华要抓紧些。

俩老都这么说,少华自己也不懂,只好听从安排了。一想到明天正式向建萍父母提亲,内心就有些不安。虽然是同一条村,大家都很熟悉,但这样正儿八经地上门提亲,感觉还是不一样。既激动,又忐忑。少华脑海里拼命地想象,明天,建萍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是害羞,躲在房间里不出,还是坐在旁边听家长们说话?他很想知道建萍的反应,一想到她娇羞的样子,心中就柔情泛滥,莫名的感动。

夜已深,家里人已经睡下。少华还没有睡意。家乡的空气真新鲜,冷风吹来寒意,也涤荡了空气中的杂质,清新微冷,是过年的味道。要冷,才像过年。小时候,过年很冷,还会下雨,如烟似雾,一下就好几天。到处都是一片清新,竹木苍翠,寒冷中孕育着生机。或许,这就是新春的真正意义吧。辞旧迎新,播种新的希望。

现在人生快要迈进新的阶段,就像过年,是团圆节日,也是新征程的开始。少华很满意这样的安排,在过年结婚,喜上加喜,很应景。过年会下雨吗?好长一段时间没过年下雨了。如果下雨就好了。外面清新寒冷,家里温暖热闹,才更显温馨。若能摆上两盆洒金珊瑚在客厅里,或者年桔也行,金色斑斓,幸福美满的意境就出来了。

少华浮想联翩,憧憬着新的生活,人生的另一个风景。越想越温馨,幸福感盈满心间。窗外寒风呼啸,夜深人静,不免有些孤单。很快,这里又多一个新主人,长夜不再漫长,被窝更温暖,琐琐碎碎,想到的,都是幸福。此刻的少华已经沉浸在幸福之中,期盼着明天和建萍相见。

天还没亮,家里客厅的灯就亮了起来。姚老爸穿上大衣,搓了搓手,开始检查礼品,看有没有疏漏。香烟、白酒、茶叶、糖果……姚老爸一边清点一边喃喃自语。还差什么?姚老爸一时想不起,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就是觉得还有什么没带。

姚老妈见他着急的样子,笑他道:“昨晚就没有好好睡,起床了还在这里腾来腾去。”

姚老爸站定,示意她别吵,说:“你懂什么,这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怎么可以马虎呢?”

姚老妈也敛住了笑,正经道:“我看建萍也挺喜欢我们家少华的,这事一定能成。”

“我们家少华自然不差,人家的女儿也不错哦。关键是,手头有些紧,礼金……”姚老爸皱了皱眉,两个手指头作拿捏状。

姚老妈也为这事发愁,说:“太多就没有,几千块总是拿得出的。”

“人家培养一个女儿不容易,刚毕业就嫁给了少华,后面的弟弟妹妹怎么办?”

姚老妈一时语塞,闷闷不乐帮忙装东西进箩筐。好一会才说:“平时少华都有接济他们。结婚后也会帮助的。”

“我也是这么想,待会你也一起去,好说话点。”姚老妈和他想到了一块去,姚老爸心里还是没有底。

“不用我去了吧?你和少华去。中午还要在人家那里吃饭呢,太多人去,麻烦。”

姚老爸皱着眉,说:“你不去怎么行。我一个人,不好说话。”顿了顿,又说:“虽说结婚后也可以资助弟弟妹妹。但总比不了手里有钱踏实。”

姚老爸道出了一个现实,手中有钱心不慌,钱是一个人的底气。姚老妈沉默了一会,说:“好吧,我和你一起去。顺便把家里那对公鸡带上。”

“哦,对。我就说忘了还有什么没带,原来是鸡。”姚老爸轻拍额头,轻叹,人老了,不中用。

客厅里窸窸窣窣的声响,很快就把少华吵醒。可能太兴奋,睡不安稳,睁开眼一看,外面还是黑漆漆的。从枕头下摸出手表,才六点钟不到。“怎么这么早。”少华嘟囔了一句,转身又睡。

没多久,姚老妈就来敲门了,让他快点起床,吃完早餐就去提亲。少华伸出手,感受一下气温,又缩了回去,说:“这么早,人家还没起床吧。”

“农村人,哪个不早起?太迟去,人家出去买年货怎么办?办事要趁早。”

少华“哦”了一声,便没了声息。姚老妈等了一会,不见有动静,又开始催道:“快点起床,准备好出门也快七点了。”

少华只好起床,穿衣服。昨晚太晚睡,人还是慵懒的。今天去提亲,要正经点,少华特意拿出放在角落里的皮鞋,上面积了一层灰。擦皮鞋油,打蜡,不知不觉就到了六点半。姚老妈又催了他一次,才收拾好。

“出门办事,要谨慎点,拖拖拉拉的。”姚老爸见少华才下楼,数落了他几句。

早餐的时候,姚老妈又叮咛少华道:“待会林叔问你话,要会说话,嘴巴要甜点。”

少华低头喝粥,低声应了一声。不就是提个亲吗?怎么搞得这么紧张。少华心里嘀咕,不敢说什么。人生大事,自己不慌,就听安排吧。一想到很快就见到建萍,心里又充满期待。早早就登门提亲,够有诚意了吧。

一行人,墟墟冚冚的走进建萍家的院子,瞬间打破了林家的宁静。看到姚老爸挑着一担箩筐,建萍弟弟快步走进屋里,对父母道:“姚老爸……不,姐姐的家公来了。”

林父坐在厅里,见儿子一惊一乍的,责怪他大惊小怪,没点稳重。眼晴却往他身后看,果然见姚老爸夫妇带着少华进了院子。出来工作就是不同,脸上的稚气已经褪掉,身材颀长,面容青隽,眼神坚毅,令人欣慕的青年才俊形象。

林父心生欢喜,未待姚老爸到门前,便迎了上去。建萍的弟妹也围了上来,斟茶倒水,热情招呼。姚老妈连忙说:“自己来就行,大家都是隔离邻舍,不必这么客气。”

一番寒暄,大家坐定。姚老爸开始表明来意,说:“绍棠老弟,少华你是看着长大的,从小就和建萍一起读书。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现在他们俩情投意合,我们做家长的,就成全他们吧。今天我把少华带来了,正式向你们提亲。”

建萍父亲也很高兴,说:“年青人的事,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关键是他们喜欢。”

意思已经很明白,比预想的还顺利。一直躲在角落里的建萍听到双方家长的对话,心也明朗了,悄悄坐在了少华身边。

“姚老爸来提亲了,你的意思是怎样?同意吗?”见女儿出来,林绍棠问建萍的意见。

建萍脸红心跳,羞得开不了口。晓月又来凑热闹,冲她扮鬼脸。父亲的问话又不能不答!少华见状,主动说:“林叔叔,我和建萍是真心相爱,请你相信我们。”

姚老爸喜上眉梢,心里大赞儿子有担当。林绍棠也觉得这个女婿行,就该有男人的魄力,敢冲敢干。但他还是要征求女儿的意见,期待的眼光看向建萍。建萍看到父亲的眼神,明白他的意思,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低低地“嗯”了一声。

“那就好,既然你们俩情投意合,我们做父母的也不阻你们。希望你们俩以后能同甘共苦,白头偕老。”林绍棠也是个爽脆之人,立刻表了态。

皆大欢喜,屋厅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外面的冷风仿佛也停了下来,春意开始弥漫。门前的芒果树,花开满枝头,像一团活泼跳动的火苗。生活展现前所未有的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