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玄幻:是你们逼我称帝的 > 第一千零一章 天下皆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世间怎么会有这种人?

有情天道低头俯瞰人间,忍不住感慨出声。

他想要压胜云荒妖族便压胜云荒妖族,他想要压胜远古神灵便压胜远古,他自觉是禁忌便硬生生的“吃”出一条禁忌之路,让此方天地的规则秩序都形同虚设!

天外来客、方外之人,难道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

许久以后,有情天道从人间收回目光,望向跪伏在身后的四位半步禁忌存在的远古神灵,漠然问道:“降神阵准备得如何呢?”

有情天道脱胎于此方世界的天地意志,仍然要受到此方天地的规则束缚,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往人间。

降神阵虽然不是有情天道降临人间的唯一途径,却是最佳的途径。

借由降神阵去往人间,无论是厮杀,还是什么,有情天道都不会受到半点束缚。

血主恭声答道:“回禀大人,降神阵已经准备妥当,您随时可以去往人间。”

然后只见他犹豫一阵,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人,您真要以真身降临人间吗?”

有情天道嗯了一声。

血主不解说道:“天命之子尚且没有失败,那位人间帝王未必能笑到最后,您何必急着下界呢?据我所知,魏帝陆啓有一番针对您的谋划,倘若您去往人间,他便要将您留在人间,群起而攻之。”

“魏帝陆啓,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枭雄人物。”

魏帝陆啓一人独自享用两颗神灵道果,掌控着时间、空间这两种最恐怖的大道规则,其一身道行高深莫测,只怕已经胜过了万年前的时间帝尊和空间主宰,否则,雷尊、风神那等丧家之犬怎么敢跟着魏帝陆啓厮混?

“不过……”

有情天道话锋一转,轻笑说道:“万年之前,时间帝尊和空间主宰联手,都被一无所有的吾镇杀当场,神魂俱灭,而万年以后的今天,三千大道规则,其中九成九,都落在吾身上。那么吾问你,吾为何要忌惮于魏帝陆啓?”

不等血主回答,有情天道便自顾自说道:“魏帝陆啓和时间帝尊、空间主宰虽然模样不尽相同,但大道根袛如出一辙,也就不值得忌惮。吾可以镇压他一次,便能镇压他们两次、三次,十次百次,千次万次……”

有情天道要铲除远古神灵余孽,原因极其简单:

几只跳蚤总是在眼前晃悠,无论是谁,都会觉得碍眼,心烦时候就想碾死这些跳蚤。

说到这里,有情天道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唏嘘说道:“从前,吾从来没有将人间生灵放在眼里,毕竟大道桎梏就摆在那里,人间生灵的前路实在有限。然而,吾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天地间竟然出了一个不可以常理夺之的怪物。那位人间帝王达成的成就,无一例外,都在吾的预料之外。说句实在话,这是自吾诞生以来,第一次生出惶恐不安的情绪来。”

血主等四位远古神灵豁然抬头,望着有情天道,纷纷流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追随有情天道数万载岁月,他们最是清楚有情天道的可怕,要知道,当年时间帝尊、空间主宰和数位禁忌存在,都不曾在有情天道心里激荡起一圈涟漪,而现在,仅是那位昭武皇帝一人就让有情天道生出惶恐的情绪来,这让怎么相信,怎么敢相信?

然而,有情天道并不在乎血主等远古神灵的表情,似是自言自语,“天命之子,天地气运在身,得尽天时地利人和,便是吾都极难撼动于他,本该是一世称尊的帝相。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那位人间帝王自证禁忌,超脱此方天地大道规则秩序以外,纵然帝无有天命在身,胜算也渺茫了。”

有情天道面色渐渐凝重起来,沉声说道:“帝无输了,倒也没所谓,但吾就怕那位人间帝王突发奇想,大道向前,超脱于禁忌之上。”

禁忌之上,那是连他都没有触及的境界,甚至,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毋庸置疑,一旦那位人间帝王超脱于禁忌之上,莫说是他,便是此方世界的天地意志、大道规则都要匍匐在那位人间帝王的脚下。

不等那位人间帝王登天而来,有情天道便主动去往人间,便是要将这一可能扼杀在摇篮中。

…………

“朕总算是吃饱了!”

随着那位昭武皇帝话音落下,其身后蓦然升起一道巍峨不可观的法相虚影。

一位黑衫握剑帝王,与那位昭武皇帝作一般容颜,在天看地,目之所及,皆是疆土。

这座法相明明虚幻,却显得凝实无比,好似真实存在。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先是那位昭武皇帝的面容渐渐模糊、身躯渐渐浅淡,好似化作一团氤氲的雾气,随着云风散落于整座天地。

然后,天地之间蓦然有一场磅礴大雨,每一滴雨水都充斥着天地最为精纯的灵气,霹雳啪嗒落地,滋养着大地。刹那之间,枯木抽新芽,荒山作青丘,整座天地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花草树木都以一种极其野蛮的姿态疯狂生长。

天下皆春。

那位昭武皇帝像一只饕餮巨兽在人间只吃不吐,吞咽无数杀意,却在这一刻,还以两座天下数之不尽的道韵福瑞。

可以预见,不久以后,此方天地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璀璨大势,天才妖孽,飞舸争渡。

“陛下千秋!”

大魏铁骑军帐,百万军卒再次挥戈成林,然后单膝跪地,向那位昭武皇帝献上忠诚。

这场大雨其实有亲疏之分,那些灵气最精纯的雨水只落在两处地方,一处是大魏铁骑军帐,一处是东荒大魏旧土。

“陛下千秋!”

然后是其余的修士、百姓,五体投地,山呼千秋万载,便是雷尊、风神这等远古神灵,都承受不住那位昭武皇帝审究的目光,双膝落地,不敢抬头。

山岳渡船之上,魏帝陆啓拍手称绝,“帝与皇,概莫如此!”

大魏帝都,某位负责编纂昭武皇帝本纪的年轻史官后恍然回神,真要笔走龙蛇,将这一幕记录在册,留于后人神往。

然而,等他翻开书页,却发现曾经的笔墨都已经淡去,任他如何落笔,都写不出一个字来。

与此同时,两座天下所有关于那位昭武皇帝的文字、书籍都成了空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