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月说省钱,省钱,结果还是花了不少钱,现在月中旬已经花了2600了。

然后下个月的话想搞一下电商,我朋友一人先拿出个一两千来玩一下,我就是三四千的起始资金也还可以了,看一下品类,看能不能搞。

稳定下来,一个人能分个两三千一个月3也满足了。

到时候看吧,我总感觉成功的几率比较小。主要是前期的事情很多,很繁琐,可能没有想象的好搞。反正试一下,看看。

其实跑市场或者说跑业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但是你没有业绩,你迟早会被炒的,就像这个吕总昨天也跟我说,他没有说他们过的不好,天天在那喝茶聊天,一坐一天,但是他不想这样做,于是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然后慢慢往上爬,成主管,成经理,甚至后面自己利用这些资源开了批发店,然后后面自己再开个超市,然后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当然回过头看,可能他很多朋友也还在跑业务,没有说跑业务不好的意思,只是说这样的人生是否是你想要的?

我是重新买个手机支架和两条长裤才行,这太不方便了,我手机现在烂的不适合我,那个摩托车一直用手摸着。我的那个手机是这样说,也不舒服,而且有危险,骑车的时候,那个头盔被装修了都不敢拿出来,生怕下一秒手机没了。

然后长裤也是,太晒了这。

哎,骑车真他妈危险。

这lovemaxx办公室真的像名创。。。除了没研发,感觉零售业模式都差不多。

物流老是出错,难顶。

一上午基本都在对面终端办公室处理,中午还在他那边蹭了顿员工工作餐,感觉也不错。

要是自己会越南语在这边当个区域经理应该也蛮不错的。。

卧槽,国内中秋国庆八天连假,真够爽的。

没有经销商,这种小店跑死你都跑不出来,只有想办法把那创造80%的生意的那20%的人抓好才行。

包括这几天领导也一直在问那个经销商意思说跟我再去一趟,我也约了几次,人家都说在忙,没空,要么就直接没回了。

为什么嘛?就是人家体量大呀,不然的话谁跟你这样追呀?

一个顶普通小商贩100个,你说嘛,这精力和产出投出比。

眼睛里老是进沙子啊,兄弟们难受的很,以前看朋友戴个眼镜,我还说他这样是不是吹不到,结果后面发现还是吹的到,而且戴眼镜还更难受了。

好家伙,这甜品店一下子就爆满了,我来的时候一个人没有来,坐下不到10分钟,门口摩托车都停不下,一下子十几个人了,不过它价格确实也还可以,才,别家基本上都要3万,料给的也实在,味道也还可以,标准的居民店,可以蛮好的。

这起点发神经。。。能充钱不能用,我ritm。

国内大学中国人确实多在他小卖部待一会,发现10个里面最起码5个都是中国的,剩下的可能也都能讲几句,只是可能有口音,他前身本身应该叫做河内外国语言大学之类的。

然后这边确实还不如我原来高中感觉包括他一些基建也比较落后,传统的黑板,然后凳子的话也是比较那种,怎么说呢?怪怪的,我上课的年龄分布的也比较广,反正整体的今年还是比较开放的,它也是没有任何限制就能自由进出上课的,老师,哦,不对,应该说学生都有三四十的。

然后今天去他们那种中国餐饮里面,跟他们那个兼职员工聊了一下,之前就认识了,只能说是聊的更久一点,刚好不是饭点嘛,比较空,主要就是聊一下怎么认识朋友,其实他们说的有道理,但要不要听还是看你自己,因为他们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但实际上我看视频很多中国人他上来就加了,上来就加好友,怎么样的都一样,在靠后面皮和量大的基础上一样能够认识很多人,如果我按他们的说法,其实不一定能够认识很多人,包括现在我基本上就没认识几个,男的女的都没几个,还真是挺惨的,来个差不多两个月了,就一个朋友。

为了跟他聊聊完回去的路上突然想到了他干一天12个小时,24万的越南盾相当于10美元。

真的不是说可悲不可悲,而是说这个换算过来感到有点夸张。

确实感觉不应该,但数据就反正是包括我的这个劳动力也是这样,只是说没那么夸张,但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在香港,在澳门,在这个土澳。

都出国了,为什么不能去这些地方打工呢?还拿着跟国内差不多的工资,干的更多更累的活。

我自己也未尝不是没有发生改变的那个人,本质上我也是25万。

还有一点就是我看那个房贷30年人生嘛,一个小视频,包括我在知乎啊和一些其他的视频宣导下,其实我本人是不偏向于买房的,但是父母他怎么说呢?他们有自己的顾虑,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之前说的,如果单从居住的角度上租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考虑到一些更加稳定的生活状态,就跟买车一个道理了,我感觉一个所有钱嘛,然后还有一些面子啊,一些家庭观念等等的想法,会限制着自己社会的认可,等等。

可能未来我的想法也会变,但目前来说我是真不感觉。就是用二三十年的青春去还清一个房子的费用是值得肯定的,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吧,太累了,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