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天罡地契金刚伏魔手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湘西苗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任启以探亲的名义回到江州。他身边只带两个人——上官箐与彭康琪。

苏任启久别江州,此时回到这里。这座城池的百姓生活节奏跟以前变化不大。一却似乎还是苏任启熟悉的样子。这一点并没有引起他过多的关注。他此行的目的地本也并非在此,而是三百余里外江州与湘西交界附近的苏卢镇或者……

苏任启入住客栈不久,外面便有人来寻他。那人戴着斗笠,他前来交给苏任启一便签。他一句话也没说便离开了。

上官箐从对方举止及神态一眼便能认出——刚刚来找苏任启的人其实是郑宽。她不知道对方怎么会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而且,他为何举止神秘生怕他人知道他的行踪。虽然,她知道郑宽整天为苏任启搞来诸多情报,但是之前的他从未如此谨慎隐藏自己的样貌和身份。

上官箐与苏任启已经相处几年。她知道他的官做的越大与皇帝的联系越紧密,身上的秘密就会越多。甚至可以说,在公门的身份上的许多事情已经不是她作为一个亲属可以过问得了的了。这一点上官箐自己也明白。北伐归来后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在于成志身边办事,而苏任启入太学堂当太子的老师。出于对他能力肯定和信任,他时常被皇帝叫去上早朝参与许多朝廷重大决策。在这里,当她看到扮作路人的郑宽与苏任启接触便知道江州一行绝不会单单是回去看看他老家这么简单了。

彭康琪在上官箐身旁,她与郑宽见面的机会不多,所以她认不出对方身份。上官箐看出来她对这事儿一点也并不上心。她心想:小彭的江湖阅历还是太少心思太单纯了。正如,自京城一路走来,她看起来有点离开笼子的小鸟一般欢跃。她的眼中只有两样东西:沿途的风景和苏任启。她是个明眼人,怎会看不出小彭喜欢她们家的阿信。有时候,他们俩人的表现实在是太腻歪了。要是换作以前的上官箐见到别的女孩对苏任启太好她多少都会吃醋,但是现在家大业大自己倒想多要个帮手。小彭为人还是不错的,与自己性格合得来。她江湖出身,其父又是武林大名鼎鼎的前辈。该说不说,她从西北跟过来才几个月时间肤色变白了。在她与萱姐帮忙打扮收拾下竟然出落成一个大美女!

“哎,阿箐愣啥呢?”苏任启问道。

“呃,没什么,我只是见回到江州有点想家了。”上官箐说道。

“嘿,你说谎话了;别人不了解你,我还能不知道自己媳妇想啥吗?郑宽的事情你们不用多问,过两天就知道了。”苏任启说道。

“那我们现在有什么要做的吗?”彭康琪问道。

“我们先吃饭,然后阿箐出去买一些防瘴气、毒虫的解药;我呢,上楼客房写东西。”苏任启说道。

“防瘴气、毒虫的解药?”上官箐问道。

“是的,要足够我们仨人使用的量。”苏任启说道。

“哦,那好吧。”上官箐说道。

“那个呃…箐姐有活干,我有什么要做的吗?”彭康琪问道。

苏任启瞟一眼彭康琪。

“你一个帮手不去跟着阿箐问啥屁话?”苏任启说道。

“要不让你拿把梳子保在我身边随时帮我梳理头发,我保证既便这样你每天同样得到工钱行不?”苏任启继续说道。

“就这个?拿把梳子?随时帮你梳头?……嘻嘻你好颠,我好喜欢……哈哈……”彭康琪大笑道。

“嘻嘻……真受不了你们俩。”上官箐也笑道。

*****************************

两天后,苏任启、上官箐和彭康琪来到了一个叫作沅邑的小镇。沅邑位于江州西南部,距离江州三百里。它已经不是江州管辖之外,而是湘西苗族生活的领地。这块领地往西一直沿伸数百里到黔东南。这里深山密林一路上难得见到一处汉族人家。苏任启过来时两次被当地苗族人盘查。幸好,他身上带有不少银票、黄金。他便以购买银器、熏肉商人的身份得以通过检查。

晌午时分,苏任启等几人走在沅邑的街道上。他们的服饰异于当苗族人的穿着打扮。他们不时被路过身边的苗族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

“阿信,你不是要回老家吗?怎么来到了苗族人聚集之地了?这里偏离苏卢镇估计都近百里了吧。”上官箐说道。

“是要回老家的,只是先拐过来办件事再回去。”苏任启说道。

“什么事情?嘴吧这么紧半路都不肯透露一些给我们知晓?”上官箐问道。

“这人多眼杂,迟些再告诉你;你当下身心放自然些,就当是过来游玩的好了。”苏任启说道。

“不能说还是不想说?这里能有什么让你神神叨叨的。”上官箐说道。

“能说,到了这就可以。”苏任启说道。

“什么?不神秘啊箐姐!我见过路的苗家人衣服颜色差不多,但边饰花色却各有不同,而且他们身上都挂有工艺精巧的银饰品有意思得很呢。”彭康琪说道。

“他们表面看起来是穿金戴银;由于生产力低下于,当地多数时候女人靠种植和织布;男人靠上山打猎为生;所以说,整个苗疆的百姓过得普遍很苦;你们看他们的身材和面色就知道了。”苏任启说道。

“这些女子身上佩戴诸多银饰品,我还以为她们都很富有呢。”彭康琪说道。

“地方民族的信仰不同而,那些可能是她们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她们是什么也不会轻易卖掉的;你可不要对他们的服饰和穿带指指点点,人家以为你对他们不敬,说不定引起误会。”苏任启说道。

“不至于吧,我见他们相互之间都很友善的样子。”彭康琪说道。

“那是在他们民族内部,他们之间很友好团结;事实上,这里民风彪悍,这一点当他们与外族人起冲突时你就知道他们有多厉害了;远的不说,就拿去年大附马率领三万多朝廷精下来攻打西珑苗寨,反被五千余苗家子弟兵打败。”苏任启说道。

“西珑?离这不远是吧?终于知道你这鬼来这干什么了。”上官箐说道。

“这里面附近都是深山密林,低洼地里瘴气气重,而且各种毒虫猛兽甚多,若无防备难怪朝廷的军队会输。”上官箐继续说道。

“朝廷军队会输,你以为只是因低洼之地的瘴气吗?在苗疆人们用硫磺、腐草和骨粉等也能人工制造瘴气,倘若在瘴气中加入剧毒之物,那它的杀伤面积更大收效更快。”苏任启说道。

“难怪在江州,你就让我们早早做好防备。”上官箐说道。

彭康琪凑到苏任启的耳旁。

“也就是说你这次来就是来对付他们的吗?”彭康琪问道。

“我是来了解苗民的,你不见我一路都在观察吗?不过,如果有机会可以的话,与他们谈谈也无妨;毕竟现在是小规模冲突没有真正翻脸,许多矛盾还能通过谈话解决,最终达成有利于对方的共识。”苏任启说道。

“可是我们这样象个普通商人一般过来,怎么才能见到他们的大人物呢。”彭康琪说道。

“所以说,我这次的目的主要以看为主,实在不行回去之后再想对策。”苏任启说道。

“还在忽悠人,小彭不了解你,我还能不了解你?你身上必有皇帝秘密受权来此达成某些谈判的指示。”上官箐说道。

“快说,你什么时候接的差事?要老实交代,是不是与上次郑宽找你有关?”上官箐继续说道。

“现在是晌午了,咱们先去馆子尝一餐苗家特色饭莱,边吃边聊。”苏任启说道。

“那边正好有就前面那家了,走吧。”上官箐说道。

苏任启等三人走进一定酒楼。他们在一处各落坐下。苏任启点了几道苗家人特色菜。

店小二走了。

上官箐望着苏任启。等到苏任启与她对视时,她下巴有意抬了一下。

“什么意思?”苏任启问道。

“接方才的话,你什么时与陛下接的差事?”上官箐问道。

“严格地说我是被皇帝与杜宰相算计了一把。”苏任启说道。

“怎么说?”上官箐问道。

“上次你们俩不在家,老杜来找我;开始时我还以为他只是单纯地来向我透露北伐封赏一事;其实不然,当他特意提到我回老家一趟事的时候,便知道他来找我其实另有目的,只是这老家伙不明说;他暗地里还不是想让我自己向圣上提出来而已。”苏任启说道。

“那他们为什么不能明说?”上官箐问道。

“所以说你这种人只适合做一名武官;以你的性格根本无法胜任一方父母官,哪怕只一个小小的县令其琐事太多就能累死你;相比之下,适合当官特别是适合当大官之人一个暗示就能把一件让人给接手了;他们甚至能让对方自己主动心甘情愿把活接过来。”苏任启说道。

“好吧,我脑子真是一头雾水了;你还是与我讲讲吧否则我死不瞑目。”上官箐无奈说道。

嘻嘻……

彭康琪笑了起来。

“箐姐,你真逗。”彭康琪说道。

“妹妹你是不知道,跟这货说话有时挺烧脑子,还不如痛痛快快打一架。”上官箐说道。

“真拿你没办法,都说给你听好了。”苏任启说道。

“苏大侠说,快说,往死里说,好解救民女于水火挽大厦于将倾。”上官箐说道。

“嘻嘻…箐姐,我爱你哈哈……”彭康琪笑道。

“恶心人听好,杜老先透露封赏一事再着我回老家好好看看,他知道苏卢镇与苗疆接壤,自大附马兵败后,苗家人的问题得得不到解决,因此附近不时有苗汉两族人、苗民与地方衙门之间产生冲突;这冲突伴随有愈演愈烈趋势;朝廷再不派人下来妥善处理,矛盾定会朝不可控方向发展。”苏任启说道。

“我只问,为什么该是你来。”上官箐说道。

“因为我是这里的人,对这里情况了解;这是一顶苦差事,别人没把握也不愿意来。”苏任启说道。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上次西珑一战,朝廷出兵可以说名不正言不顺;在这里有些东西是别人千年习俗岂是外人想管就能管的?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也要灵活运用,不能一味地打压少数民族;皇帝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早些时候做得有点失误了;他知道别的大臣没把握,也不愿意来;而我刚从北方回来,又不好频频委派;于是他与杜老心生一计让我自己去讨任务去。”苏任启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明白,清楚,腊肉好吃,其他菜味道也不错。”上官箐说道。

“嘻嘻…箐姐你又来了。”彭康琪笑道。

苏任启刚想往下讲。此时,门口飞进来一个人。他的身体是倒着飞进来的。随后,他整个人砸到堂内一张桌子上“啪”的一声把桌子压塌了。他一时疼痛站不起来,只能躺在地上呻吟。苏任启定眼一看对方衣着是汉族人打扮的中年人。

同时,门口那边闯进来七八个青年人。为首的青年手拿鬼头大砍刀。此刻刀已经出鞘,他进来后不容分说便向方才飞进来此刻躺在地上的人砍去。

躺在地上的男子无力抵抗,眼看小命即刻死于刀下。苏任启及时出手,他手上的筷子在右手挥动下离指而出去直奔对面砍下来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