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五六八章 反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渊阁的气氛很压抑。

隆庆青着脸高坐,在他面前,一边站着的是绯袍的陈洪、冯保等司礼监的内官,另一边站着的是同样绯袍的高拱、王言等阁臣,以及胡宗宪这般的六部九卿的主事。

场中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将目光落在了王言的身上。

而王言则是恭谨的站在那里,双手拢在袖子中,眼观鼻鼻观心,无聊的看着地砖上的脚印……

陈洪左看右看,眼珠子滴溜转,同高拱对视了一眼之后,突然开口。

“王言!你要造反吗?”

“陈公公此话何意啊?”王言很不理解的看了过去,随即对隆庆拱手,“陛下,天下人都说臣是大明的功臣,臣也认为如今的大明有许多臣的心血,是臣被袭杀五十余次拿命换来的,没有人比臣更忠诚于大明。陈公公说臣要造反,陛下可得给臣做主啊。”

“王言,你还在信口雌黄。外面那么多的学子,还有官吏,尤其是顺天府衙、大兴县衙的官吏,他们都跟着围堵皇城,还不都是你指使的?还说你不是造反?”

“那可真是冤枉啊。不能说我做过顺天府治中,做过大兴知县,就说那些人是我指使的。非要说的话,我倒是觉得这些人是深明大义,是聚集起来为国除贼。现在看来,陈公公这么急着跳出来也是不想让我大明更好。你祸乱内庭,蒙蔽圣听,罪该万死。陛下,臣请杀陈洪!”

“好了!”

隆庆不耐,重重的用力拍着椅子的扶手,“这个时候说这些有什么用?现在是要拿出一个办法来,让皇城外的那些人赶紧散了。”

“主子,奴婢觉得可以调派厂卫的人出去,狠狠抽他们的鞭子,一准儿就抽散了。”陈洪积极建言献策。

“不可啊,陛下!若果真如此行事,后人如何看我等,如何看陛下啊?”

这种一听就昏庸的做法,立马便有人反驳了。而且说实在的,隆庆的威严,不足以让他实行这种抽鞭子。他真敢抽,搞不好都得让人来个清君侧。

那是抽的外面的学子吗?那是抽的官老爷们的脸面。叫个皇帝就敢抽他们的鞭子,那像话吗?必须得让皇帝清楚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

哪怕现在这时候,很明显的就是王言在背后动手脚,那也不可以这么干,这是动摇统治力的事情。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着各种的不成样子的馊主意,让隆庆的脸更青了。

他都急的从西苑跑出来了,结果到了这边,他的好臣子们跟着说上群口相声了。搞事情的王言就那么盯着地板看,被搞的高拱双目无神的盯着面前的虚空……

嗡嗡了许久之后,高拱终于说话了:“陛下,臣年岁确实大了,老眼昏花不堪任事,臣请乞骸骨,回乡安老。”

“高卿……”

“陛下无须多言,到了这个时候,臣不走也不行了。”高拱说道,“不过内阁不能无人任事,王言到底年岁浅。张居正在家守孝已有一年半,而今正是用人之际,臣请陛下让张居正提前回乡。”

“我大明孝治天下,此乃为人子之大礼,岂能如此无视?大明如此多的官员,难道别人都不能做事,非得让他张居正来吗?”

“陛下!”高拱一脸的痛心疾首,看向隆庆的目光中写满了‘我是为你好’。

隆庆也知道,这时候确实是为他好。眼下王言的反击,已经充分说明了王言的态度,隆庆也认识到了,今后他的任务就是要把王言给压下去,干掉了王言,他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他看向了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的王言:“王卿,陈卿,你们的意见呢?”

陈以勤左看右看,随即拱了拱手:“陛下,张居正也是老成持重,素有良谋,而今我大明虽然四海升平,日益富强,然则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越说如此,便越要严阵以待。张居正能担大任,做大事。老臣以为高阁老的提议,正当其时。”

“王卿?”隆庆又一次点了王言的名。

王言也是拱了拱手:“陛下,当务之急是加紧平息今日之事。高拱用心险恶,其心可诛,这个时候了,还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没了他,没了臣,没了张居正,没了陈以勤,这大明就完了吗?

真要说中流砥柱,臣以为当朝无人比得过胡宗宪。平倭、平东南、灭鞑子、逐瓦剌,经略辽东、西域,皆是影响百年的大功。常人得其一,已是难得,胡宗宪一身转战南北,更非常人。更是改革了我大明军队,使我军力更甚往昔,寰宇无敌。

正所谓激流方显本色,这许多年过来,臣不知张居正有甚么功劳,能当得陈阁老如此评论。老成持重,有胡宗宪老成么?担大任,做大事,有胡宗宪担的任大,做的事大么?”

高拱转头瞪着王言,喝道:“那就让胡宗宪入阁,张居正也要回来!”

王言瞥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高阁老,都乞骸骨了,就别操那么多的心了。想要安老,就得少管跟自己没关系的事儿,操心太多,劳神费力,死的就快了。

哎,我等都百年以后,后人看着史书上的记载,说高阁老回乡不久便郁郁而终,还以为是我王某人派人下的手呢,那可真是冤过窦娥了。也不知道王某为了大明被袭杀五十余次,下毒、甲士强杀、当街刺杀,甚至还他娘的培训女人送到府上来,在床第之间下手,狗日的……”

说着说着,王言好像把自己都说生气了,当堂咆哮,念叨着这些年的不容易,就差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但很可惜,在场的都是一群没有同理心的自私的权力怪兽,他们对于王言的遭遇没有丝毫的同情,或许心里更多想的是怎么五十多次了还不死呢。他们静静的看着王言的表演。

王言是一个尽职的人,哪怕没有人捧场,他也真的絮絮叨叨的念叨完了。

已经满头黑线的隆庆,听完了还得做做样子,感叹王言为了大明真是鞠躬尽瘁,用命在践行让大明更加伟大的目标,真是可歌可泣。

而后他说道:“高卿所言还是有道理的,不论是胡宗宪还是张居正,都是我大明栋梁。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既如此,就按高卿所说的办。王卿,陈卿?”

陈以勤当然是同意了,他就是支持隆庆的么。

说起来他还得感谢王言呢,若是没有王言当靶子,老小子早被高拱踢出去了。当然高拱更要感谢,还是先前所说的,若是没有王言,高拱这会儿坟头草都三尺高了,可惜高拱不知道,也不懂感恩……

陈以勤同意与否不重要,所有人都知道,隆庆问的是王言。

于是王言很给面子的拱手:“内阁是陛下的内阁,我等都是陛下的臣子,自然全凭陛下做主。”

“那就这么定了。”隆庆疲惫的挥了挥手,“拟旨吧……”

于是很快的,新鲜的圣旨出炉,传旨太监到皇城门口宣旨。

听了圣旨的内容,知道高拱请辞回乡了,外面的学子以及基层官吏都高呼陛下圣明,对着城里磕头,而后就散去了。

但是这件事情的影响还没完,王言还要扩大战果么。斗倒了高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将让高拱可以肆无忌惮的力量给打下去。目标也很明显,就是北方的那些大户。

哪怕北方大户已经被处理过几轮了,也仍旧有着不小的力量。而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不是王言直接处理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一场直接的,斩草除根的大清理。哪怕是先前王言又一次的来了一遍大清查,也没能改变这一点。

毕竟事儿是下边的人办的么,虽然确实牵出了一些人,但也仅仅是应付事儿的。主要还是海瑞办事儿,巡查的时候办了不少人。

当然大清查也不是白查的,他们也都知道王言要动真格的了,不把藏起来的土地人口报上去,王言是真要大开杀戒了。所以第二次大清查是成功的,肯定还是有瞒报的,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是正经种地,正经纳税,比投献大户要上缴的份子还要少。百姓不是傻子,消息也在流通,这些藏起来的土地、人口,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的也就都回来了……

但是中原大户们不服啊,他们从地里赚到的少了,从区域的人口身上剥削的收入也少了,经商做买卖的收入也少了。王言近年还改了盐,整了漕运,影响相当重大。

与之相对的,是一大批的工厂主资本家在大赚,是东南大户经营海贸赚的盆满钵满,是蓟辽地区的大户拿下了草原、辽东的大部分收益。

中原大户们眼看着却插不进手,当然要反抗,要表示他们的不满,要争取他们的利益。于是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裹挟着他们能影响到的人,来针对王言。

这样的人多了,大家一联结,也就形成了一股大势,一股名为‘倒王’的势力也就向王言笼罩过来。

如此再加上王言近几年不再隐藏,开始逐渐的揽权,哪怕是给钱再痛快,也终于还是让隆庆有危机感了。隆庆环顾大明,情况简直不要太好,没了王言也能升平,也有钱花,那当然是要将王言踢开嘛……

但王言又不是等死的人,不可能束手就擒,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这么出现了,大家便就开始互相研究起来。

目前来看,是王言先拔了头筹。

高拱下去以后,王言对中原大户挥起了屠刀。也不算屠刀,毕竟他用的是法律,都让大户们去给大明做贡献了。

上上下下的一大堆的官员被牵连,人事调动频繁且激烈。王言也不怕反噬,一口气直接换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

开始的时候隆庆还是很激烈的反对的,但是之后王言手下的人都安排的差不多了,又开始用上了他们的人,那自然也就不反对了。

当然也不全是投靠了谁的,哪有那么多人可以投靠啊。更多的,其实还是贪不明白银子,拍不明白马屁,办事儿也马马虎虎的人。

王言大量的提拔了这类人,给了他们施展的机会。对于想办事儿,能办事儿的人,他向来都是宽容的。

能办事儿,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实用主义,代表有良心。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容易认同王言的执政方略的。只是以前他们想投靠都没门罢了。

现在王言给他们机会了,做的好就能上位,他自然也也就扩张了势力……

至于说王言给政治斗争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鼓动人出来游行,以此来逼迫对手妥协的方式,那就无所谓了。

真以为把人鼓动起来游行那么容易呢,尤其是那些人都是学子和基层官吏。这些人都是王言的狂热支持者,他们都在王言这里得到了好处。哪怕没有好处的学子,他们所学也是王言的学说。

王言现在都混到内阁了,又怎么可能影响不了学问这一块呢。官府考什么,下边的学子们就要钻研什么。很不巧,他这些年对选官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加重……

哪怕排除了这些,他也不怕对手组织这些人游行来反对他。

还是那句话,他除了贪财好色没有别的毛病,绝对是一心一意的为了大明更加伟大奋斗,在已经随着又一次的针对中原大户而招来的更加疯狂的袭杀,使得王言被袭杀的次数突破了六十次的绝对忠诚的明证之下,没有人可以否定他。

有人游行,他都敢直接单枪匹马的出去,当着众人的面跟反对他的人来一场大辩论。他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你真问心无愧么?”

文渊阁之中,面对张居正的发问,王言毫不犹豫的点头:“我再说一遍,没有人比我更忠诚于大明,我在用我的生命,全心全意的为大明而奋斗,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六十六这个数字很不错,是我最新被袭杀的次数。老张啊,你说说我有什么愧?”

“非要如此吗?”

“老胡啊,你听听,这话说的多无耻啊。明明是你们针对我,不想让我活,说的好像是我不依不饶一样。你回来干什么的?不就是奔着弄死我来的?假惺惺的,好像你多正义一样,忒没劲。”

王言甩过去一本奏疏,“下边有人参陈洪和冯保,这两人有些不像话了,在外面买着大宅子,养着女人也就算了,还私自在外面杖杀了偷情的女人,这事儿可说不过去了。我大明还有没有法律了?简直无法无天!老张,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处理啊?”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