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秦时乱九歌 > 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事一定要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一十二章 行事一定要硬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相邦大人请留步!”

府邸门口,姬羽“握住”吕不韦手腕,还对人家说出这样的话。

当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前世某位吟诗大导见了,都直呼人不能这么无耻!

“相信不日便会再见!”吕不韦缓缓笑道。

事已至此,被拖下水已成定局,不管如何狡辩,划清界线,那些人只会相信他与韩国使臣勾搭在一起。

秦国上下的目光,终将转到解决两国纷争一事。

他也能借此间隙,大大喘口气。

而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尾巴,见到双方相谈盛欢的样子,皆是认为达成不可告人的秘密,纷纷回去向背后主子禀报。

情况确实如姬羽所料,再踏进吕不韦府邸时,各方势力就已经坐不住,管不着二者之间商谈什么,都不约而同朝着一个方向而去,那便是咸阳宫。

倘若言之前是攘外必先安内,而此时恰恰相反,先攘外,其次安内。

意识到不能让两方继续勾搭在一起,否则变数发生,想扳倒吕不韦就更难。

如此便只能尽快解决秦韩两国纷争,把姬羽一行人送离秦国,在调转枪头针对吕不韦。

而要说各方势力谁反应最大,当属昌平君熊启。

......

“啪!”

狠狠一掌拍打在木案上,疼痛不能消其怒气,脸色更是阴沉如水。

“他怎么敢!”

“竟和那个老匹夫勾搭在一起!”昌平君低喝道。

对吕不韦是绝对敌视,更是视其为掌权路上最大的敌人。

只因楚系一脉的势力处处受吕不韦压制,若非有华阳太后撑腰,怕是日子更加难过。

可如今精心挑选的棋子,还没招入手中,就主动跑到敌人那边去。

这不是在打他脸吗?

焉能不怒?

得亏姬羽还不知他心中谋划,要是知晓从未见面就被定为一枚受人掌控的棋子,以前者腹黑脾气,绝对要“问候”一波回去。

“咳咳!”一旁侠魁田光假意咳嗽一声。

经这一提醒,昌平君意识到自己过于失态,连忙压下情绪,平复心情,拱手致歉道:“田兄见谅!

隐忍多年,人已将老,终见曙光,却不想....因一人而产生变数,内心实有不甘,才性情些许。”

“能理解,但为今之计该当如何?”

闻言,昌平君微微沉凝,皱眉冷声道:“计划看来得提前。”

......

驿馆内。

姬羽二人刚从吕府返回,屁股还没坐热,驿馆这边就传来王令,言秦王明日会在百官面前接见他们。

“这些人果然坐不住!”

“良在此恭喜允羡兄智破困境!”

全程跟随在后者身边,亲眼见识到这个令他束手无策的困境被姬羽巧妙破解,内心佩服之至,亦在此事中获益良多。

但让他疑惑的是,在姬羽脸上看不到任何喜意,反而格外严肃凝重。

“你.....?”

不待他说完,姬羽无奈摆手,微叹道:“这不过是出使任务中一个小麻烦,眼下真正的困境才开始。

我虽有信心完成出使任务,可羸弱的韩国在秦国面前商谈议和之事,终归是吃亏的。”

弱国无话语权,放在这个时代,同样适用。

没办法,人家比你强,这就是硬道理。

明日朝会,还不知要被多少人刁难,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张良意识到自己被眼前蝇头小胜给乱了心境,歉意地开口:“允羡兄未雨绸缪,良惭愧!”

“惭愧什么,解决麻烦本就值得高兴。”姬羽宽慰道。

岂料,张良忽然来了一句,“额....其实我心里没觉得惭愧!”

姬羽脸色一滞,以肉眼可见速度泛红,难以分辨是被气的还是憋的,连带呼吸都粗促几分。

心中不停默念,“都是自己懒造成的.....。”而对某人的怨念也越来越深。

最后无奈地望向他那忍俊不禁的表情,伸手搭在其肩膀上,心平气和地劝道:“以后离韩非那货远点,不然以后我要揍的人得多一个。”

说完,手掌暗暗使劲,脸上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嘶!”

张良倒吸口凉气,感觉肩膀被万顷之力钳住,不能动弹分毫,连忙“乖巧”地点着脑袋。

此刻十分后悔,就不该听信韩非谗言,说什么姬羽来咸阳一趟,竟然不去看望,连酒都不带。

扛不住韩非央求,单纯善良的他上当受骗,导致遭此“横祸”。

觉得姬羽所言是对的,今后有必要离韩非远点。

连忙转移话题,笑吟吟恭维道:“看允羡兄胸有成竹的样子,想必是早有应对明日朝会的对策?”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长久在韩非和姬羽两人身边熏陶下,早已习得这一式本领。

只是脸皮太薄,不能轻易示人。

姬羽白了他一眼,无奈接受这记马屁,当即松开他肩膀。

一番玩笑过后,正色回答道:“八个字概括!”

“哪八个字?”

“装腔作势,狐假虎威!”

“那底气何在?”张良疑惑道。

在如何想装腔作势,狐假虎威,总得有一丝底气在心中,否则很容易被一下戳穿。

忽然,眼睛一亮,好似想到什么,问道:“你想把此次胜果,以及手中筹码,作为支撑的底气?”

闻言,姬羽摇了摇头,否认道:“蔷城一战,秦军之所以失败,在与双方兵力悬殊,加上那本就一场阴谋,战败是注定的事。

至于绳池,那只能作为添头,用来修饰秦国颜面,决定不了议和成败。”

“所以....?”

“自然是断定秦国不会出兵。”姬羽自信道。

没有直接言明,相信以张良的聪慧,能想通其中缘由。

既然答应张相国,带他出来历练,增长见识,自然要言传身教。

而张良也确实没让人失望,抬头看向姬羽,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嬴政刚刚亲政掌权,嫪毐造反的余波还在,而且朝堂君臣都在针对吕不韦。

权利正在更迭,朝堂不可避免陷入动荡。

这个时候,除非有他国来犯,否则绝不可能出兵。

而一旦欲兴兵戈之事,不仅诸多人会阻扰,且在他们眼里,王座上的人是不合格的。

不得不说,允羡兄你计划最后一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