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9年春节过后,杜蔚国就消失了。
他彻底隐没在公众的视野之中,直到1979年新年,足足十年时间,他都没再露过面,至少没在普通人面前现身。
仿佛那个人曾经搅动天下风云的煞神,只是个传说,从未真实存在过。
不仅杜蔚国杳无音讯,就连煞神众的行踪也变得十分低调,鲜少出来活跃,不再像以往那样,动辄就大杀四方。
不过,煞神众的几块地盘却稳如磐石,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没生过事端,更没人敢于招惹。
有意思的是,关于能力者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各国官方表现得都非常默契,也非常统一。
穷尽一切手段去遮掩,隐瞒。
加上普通人的确很难接触到他们,逐渐也成了传说,顶多在茶余饭后笑谈一二。
只不过,但凡身份足够高,消息也足够灵的大佬们,都十分清晰一件事实。
如今的世界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煞神众树大根深,势力更是如日中天,甚至隐约有凌驾于世俗之上的苗头。
私底下,煞神众实控的几块地盘,还添了一个别称,神国。
鱼掌柜当年的说法,居然一语成谶,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中二的别称,就是这个老灯故意散布出去的。
十年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巨大变化。
杜蔚国预估的没错,有了毛熊不遗余力的支援,奎亚那仅用两年,就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不过第一颗卫星升空却遗憾失败了,直到72年春节前,即将超过预定期限,才发射成功。
首颗成功升空的卫星,被某人恶趣味的命名为嫦娥一号。
从此之后,奎亚那的各项技术,尤其是军工技术就如同脱缰野马般,一骑绝尘。
同年,3月,奎亚那的第一颗(氢)弹成功引试爆,6月,第2颗卫星上天,年底,自主研发出第一架超音速战机,朱雀试飞成功。
相隔仅仅半年,又推出了升级版的朱雀II型。
这款战机,各项参数甚至赶超了花旗同期最先进的F-4(鬼怪II),以及毛熊的米格-25(狐蝠),堪称天空霸王。
新年前还下水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烛龙I号,与其同期成功的,还有自主研发的弹道导弹。
不过,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也发生了一些不好的变故。
之前,毛熊陆续援建奎亚那的几百名专家,忽然都被单方面退回了,与其说是退回,说遣返,驱逐或许才更确切些。
关键是,这些专家在返程途中还出事了。
他们搭乘的4架运输机,连同毛熊派来的,负责护卫的12架战斗机,在离开奎亚那领空不久后,几乎同时离奇失联。
飞机失联地点位于大西洋的公海领域,后期毛熊派出舰队捞了一年多也没找到哪怕一片残骸。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谁都清楚,这件事就是煞神众干的,唯有他们才拥有这种近乎神通的诡谲手段。
从此之后,毛熊与杜蔚国相亲相爱的蜜月期也正式结束。
虽不至立刻就刀兵相向,但彼此的关系也坠入冰点,各领域的合作几乎全面终止。
毛熊的态度变化,的确对奎亚那造成了些许影响,不过并不算大,基本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有了核武,卫星,以及弹道导弹,核潜艇这些战略性大杀器,奎亚那早已拥有自保之力。
另外,奎亚那在外部还有几个坚定又强悍的盟友,更别说还有煞神众和杜蔚国在暗中撑腰。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奎亚那,已经无需在意任何人的脸色。
还有一点极其重要,奎亚那现在还贼拉富有,钱粮丰沛,兵精将广,自然就不怕干仗,甚至还有点跃跃欲试。
70年代后,奎亚那陆续形成了三大支柱性出口产业,分别是军工,家电,医药。
先说军工,奎亚那出产的格洛克手枪与步枪,目前已经被几十个国家与“地区”采购为军警标配武器。
就连花旗,都有17个州都采用格洛克做为警察配枪,仅此一项,年利润就高达十几亿美金。
当然,奎亚那的军工产品可不止格洛克枪族。
还有轻重机枪,手雷,火箭筒,各种炮,装甲车,武直机,轻型坦克,轻型炮艇。
到了后期,甚至还出口战斗机,轰炸机,各种导弹,主战坦克,驱逐舰,核潜艇~~
到70年代末,奎亚那每年的武器出口额,已经狂飙到了几千亿美元的规模,仅次于当时的美苏两国。
其次是家电,这项也很生猛。
自从68年,奎亚那自主生产出第一台收音机,之后,录音机,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这些电器都相继被造了出来。
至于风扇,吸尘器,饭锅,烤箱,热水器这些小家电就更不用说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
奎亚那生产的家电产品物美价廉,关键是外观特别时尚,充满了科技感,远超同时代产品。
一经推出,几乎瞬间就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征服了绝大多数白裔族裔。
据不完全统计,光是1978年,奎亚那的电器出口总销量就高达四千亿美元,利润近千亿。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亚洲地区卖得有点差劲,主要因为同时期,莫兰也在暹罗创建了家电工厂,截胡了这块蛋糕。
最后一项则是医药,说起这项就有点妖了。
截止到73年之前,奎亚那在医药领域都是默默无闻,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建树,甚至绝大部分的药品都依赖进口。
然而,从73年3月开始,奎亚那第七科研所麾下的制药厂就开始陆续有新药上市,随后保持着每个月推出十几款新药的恐怖速度。
仅用一年,就满足了国内所有常用药需求,然后,开始大量出口。
奎亚那生产的药品特点鲜明,劲大,有效,安全,副作用还小,关键是特么便宜,便宜到要骂娘的地步。
所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打破欧美老牌强国的医药垄断地位,迅速占领了南美,非洲,还有西亚这几块市场。
这仨地方都是全世界有数的贫瘠混乱之地,一个比一个穷,但却也是药品需求最大的市场。
庞大的人口基数,勉强能够抵消低廉的价格,但是总体来说,赚不上什么。
不过,奎亚那压根就不靠这些基础常用药赚钱。
74新年伊始,奎亚那第七研究所相继推出了二十几款特效临床药,都是专门针对疑难杂症的。
比如白血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渐冻症,及各种癌症。
虽然暂时还无法根治这些绝症,但却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并且极限程度上延长生命,可以算做是医学史上里程碑式进步了。
不过,这些特效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贵!贵到离谱,贵到抓狂!
每个疗程都是几万美元起步,别说普通人用不起,就算有钱人都得倒吸一口冷气。
但是,为了活命,那些患了病的富豪依旧趋之如骛,特效药卖得十分火爆,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1975年,单是这些特效药,出口额就高达530亿美元,奎亚那含泪狂赚500亿。
比特么印钱的速度还夸张。
除此之外,74年年底,圣治敦城郊的密林中,出现了一家神秘的疗养院。
这家疗养院更加牛得没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的跟铁桶一样,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关键是想入院疗养还需要验资,要求严苛至极,净资产少于3000万美元,连特么申请的资格都没有。
即使这样,这家疗养院的生意依旧火爆,长期一床难求,富豪们的入院申请都已经排到几年之后了。
这家疗养院之所以这么狂,除了特效药管够,可以“包治百病”之外,关键还能延寿,还春。
长生不老什么的那是吹牛皮,但是恢复身体机能,延缓衰老,再多活几年却绝对不算事。
仅此一项就足矣让人疯狂了!
那些穷得只剩钱的富豪,尤其是黄土埋到嗓子眼的老不死们,哪怕能多活一天,花多少钱他们都愿意。
还有那些韶华即将远去的贵妇,阔太,只要能延缓变老,更是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家疗养院的收入是个迷,不过曾有疗养过几次的大佬预估,每年保底几百亿,上不封顶。
其实除了这三大支柱产业,奎亚那的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很蓬勃。
比如汽车,菲亚特集团已经被奎亚那完全收购,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每年还能出口几十万量。
还有自贸区,十年间又陆续开了几家赌场,成为仅次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城,年利润高达几百亿。
至于民生方面更是没话说,78年,奎亚那的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全世界排名第4。
没说的,妥妥的发达国家。
现在奎亚那的国土,随着苏里南和法属奎亚那并入,外加巧取豪夺巴西大半个罗赖马州,总面积达到了95.4万平方公里。
全世界排名第30名,仅次于埃及,相当于2个半东瀛,将近10个南高丽,勉强算得上幅员辽阔了。
人口方面,奎亚那的移民潮已经基本结束了,户籍人口稳定在960万上下,常驻人口1200万左右。
其中,华人是奎亚那的主要族裔,近600万。
而奎亚那的现役军队28万,华人占比更是高达8成。
不过奎亚那并不是杜蔚国麾下部队最多的,加里曼丹才是。
72年,莫兰秋风扫落叶似的扫清了加里曼丹岛西部,中部,南部,以及东部的军阀,统一了全岛。
74年,加里曼丹正式建国,首都设在了墨拉威,首任总统叫姆巴多·戈多。
他是南加里曼丹人,原印泥国防军师长,后来拢了几万条人枪,割据岛屿南部。
这家伙的部队早就被打残了,成了没牙的老虎。
不过他在当地还算有点影响力,人头也熟,所以才被莫兰推到台前,成了她遥控的傀儡。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总面积74万平方公里,就算去掉北部,也有近60万平方公里。
目前,莫兰治下人口2000多万,又是刚打下的地盘,个别地方还不时发生小规模的叛乱,必须设重兵守备才稳妥。
因此,她麾下常备兵力高达44万。
这还只是正规军的数量,如果再加上地方的投诚民团,少说也有60万。
不过,加里曼丹的部队大都是整编后的降军,装备,训练,纪律都不咋的,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而且,加里曼丹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穷得掉底,工业基础趋近于零,半数人还在刀耕火种,住在茅草窝棚里。
想建设这样一穷二白的加里曼丹,难度是地狱级的,需要的资金与资源,都是海量的,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光靠芭提雅和汽车城,杯水车薪。
而莫兰这娘们又是个要强要尖的,不愿落于人后,所以,这几年为了赚钱填窟窿,她眼睛都绿了。
只要能赚钱,无论什么营生她都干,尤其是佣兵生意,更是干得如火如荼。
东南亚,西亚,中东,东欧,还有北非,但凡发生战乱的地方,都有杜莫雇佣军团的身影。
甚至许多地方的战乱,背后都是杜莫挑拨的,简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第一号搅屎棍。
好在,莫兰的付出也并没有白废。
5年时间,加里曼丹彻底改天换地,新修了2万多公里铁路,还有6万公里公路,贯通了全岛。
大多数城市,小部分乡村都通了电,还建立了通讯联系,政务,警察,医疗,教育,司法体系也逐步健全,取消了地方治安团。
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厂,矿场也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总算了有了点薄弱的工业家底。
首都墨拉威更加不得了。
不仅全城通了水电,铺了水泥马路,还修了机场,火车站,修建了许多高楼,已经有了现代化大都市的轮廓。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不过,莫兰却并不开心,因为她现在正面临着一道难关,而且还是无解的难关。
啥难关?没人可用了,确切点说是她没有移民可用了。
? ?之前有段内容被和谐了。
?
大概的意思就是国内的大风在1974年就结束了,提前了两年,然后改开在76年就开始了,提前了三年。
?
另外,到了79年,那位龙行虎步的老人也依然还健在,甚至还去疗养院接受了治疗,延长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