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楼下的咖啡厅里,安室透专注地盯着手机上的照片。
“安室先生,你又在看那张照片啦。”阿梓小姐双手背在身后,走过来调侃,“难不成这是你的女朋友呀?”
安室透讪讪一笑:“不、不是的。”
“是吗?”阿梓小姐笑着转身催促,“订单都堆起来了,快去工作哦!”
“好的。”安室透笑着回应,低头又看了眼手机上的照片。
照片上,正是他之前偷偷在公交车上拍到的若狭留美。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啊?
还有那枚消失的将棋,以及发生在地下室里的那个……难不成都是自己的错觉吗?
怕毛利大叔害羞到原地爆炸,兔川他们特意先送走了洋子和胁田兼则,这才给厕所里的大叔送纸去。
大叔扶着墙走出来,一脸痛苦地龇牙咧嘴。
没办法,腿早就蹲麻了,站都站不稳。
不过好在,名侦探的面子总算是保住了,没在洋子面前丢人。
第二天,毛利兰的空手道部有集训,临走前叮嘱柯南和老爸自己解决午饭。
巧了,兔川之前去一家披萨店吃饭,结账时返了几张餐券,眼看就快到期了,正好拿来请毛利大叔和柯南搓一顿。
吃饱喝足往回走的路上,柯南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忍不住开口:“叔叔,目暮警官总说,只要我们一出现,案子就会跟着追过来。”
“是啊。”兔川挑了挑眉,没想到老哥还挺有自知之明。
可毛利大叔显然没这觉悟,睁着眼睛,就开始说瞎话:“这怎么说呢?纯属巧合,绝对是巧合!”
兔川翻了个白眼,伸手指了指街对面:“那对面停着的警车,也是巧合?”
“嗯?”毛利小五郎停下脚步,眯着眼仔细一瞅。
好家伙,对面公寓大楼前停着一排警车,红蓝灯闪得晃眼,其中还有辆灰扑扑的车子看着特眼熟,像是高木警官的座驾。
“当然是了!”毛利小五郎梗着脖子,“和案件的巧遇,是名侦探的宿命!”
柯南也跟着眼睛发亮,一脸跃跃欲试。
所以,兔川才不想当侦探啊。
一天天的,吃个饭都不消停,什么见鬼的宿命啊!
随后,毛利小五郎大手一挥,带着兔川和柯南靠“刷脸”,轻松混过警方的封锁线,直奔案发现场。
刚出电梯,兔川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房间门敞着,几个鉴定人员正蹲在地上取证,闪光灯“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客厅地板中央,一具金发女性尸体趴在血泊里,身下的那摊暗红色的血迹刺得人眼睛生疼。
千叶警官正蹲在尸体旁,戴着白手套小心检查。
高木警官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一脸严肃地汇报。
“被害人叫丽莎·休伊森,25岁,是舞厅的职员。”
“初步判断死因是出血过多导致的休克,死亡时间大概在夜里一点到一点半之间。”
千叶警官看着地上蔓延的血迹,补充道:“看这出血程度,我估计案发时,凶手身上肯定也溅了不少血。”
“嗯。”高木警官点点头,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滑动。
这时,毛利小五郎突然凑过来,一拍高木的肩膀:“那凶器找到了吗?”
高木警官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笔都差点掉地上,回头一看:“毛、毛利先生?你怎么……”
“兔、兔川同学,还有柯南怎么也在?”千叶警官也注意到了跟在后面的兔川,眼睛瞪得溜圆。
不过也就震惊了一秒,毕竟这仨“案发现场吉祥物”出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高木和千叶见怪不怪,很快就接受了现实。
高木警官定了定神,很自然地回道:“目前还没找到凶器,现场翻了个遍,没见着。”
毛利小五郎摸着下巴,摆出一副名侦探的架势追问:“那指纹呢?检测到了吗?”
千叶警官起身回道:“检测到三份不是死者本人的指纹,具体是谁的,还得等比对结果。”
“是这样啊。”毛利小五郎托着下巴,假装沉思,实则脑子里一团乱麻。
柯南的目光却被尸体手边的一个粉色小包吸引了。
他指着那个包,仰起脸问:“请问,那个化妆包里都有什么呀?”
“东西都放在那边桌子上了。”千叶警官朝客厅角落的桌子抬了抬下巴,“有身份证、钱包、化妆品,还有一支圆珠笔和一个笔记本。”
高木警官接着说:“我们检查过了,大门和窗户都没发现撬锁的痕迹,所以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听到这话,毛利小五郎眼睛一亮,猛地指向柜子上摆着的一张情侣合照,照片上一男一女笑得灿烂。
“如果是熟人作案,那先查查有没有恋爱纠纷!”毛利小五郎得意地挺了挺胸,“依我看,十有八九是情杀!”
随后,高木警官从被害人朋友那里打听到,和死者一起拍情侣照的那个男的,名叫原隆司,今年23岁,和死者是情侣关系。
巧的是,这家伙之前因为交通违章录过指纹。
经过比对,跟现场检测到的那三份指纹里的一份,正好对上了。
之后,高木警官和千叶就开着警车,载着兔川他们直奔原隆司家。
敲开门,原隆司听说自己女朋友被杀了,整个人都懵了。
“什、什么?丽莎她……她居然被人杀了?!这不可能啊,她昨天还好好的……”
说着,原隆司眼眶就红了,根本不愿相信这个噩耗。
高木警官盯着他,语气平静地问:“这么说,你昨天跟她在一起吗?”
原隆司哽咽着说:“我们三天前见过面,昨天傍晚还通了电话……谁知道会出这种事……”
那悲伤的样子,兔川看着不像是装的。
千叶警官接着问:“那麻烦问一下,今天凌晨一点到一点半,你在哪里?”
原隆司抬起头,两行眼泪,跟面条似的,止不住地流。
“昨天晚上我跟同事在一起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三点左右才散场,他们都能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