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着话筒大声说道:“同志们,今天,是敢死军烈士陵园落成揭幕仪式。”
“敢死军,是同盟军最艰难时刻,在杨子伦总指挥建议下,抽调精锐老兵和超凡者组成。”
“他们是同盟军中的精英,在杨总指挥下,东西两线千里奔袭,和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
“到战斗最后结束,敢死军共计牺牲8398人。”
“正因为他们大无畏的牺牲,我们才能确保东西两线不失,歼灭了盎撒联军主力,逼降了联合军。”
“也正因为他们的牺牲,最后才为同盟军打破了困境,趟出了一条生路。”
“这也是杨总要求,单独给敢死军建烈士陵园的原因。”
“大家看,苍松翠柏之中,巍峨壮阔的大门,肃然起敬的墓碑,都让人震撼不已。”
“同志们,由于时间仓促,很多战场上就地掩埋的烈士遗体还未找到,只能先设立衣冠冢。”
“我们希望,在以后日子里,一一找回烈士们遗体,再次以隆重的方式下葬。”
“下面,第一项议程,请新政府首席顾鸿庆先生,同盟军总指挥杨子伦先生,共同为烈士陵园揭幕。”
顾鸿庆和杨子伦走到陵园大门处,两人一起拉下白布。
只见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显现出来:华夏人民敢死军烈士陵园。
“全体起立,默哀三分钟。”
唰的一声齐响,所有人肃立。
“默哀完毕,全体请坐,现在,鸣炮28响,向烈士致敬。”
轰,轰,轰......
陵园两侧,两排整整齐齐,炮管锃亮的迫击炮轰鸣起来。
“第二项议程,由首席顾鸿庆先生,宣布第一批共和国人民英雄名单。”
顾鸿庆接过话筒说道:“经新政府全体委员认真遴选,第一批共和国人民英雄名单如下。”
“邱大明,王斌,李磊,周志军,莫映红,孟大虎,张明泰,许向阳,王波,罗成,李雷,张华年,吕明,林志刚......”
名单宣读完毕。
吴嘉陵说道:“所有入选共和国人民英雄的人,墓冢也将入驻敢死军烈士陵园。”
“因为时间紧急,我们从中选取了六人,给他们塑造了雕像,作为共和国人民英雄代表,供人们瞻仰。”
“他们分别是,同盟军委员会委员,岷山防线总指挥,七阶超凡者,邱大明烈士。”
“敢死军副军长,超凡者团团长,六阶超凡者,孤胆英雄,周志军烈士。”
“敢死军孟大虎团暨虎胆英雄团团长,五阶超凡者,虎胆英雄,孟大虎烈士。”
“同盟军总部警卫连长,敢死军特种狙击小队队长,巾帼英雄,莫映红烈士。”
“同盟军第二师五团三营三连一排机枪班班长,特级战斗英雄,李雷烈士。”
“敢死军孟大虎团通信班长,特级战斗英雄,张华年烈士。”
“第三项议程,请同盟军总指挥杨子伦,新政府委员会成员顾鸿庆,袁淮明,林瑜圣,普尔斯,马宏宇,共同为英雄雕像揭幕。”
陵园广场上,矗立着六座雕像,上面盖有红布。
顾鸿庆等人,各自走到一座雕像前,揭下了红布。
顾鸿庆揭下的,是邱大明的雕像。
杨子伦揭下的,正好是莫映红的雕像。
只见基座上写道:共和国人民英雄,莫映红烈士永垂不朽。
下面还雕刻着:巾帼不让须眉志,红颜亦能胜儿郎,莫道长夜雪漫路,映山红叶傲风霜。
杨子伦轻轻抚摸着雕像,映红,你的名字将与世长存。
他手一翻,拿出12.7反器材狙击枪,放在基座上。
“顾首席,让人把这把枪固定好,这是我给莫映红最后的留念。”
“杨总,你放心。”
吴嘉陵大声喝道:“军乐团,奏军歌,仪仗队,鸣枪。”
军乐队指挥将指挥棒向下猛地一挥。
滴,滴,滴,滴滴滴滴。
长号手立刻用力吹响拉管长号,激昂旋律响起。
“向前向前向前!”
在军乐队伴奏下,所有人一起高唱:“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期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雄壮歌声中,仪仗队举枪对准天空,砰,砰,砰......
整齐划一的枪声,响彻云霄。
枪声停息,吴嘉陵说道:“同志们,我们能有今天,总指挥杨子伦功不可没。”
“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一切,可惜,他很快就要离开我们,去往一个玄奥的世界。”
“杨总的功绩,实在是太大,委员会不知道该如何表彰他。”
“因为,不管任何荣誉,任何勋章,都难以体现杨总对华夏、对同盟军的贡献。”
“经过反复磋商,委员会特设了一个共和国特级勋章,名字叫华夏之星。”
“委员会决定,这是共和国最顶级的勋章,也是唯一的一枚勋章,永远不会再有。”
“勋章由顶级大师制作,材质是金镶玉,采用最贵重的翡翠,并镶嵌最昂贵的蓝月钻石。”
“但就算这样,也难以表彰杨总的贡献,难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第四项议程,就是请顾鸿庆首席,为杨总授勋。”
军乐队指挥立刻向下一挥手,刹那间,激昂的进行曲响了起来。
杨子伦身着崭新军服,肃然走到台上。
一名同盟军女司仪端着一个盘子,走到杨子伦面前。
顾鸿庆走过来,他肃然对杨子伦敬了一个军礼。
杨子伦立刻回礼。
顾鸿庆沉声说道:“杨总,一切尽在不言中,谢谢你。”
“顾首席,接下来,你就要辛苦了。”
“应该的。”
顾鸿庆点点头,从盘子中拿起了华夏之星的勋章。
勋章以金色为主,主体为纯金,镶嵌翡翠、蓝月钻石,章链采用如意、兰花元素,看起来金光灿灿,珍贵无比。
顾鸿庆将勋章挂在杨子伦颈项上,两人彼此对敬一礼。
“第五项议程,杨总要离开我们了,他专门写了一封信,名为《告华夏书》,现在请顾首席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