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2303章 重树ABC的三观(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3章 重树ABC的三观(四)

c国战争爆发前,c国及金某成对华夏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的。

首先,金某成虽然出生在华夏,出生在c国游击队在华夏密林里的营地里,也曾经是华夏的东北抗联中的一员,但他对华夏是非常防范的,这从他一直强调抗联中的c国人单独组队就能看得出来。

他指挥的部队是抗联中的c国营,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可以说,他一直都在抗拒华夏对c国游击队的影响。

c国建国后,金某成想要南下,找的也是S国,希望得到S国的支持。

前面说过,S国一开始是不同意金某成的计划的,因为他不想和漂亮国干仗。

但是后来华夏明确表示要收回几个港口了,S国为了不冻港,开始支持c国的南下计划。

但是一开始,c国是没有考虑华夏参战的,他们也看不上此时的华夏,更担心华夏参战后对c国有领土企图。

华夏刚开始并不在金某成的考虑范围之内,除了他认为华夏常年战乱国力贫弱没有实力以外,就是因为在华夏境内有着数以万计的c国族人,其中很多都是战争时期从c国逃难而来,如果让华夏军队进入c国,万一华夏有什么其他的活动,很有可能让境内外c国族人连在一起,容易造成c国的不稳定(这特么纯纯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华夏参战后所有后勤补给,包括粮食、枪支弹药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特么的,支援他们还要自带干粮,还不收钱,这特么古今中外除了华夏干得出来,还有谁干的出来?而且华夏还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上一次就是明朝万历年间那一次,也是几万明军自带粮草、武器弹药千里迢迢去支援,结果特么这帮c国废物还想抢指挥权,几百年后竟然还不承认华夏的功绩,电视剧里还变成了他们支援救了明军,真特么活见鬼了,当初就应该让倭国人杀光他们,省得到了21世纪还恶心华夏人)。

(如果华夏对c国有领土企图,又岂会把长白山天池分一大半给c国?操蛋!)

同时c国在历史上一直是华夏的属国,如果华夏对c国图谋不轨是很容易取胜的。

后来c国军队作战失利,S国又明确表示不会出兵,金某成没办法,只能求助于华夏。

金某成写了亲笔信给谭润峰同志,请求华夏出兵。

其实这时候很多c国军队已经和他们几百年前的祖先一样躲进了华夏。

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c国人也是如此。

几百年前,明军几万精锐开入c国支援,c国权臣权栗竟然也想指挥明军作战,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这一次,金某成也是如此,也想指挥进入c国的华夏军队。

他觉得华夏军队是自己请求援助才来的,而且还是在c国的地盘上打仗,华夏军队是来帮忙的客人,那他作为c国的最高领导,军事指挥大权理应由他来掌握。

他也不想想他的军事指挥水平是什么层次。

一个普天堡战斗这样打死个位数倭国人的战斗都被吹上天,后面听指挥的部队最高也就是营级,还都没有满编,充其量就是中级指挥官的指挥水平而已。

c国军队前期能长驱直入,占了很大的装备优势,比如坦克,也是因为对面的K国军队不仅人数少,训练也很不足,装备也很差。

前期进攻顺利后,金某成也是飘了,华夏高层都已经提醒他注意仁川方向,防止漂亮国军队的偷袭。

但是金某成就是不听,这可以说明他的实际军事指挥水平。

谭润峰同志当然不会惯着他,一开始就确定了华夏人自己的指挥权。

华夏军队进入c国后,c国人出的幺蛾子还不少,比如战略方向上的异议。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华夏军队的补给线路被切断了,先期入朝作战的队伍接连经历两次大战,已然精疲力竭,当下迫切需要休息调整,同时补充粮食和弹药。

但S国的代表和金某成却不这么认为,特别是金某成,他现在非常相信华夏军队的战斗力,希望依靠华夏军队的力量实现c国半岛的统一,达成他最初发动战争的目标。

这实际上就是不管华夏军队的实际情况,妄图用华夏军队当炮灰,为他自己,为c国的利益服务。

对于这个目的,华夏自然是不同意的,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还有就是在华夏军队撤离c国的问题上。

1953年7月,华夏和c国的联军与漂亮国和K国的联军在板门店签了停战协议,可这并不代表c国战争就彻底结束了,双方还是在三八线摆开架势对峙,很有可能再次打起来。

外部的威胁慢慢没了之后,c国内部的政治争斗就开始冒头了,金某成开始在内部清除异己。

此时的c国政坛,也有各种派别,除了金某成那一派,还有比如S国派、本土派、延城派等。

其中延城派指的是那些曾到华夏打过仗,还为华夏工作过的资深干部,他们的力量也不小,而且和华夏关系密切,对金某成的地位造成了较大威胁。

为了对付延城派,金某成要求华夏把军队撤回去,让延城派失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