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 第2380章 粮食产量将超越太平粮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80章 粮食产量将超越太平粮仓?

等众大臣站起身后,李洵又对他们安抚了一番,让大家紧张的心情缓和了许多。

“朕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先是去了北方草原,视察了北方各地,然后又进入东部大海,灭掉了一些敌对国家,扩大了咱们的海域。

然后又对付天蕃国、西亚帝国,收复孔雀王朝,威慑玛斯帝国……”

李洵对众人讲述着自己所做的事。

大臣们心中愈发崇敬,皇上这一年多做的事情真的是太伟大了。

随便拿出一件,换做别的帝王,一辈子都做不到。

李洵讲完大概情况之后,又稍微详细讲述了一番。

大臣们听得如痴如醉,眼神充满着崇拜。

大明帝国陆地上疆土广袤,海上地盘更是无边无际,怕是这世上最大的帝国了吧。

“来人,将大明帝国的最新地图拿上来!”李洵说道。

门外四名士兵扛着巨大地图,走到了大殿之内。

地图悬挂在房梁之上,正反面都绘画着地图,前后大臣都能看得到。

大臣们围着地图看了起来,心中惊叹不已。

刚才只是听皇上说,心中没有概念。

现在看着地图,直观感受到帝国疆土的范围,心中更感震惊。

真没想到他们大明疆土扩大了这么多,从最东面走到最西面,恐怕要走上一年吧?

“我们地盘扩大是好事,不过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李洵继续对大臣们说道。

“地盘越大,需要的官员就越多。之前吏部的陈尚书培养了大量官员,但朕觉得远远不够,还要大量扩张。”

说着这话,李洵的目光看向了吏部尚书陈玉华。

陈玉华从队列中走出,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帝国每一次举办科举都能够选拔大量的优秀人才,而且我们还设立了许多专门培养官员的学院……”

李洵静静的听着,陈玉华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处理的游刃有余。

而且陈玉华非常的公正,绝不徇私枉法。

陈家很多人都想通过陈玉华谋个一官半职,但陈玉华绝不以权谋私。

他让陈家的人通过科举去考试,你考得过就过,考不过就不要做官。

陈玉华的这种公正,使得天下官员以及士子对他信任有加,他升哪个官,罢黜哪个官,大家都比较信服。

身为吏部尚书,陈玉华非常明白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做到了公正,才能够得人心。

否则不得人心,谁会听他的呢?用不了多久,他就要被皇上撤职了,辜负皇上信任。

“陈尚书,我大明帝国占领了大量的地盘,这些地盘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

我们在选拔官员的时候,不仅选拔咱们本土的,其他族群的人也可以参与到科举中。”

李洵对陈玉华说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选拔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才能让官员的数量足够使用。”

陈玉华点了点头,之前选拔的人员都是大明本土的人,像西域、西亚、孔雀王朝那边的人是没资格参加科举的。

如今皇上这般说,他要赶紧筹备起来。

“其他各族群的人想要参加科举,首先要学会大明的语言,学习大明的文化,接受我大明帝国的思想。不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李洵又补充道。

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是别人不认可大明帝国,还让对方参加科举,一旦对方做了官,到时候就会把官场搞乱。

陈玉华又认真的点了点头,皇上叮嘱的这些,他会铭记于心。

“吏部责任之重大,陈尚书要多多费心。”李洵又叮嘱道。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您的期望!”陈玉华认真的说道

李洵点了点头,继续道:“朕这次从玛斯帝国那边归来,带回了一群玛斯人,他们交了数千万两,准备学习咱们大明帝国的各种先进知识……”

大臣们喜笑颜开,随随便便就赚了几千万两,太好赚了!

这就是帝国强大的好处呀,别人不敢欺负你,还要交大量的钱财来你这里学习。

“这群玛斯人都是玛斯帝国的权贵,如何教这群人,不需要朕来教你们了吧?”李洵问道。

大臣们点头称是,他们知道如何去教。

无非就是攻心,改变对方的思想。

只要这群人心向大明帝国,等他们回国之后,自然会把玛斯帝国搞乱。

以前他们对付西域国家的人,没使用过这种办法。

在这方面,大明帝国是有丰富经验的。

“咱们这次占领孔雀王朝,并没有怎么打仗,损失很小。”

李洵沉吟片刻之后又说道。

“希望以后咱们拿下玛斯帝国,也能够像拿下孔雀王朝一样容易!”

大臣们又笑着点点头,他们觉得机会很大。

“说起孔雀王朝,朕便想起了他们国内的肥沃土地。

咱们大明帝国东北方向有太平粮仓,每年所产的粮食足够全国大军使用,而且还有剩余的。

但现在咱们帝国疆域广大,太平粮仓的粮食运往西部,路途遥远,损耗较大。

所以正准备在孔雀王朝建立一个南部大粮仓,主要供给南部以及西部地区。”李洵指着中间悬挂的大地图说道。

众人看了过去,孔雀王朝的地盘也不小,据说一多半的土地都适合种植粮食,相当的肥沃。

“陛下,在这肥沃的土地上种植大明的高产种子,所产的粮食将会非常的多,不知道能不能超过太平粮仓。”户部尚书张临辰笑着说道。

李洵道:“根据朕的判断来看,是可以超过太平粮仓的产量的。”

在场官员们听到皇上这话,不由得感到震惊。

太平粮仓可是整个大明帝国最大的粮仓,孔雀州的产量能超过太平?

“太平粮仓地区的土壤是最肥沃的,但那里的土地面积比不上孔雀王朝,所以孔雀州的粮食产量一定会超越太平粮。”

见众人如此惊讶,李洵便笑着解释道。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孔雀王朝的地盘比太平粮仓要大上十多倍。

“说了那么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快解决。”李洵继续说道。

大臣们心有疑惑,还有什么比较重要呢?

“陛下,你是说道路交通问题?”萧若无开口问道。

李洵微微含首,道:“嗯,左仆射说的对,我大明帝国疆土不断扩大,道路交通要跟得上。

不然时间一长,我们便掌控不了边陲地区,新拿下的地盘又要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