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二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牛公瑜的身后,幽幽的问一句,“牛将军在想什么?”
牛公瑜吓了一跳,赶紧收起表情,“末将在想该如何收服更多的士卒。”
影二直愣愣的盯着他,“是吗?有何结果?”
牛公瑜感叹了一句,“很难!”
齐国效仿的是陈国的招兵政策,生前死后的福利让人眼红,士卒的忠诚度很高。
影二自然知道难,所以也不苛求,“兵贵精而不在多,两城凑够五万,你也能混个偏将了。”
牛公瑜小心谨慎的向影二旁敲侧击,“五万倒是不难,这些年也攒了些家底,影二大人,末将要是拉起十万大军,有没有可能走到那一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看看高处的风景,牛公瑜同样野心不小。
影二听完微微一笑,直言不讳,“还需战功。”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牛公瑜干劲十足,“明白。”
将军被一网成擒,小兵更不在话下。晚宴才刚开始,时间充裕的很。
城外,征南军悄悄的从牛公瑜驻守的城墙进城,趁着夜色正浓时突袭了兵营,过程非常的顺利,谁也想不到陈军会越过城墙无声无息的进城,没有一丝丝的防备,大多数连武器铠甲都来不及穿戴就被擒浮。
然后牛公瑜带着自己的军队出场,一顿甄别,将家眷老小在城里的士卒挑选出来编入队伍,余下的集中看押,不服的直接处死。
拿到了水泽城的控制权以后,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牛公瑜又伪造军令,带着军队直奔吉水城而去。
城墙上的守将拿着军令有些疑惑,“换防?”
牛公瑜站在城墙下开始忽悠,“对,共治城的军令。让我跟崔将军换防,没看我都将军队带来了吗?没有军令我敢带兵出城吗?”
吉水城内情况和吉凌城相差无几,易守难攻。只有将守城的将士骗出来才好夺城,不然只是占了城墙也无用,会像朱雀军一样铩羽而归。
崔志安还是有些拿捏不定,因为四个前沿阵地的守城之人早就定好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改变。
但是冯逸风这个人崔志安非常熟悉,左右逢源,不可能冒这么大风险骗他。
这也只能说牛公瑜平时伪装的太好了,关键时候起了作用。
拖着也不是办法,崔志安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好吧,冯将军稍等。”
牛公瑜故作轻松,“不着急,慢慢收拾。”
崔志安再次凝视了一眼牛公瑜,转身消失在了城墙之上。
半日之后,大军开始出城,牛公瑜这才知道城内居然埋了十五万大军。这么说来,四个前沿阵地就埋了六十万大军,跟随牛公瑜身边的影二皱了皱眉,齐国哪来的这么多军队?
崔志安来到牛公瑜面前递过一个卷轴,“这是城内布防图,冯将军收好。”
牛公瑜抱了抱拳,“多谢!”
看着牛公瑜率领的大军,崔志安皱了皱眉,“冯将军就带了这么多的将士?”
牛公瑜也不慌,慢条斯理的继续忽悠,“这只是步兵,后面还有骑兵,为了出其不意。”
崔志安了然的点了点头,这样就说得通了,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城内守军终于全部出城。牛公瑜顺势占领了城墙,然后远方传来了骑兵奔腾的震动。
崔志安以为是友军,连最基本的战斗姿态都没摆出,结局可想而知。
骑兵一个冲锋,十五万心存死志的守军被摧枯拉朽的破灭。但是人数太多了,终究还是有漏网之鱼逃回了共治城。
齐天得到消息后惊怒不已,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瓦解的,这句话应在了齐国身上。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时不我待,抓紧了解内情才是正道,“派遣斥候,朕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日后,斥候回报,是水泽城的冯逸风叛变陈国,配合陈国水军打开了城门,此时正在搬运粮草出城,准备从海上离去。
齐天再怒不可支,叛徒必须严惩,否则国将不国。而且两座城池囤积的无数的粮草更不可能资敌。
说起粮草,影二此时目瞪口呆。仅仅前沿阵地吉水城就囤积了数不清的粮草,粮仓整整五座,这么说吧,不出意外的话,城内的粮草够十五万大军一年之需,甚至还有富余。
怪不得齐国稳如老狗,怪不得朱雀军和猛虎军会铩羽而归。
另一边,仇九虽然同样愤怒,但是还保存理智,“陛下想要出击,派遣多少兵马?”
“骑兵十万,战车兵重骑兵各一万,再出十万步兵后方策应。齐战挂帅,你随军参参。”
安排的非常周到,但是仇九还是有些疑虑,“总觉得太简单了,可有冯逸风这个人的具体资料?”
齐天如数家珍的介绍,“冯逸风土生土长的东域柏林城人,乡里有名的望族出身,自幼习武颇具文才,为人和善,父母具在,有一子一女,他的儿子目前正在城中学堂。”
外围八城乃重中之重,齐天焉能不慎重,守城将领每一个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才敲定的。
怪就怪齐家底蕴太浅,而牛公瑜为了隐藏费尽心机,成功的瞒天过海。
虽然仍然心有疑虑,但是时间不等人,去晚了城去人空损失不可估量,“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