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二并没有看过庆修预写的名单,虽然心中隐约有所判断,但人数还是比他料想中多了两倍有余。

本来他心里还有些沮丧,但转念一想,又觉得好笑。

他本来也没对这些官员抱太多的希望,他们在这里抓了如此多数也是理所当然。

“为何没见岳父来?”

庆修发觉杜如晦房玄龄等人都在,但是唯独没见长孙无忌。

李二并没多说什么,只是指向那牢狱中被关押的一众臣子,庆修则顿时明白。

显然这些被关押抓捕的官员当中,有不少就是长孙无忌的门生。

他不来既是觉得丢脸,也为避嫌,毕竟这可是涉及国本的大案。

李二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罪臣,冷冷道:“诸位,当初朝廷取你们入朝为官,给予你们高官厚禄,可曾有过半点亏待?”

他这话问的众人哑口无言。

“尔等既然不缺官,更不缺少钱银,又为何要掺入这造假币当中,难不成你们非得看到朝廷动荡,甚至天下如当年隋末乱世一般,才觉这是尔等所求?”

“纵然这般,天下大乱之后,我大唐被覆灭,你们的官爵又何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难道还需要朕同你们来说?”

……

李二一通训斥,他们不敢辩解,从始至终只能连声告罪求饶,望李二可网开一面。

但是事已至此,说千万遍也无用,今日这事若不从重处罚,日后朝廷必然威严不存!

天天说着纸币为朝廷国本,可参与假币制作的官员却无人受处罚,此事若传出去,只怕朝廷在民间的信用度也会大大降低。

更不用提纸币也会彻底变成废纸,朝廷此前付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全都白费!

李二吩咐先羁押这些官员,并且再派遣人手立刻去封锁他们的家中宅邸,以及所有家眷人丁。

这道命令一下达,本来还有心帮忙辩护,请求从轻发落的无关大臣也不敢说话了。

李二这是要株连的节奏啊!

“诸位爱卿,今日劳烦你们来这天牢里受指认,多有辛苦,今日回去之后就不必办政务了,可休息半日。”

李二遣散群臣,大家都赶紧纷纷应声,表示应当应分,心里却已经开始为那群人默哀。

他们自己的脑袋是必定会掉了,至于他们家人能被送走多少,就要看李二是否会放过他们了。

……

尽管退了早朝,但李二这边又抓紧召集房、杜、萧等大臣都立刻赶往太极殿商讨事务。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庆修,确切的说今日的主角就是他们两个。

长孙无忌也收到了召唤,但他只是说自己身体抱恙,实在多有不便,还请陛下谅解。

任谁都看得出来,他这是在刻意避嫌,李二当然明白他的心思,只是转而告知他注意身体,万不可操劳过度,并且还准许他放了几天假。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李二接下来这几天要好好收拾朝廷了,让长孙无忌免得为难。

众人齐聚,李二也不说废话,当场开门见山:“各位,朕意已决,所有涉事官员必须从重处罚,并且按照参与程度的轻重来判定罪责。”

“诸位以为,应当如何审判为好?”

几名心腹大臣面面相觑,他们显然是暂时还没想好,庆修则老神在在的闭口不语,只等着李二的下文。

李二见大家都闭口不语,直接道:“朕早就有所预想,还请诸位爱卿替朕拿捏。”

就在今日之事发生前,李二就预料过朝廷大臣涉事假逼,并且早就让人拟写好了几等罪状。

那文书拿来一看,只见写着罪过层次从最高的夷三族,至斩首,以及最低的撤职永不再用,每一项都写的十分清楚。

虽然大家看了,但一时间竟无人表态,也不说好坏与否,众人沉默依旧。

他们知道,李二如果是打算按照这个惩罚力度来审判,绝对不会再召集他们来商讨如何处罚。

显然,李二是觉得这个惩罚力度,太轻了,想要让他们重新拟写一份更重的。

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并不好做,虽然也是李二授意,但毕竟大家同朝为官,写的太重了多多少少会让其他的大臣忌讳。

若是轻了,那不满的倒是李二了。

“几位,不用为难了。”

庆修看出来他们几个心里的苦恼,当即开口道:“莫不如,我来替陛下定夺一下?”

李二等的就是庆修这句话,他赶紧让人给庆修递来一本空白的文书,授意他重新写一份。

可庆修接过文书只是放在一旁,“陛下,哪里用的了这么复杂,无需多写。”

“你难不成要空口叙述那么多条例?”

“当然不是。”

庆修摇头,“不用太多,只需三条。”

“第一,直接参与假币造厂者,夷三族。”

“第二,间接参与提供资金或者职务便利者,斩首,家产充公,其家眷流放漠北、河西走廊。”

“第三,最低程度参与者,本人斩首,家产充公,家眷可不追究!”

这三条点出来,其他几位心腹大臣已经是瞠目结舌!

他们早就料到庆修会惩罚力度极高,却没想到能达到这么狠的程度。

只要有所涉及,斩首抄家都是起步价!

而且就那些朝廷 官员的参与程度来看,恐怕没有一个能沾得上第三条刑法,怕不是第一条和第二条五五开的数量。

李二倒是心花怒放,他心里的想法和庆修几乎相似!

至少,得让所有涉事官员都必须被斩首,如此才能彰显朝廷的威严和决心!

这些朝廷官员还顾虑害怕日后在朝堂不好混,但李二想的是自己的江山社稷,这种事情万不可心慈手软!

尽管李二和庆修心中一拍即合,但他还是假惺惺道:庆国公这些惩罚条例,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庆修当然知道李二的心思,立刻道:“陛下以为,江山社稷永固,和一些有罪的大臣,哪个更重要,这还需要多说吗?”

当然不需要多说了,只要给这么一个台阶,李二当场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