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 第1648章 让他出征?不可能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8章 让他出征?不可能的!

庆修觉得,倒不如再加一个人,面对要紧事的时候,只要其中两人统一意见,便能牢牢压住剩下那一人。

三足鼎立,总归是比两个角稳妥。

李二扭头瞥向庆修,“你觉得谁合适?”

“苏定方。”庆修道。

李二略想了想,爽快地应了,“那就按照你所说,薛仁贵为主帅,派侯君集和苏定方协助。”

这话听得庆修一阵惊讶,他猛地扭头,这不用再召长孙无忌他们商量一下?

李二只瞥了眼庆修的表情,便看出了他在想什么,悠悠道:“你思量得挺周全,召他们入宫商量,商量出来的结果也差不多。”

“再者,真有人反对的话,等朝会提出时,自然会有人提出来。”

庆修收回视线,暗自撇了下嘴。

这话说得,分明是李二自己也考虑过苏定方,所以才在他提及苏定方时候,满口答应了下来。

还专门提了朝会可能有人反对,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想让他在有人反对时,出言驳斥。

庆修也算是明白了,李二对出兵阿拉伯,心里已经有了大致计划,明显是也已经收到消息了。

他揣着手,靠着躺椅肯定地道:“罗马派人递了国书过来。”

“哈哈哈哈!瞒不过你,国书昨日便到了,本是打算这两日召你们入宫商议,没想到你今日就进宫了。”

李二边拽起又新钓到的鱼,边大笑着道。

他将这条鱼抛入桶内后,没有继续抛竿,反而拉着鱼线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庆修明智地没有主动开口问。他不问,李二也肯定会跟他说。

果然,李二等了片刻,等不住了,主动道:“其实除了派遣侯君集和苏定方协助薛仁贵,朕原先还有一个计划。”

庆修配合地问:“不知陛下有何计划?”

“薛仁贵继续镇守西域,同时作为援军,随时支援前往阿拉伯的大军。他在西域,急行军状态下,还是来得及支援你们的。”

听前面时候,庆修还没什么反应,只配合地不住点头,示意自己正在听。头点着点着,他就点不下去了。

等等!

什么叫支援“你们”?

庆修猛地瞪大了眼睛,这里除了他和李二,便只剩下宫人内侍,李二那个“你”,除了说他,还能是谁?

他转过头:“陛下……”

李二扬声轻快地打断了他,“然后你与侯君集,率军配合罗马,夹攻阿拉伯,最为稳妥。”

一来,侯君集借此战重新在朝堂上得势,平衡朝堂势力。二来,关键时候,庆修能够压得住侯君集。

这两个他们彼此心照不宣的理由,李二没有道出来,反而扯了一个庆修前面提及过的理由。

“论起对阿拉伯的了解,还有对罗马的了解,朝中无人能比得上庆国公。”

庆修勉强将嘴边的骂声吞了回去,这尼玛的是了解的事吗?

有罗马配合夹攻,大唐又有这么多名将能够担此重任,拿下阿拉伯不是什么难事。

虽说要防备罗马,可他们需要防备的顶多是战利品分配问题。罗马哪怕真给他们使绊子,也不敢做得太出格。

大唐日益强大,蒸蒸日上,罗马刚打完阿拉伯,正是疲惫之际,绝对不敢在这时候给自己招惹上这么一个劲敌。

既然此事并不难,也不是什么非要办得十全十美,不容瑕疵疏漏,那庆修觉得,他没必要千里迢迢跑到阿拉伯,当统军的主帅。

正所谓,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

虽然真正带团队的人是李二,但是他也绝对不做团队里被四处使唤的牛马。

他最近还打算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唐的工业化上呢。蒸汽农具已经在稳步普及,蒸汽机也慢慢可以融入其他方面了,他忙得很。

庆修两只手往袖口一揣,假装没有听见李二的话,老神在在地盯着池子,全然是被池子里的游鱼吸引了一样。

李二却是不死心,他越说越觉得比起薛仁贵、侯君集和苏定方三人出征,远没有让庆修为主帅稳妥。

“侯君集和苏定方,前者资历深,后者也立下不少战功,都是朝中声名赫赫的武将。以薛仁贵的资历,未必能够压得住他们二人。”

“到时候如果变成两人联手压制薛仁贵这个主帅,反而不妙了。”

庆修掀掀眼皮,“陛下,您太小看薛将军了。”

诚然,薛仁贵的声名还不像未来那么显赫,可他能够成为继程咬金这一批人之后,大唐数一数二的名将,手段心性皆非同一般。

侯君集和苏定方两人脾性不相投,侯君集又尤为重利重权,他们两人联手的可能性,和他主动请旨担任出征主帅的可能性一样,约等于无。

庆修这般想,也就这般说了,将李二的话全数打了回去,又洋洋洒洒地论述了一大通薛仁贵担任主帅的好处。

再话锋一转,言明自己如今的忙碌。

一通话说下来,彻底打消了李二试图让庆修担任主帅的念头。

李二气咻咻地哼哼了两声,鱼也不钓了,将鱼竿甩给宫人,背着手往殿内走去。

庆修神情自若地跟在后面,顺道谈起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陛下不若让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走海路,往南走,走海路绕到阿拉伯南面,打阿拉伯一个措手不及。”

到时候阿拉伯应付东西面的敌军,就已经精疲力尽的时候,再从南边海面上冒出大批军队,必能叫对方惊慌失措。

庆修在宫内和李二商议了大半日攻打阿拉伯的事,又被李二留下用了晚膳,等他出宫回府,天色快要暗了。

回到庆国公府后,他沉吟片刻,将陈如松和李剑山叫进了书房。

“最多一个月,粮草就会先一步开拨,运往西域,紧跟着便是军队出征了……”庆修简单地将他在宫内和李二商议的结果告诉他们。

他看着这两个最得力的手下,“我不会参与这一战,但是如果能得到我们安插在阿拉伯内的人配合,战事将会事半功倍。”

“而且战事一起,阿拉伯境内的大唐银行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一旦确定危险,那就先将朱亮带回大唐境内。”

庆修交代了许多,原先有些不解的两人,很快明白了庆修是打算派他们前往攻打阿拉伯。

陈如松神情不变,只听庆修吩咐。李剑山却倍感疑惑。

“您的意思是,我也去?我不用留在长安吗?”

“你想去吗?”庆修没有答,反问了李剑山一句。

他看着面露犹豫的李剑山,继续道:“你想的话,我向陛下替你求个官职,让你随军出征。”

这些年,李剑山虽然跟在他身边,但是他也心知,李剑山依然怀着一展抱负的念头。

这次远征阿拉伯,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李剑山果然犹豫了,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说句厚脸皮的话,他走了,陈如松也走了,庆国公身边怕是一时间没有像他们这么得用的人了。

“行了,想便去干。”庆修故作不耐烦地摆手,“难不成我身边离了你们就不行了?这么长时间,二虎也差不多被锻炼出来了。”

“再说了,庆国公府的家将,个个皆是百里挑一出来的,能干得很。”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剑山若是拒绝反而显得不识好歹了。

他认认真真地朝庆修行了一礼,“属下,多谢国公爷成全!”

“等到了那边,山高水远的,通讯不方便,凡事不需要等我抓主意,你们自行决定。”

庆修沉吟道:“你们到时候先与朱亮取得联系,遇事商量着决定就行。”

不然,等他们的信送到长安,再等他将信送回去,怕是与阿拉伯的战争都快要结束了。

“是!”

次日,庆修便入宫帮李剑山请了个游击校尉的官职,七品官,不大,但是有庆修在后面撑腰,加上这一战可能积累下来的军功。

足够让李剑山班师回朝时,稳步升上一两级。

这个级别的官职,既能让李剑山施展拳脚,积累经验,也不会太过惹眼。

……

大唐和罗马紧锣密鼓地备战,甚至暗中往边境运送粮草和军队的时候。阿拉伯君主马尔万,也往边境陈兵了。

他不是得知了什么消息,而是过分缺银子的情况下,马尔万将主意打到了掠夺周边国家上。

阿拉伯虽然经过内战,但休养至今,也能算得上兵强马壮了。

他们暂时不敢对西域下手,免得与如今关系还算不错的大唐结仇,但是与颇有宿怨的罗马,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马尔万没有向罗马大举进攻,罗马即便开始衰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拉伯暂时还没办法承担大举进攻罗马的举措。

但是劫掠罗马靠近阿拉伯的那些城池,却是不成问题。

在马尔万示意下,阿拉伯边境的军队化作流匪,劫掠了两回临近的罗马城池,劫掠回来大量金银珠宝。

吃到甜头后,马尔万愈发打起罗马的主意,时不时就去罗马打打秋风。

罗马考虑到即将要和大唐联手对付阿拉伯,不宜打草惊蛇,便忍了下来,只等大唐军队到位后,一举进攻阿拉伯。

丝毫不知内情的马尔万,见罗马忍气吞声,反而愈发得意了,甚至觉得罗马内部,怕是比他以为的还要孱弱。

不然,何必这么忍气吞声?

……

与此同时,西域。

虽然大唐钱粮具备,但是一旦开打,军需耗资依然巨大,而且千里迢迢从中原运到西域,再运到阿拉伯边境,拉长的补给线意味着路上的损耗也极大。

庆修干脆加大大唐对外兜售的、非军队所需的货物,换了钱财后,再就近买入军粮,极大缩短了粮草运输的路程。

军粮一事是秘密办的,庆修也好,知情的长孙冲等人也好,隐瞒得极好,半点风声也没有透露出来。

各地胡商虽然不知道大唐为何放宽了他们购买货物的限制,抛售出来的货物也远比平时的数量更大。

但是各个皆兴高采烈,不愿意错失这个难得的时机,但凡是大唐抛售出来的货物,几乎全被他们买了。

然后或拉着长长货物前往罗马售卖,或将货物转交给物流行会进行运输。

长孙冲几个站在廊上,看着下面毫不知情的胡商高高兴兴的样子,笑得也很高兴。

尤其是看到那些阿拉伯商人喜不自胜的模样,长孙冲忍不住生出两分同情。

“也不知道等他们知晓,我们攻打阿拉伯军队所用的军饷,就是从他们身上赚来的,会是什么反应。”

杜荷装模作样地摇着扇子,“这阿拉伯何人做主,对他们来说未必有多么重要。只要自个利益没有受损,对重利的商贾而言,却是无关紧要。”

真正会不顾利益,只为了让阿拉伯的君主依旧是阿拉伯人,或者是马尔万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再说了,阿拉伯百姓在大唐治下,可比在阿拉伯治下好多了。

没见一开始对唐人颇为戒备的西域诸国百姓,如今看见唐人像是看见亲人似的,对他们更是感恩戴德。

房遗爱转头问道:“对了,长安而来的军队,应该快到了吧?”

“是,算算时间,罗马也差不多动手了。”长孙冲道。

……

马尔万正为罗马的忍气吞声,自鸣得意,乃至劫掠得愈发放肆,渐渐地还升起了打大唐边境城池主意的念头。

谁料,就在这时候,罗马忽然一改原先不反抗的样子,纠结了一支十万大军,逼近阿拉伯边境,扬言要阿拉伯给一个说法。

俨然是阿拉伯所给的答案若不满意,就会举兵进攻。

马尔万此前在罗马边境城池逞了一大通威风,这会面对罗马大军也丝毫不怵,当即点齐兵马,任命将领前去边境迎战。

马尔万冷声道:“正好,也该让罗马清醒清醒,如今的罗马已经不是昔日的罗马了!”

双方皆不退让的情况下,很快便打起来了。

双方互有输赢,在阿拉伯边境胶着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

没能一举取得一场大胜利,阿拉伯君主对此分外不满,他皱着眉头,下达了增兵前往边境的命令。

这次倘若阿拉伯能狠狠击溃罗马,从此阿拉伯在这片大陆的声名,便能压过罗马一头。

故而对马尔万往边境增兵的命令,朝中无人反对。

然而,军队刚抵达靠近罗马的西侧边境时,阿拉伯东侧的边境,却迎来了噩耗!

唐军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