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懂王 > 第164章 卢怀济是疯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极宫中,李世民此时正手捧着崔俊的答卷看得眉飞色舞。这次的题目自然是他亲自出的,为的就是想让崔俊能把他心里对于法制的概念给写下来。

“陛下,该换冰鉴了。”常德带着几名宫人抬着一个银质冰鉴进来。

“嗯嗯。”李世民依旧专注于崔俊的文章,只应草草了一声。

“陛下,这卷子你可看了一了。”常德道:“看来,陛下对于崔家小子的卷子甚为满意呢。”

“是啊,这小子的脑子里装着的奇思妙想,着实不少。”李世民叹一声,放下手中的卷子。

“听吏部监考的说,这卷子崔家小子可是连写了一日一夜,一气呵成的。”常德忙帮着李世民斟茶:“听剪羽卫回报,今个长孙大人见了范阳卢氏的卢怀济。”

“哦?”李世民闻言,接过常德递来的茶盏问道:“他见范阳卢氏的人作甚?”

“那卢怀济去县衙状告崔俊科举舞弊,被宋宁远打了十杖。正巧长孙大人见到了,便帮着将人送回客栈了。”常德不紧不慢地将事情的大概说了一遍。

“无忌这心还是不够大啊。”李世民叹一声喝了口茶:“常德,派人盯着卢怀济,若是他敢胡闹,便直接杀了。”

“诺,奴才早安排好了。”常德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要与长孙大人通通气,让他莫要再针对崔家小子?”

李世民闻言,嘴角露出些笑意道:“不用,让无忌去折腾,正好能敲打敲打那些望族。还有那崔家小子也不是好惹的,等他应付不来再说。”

常德闻言自是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利用长孙无忌去敲山震虎,但凡缩在窝里不出来搅和的,就留着,但凡敢跳出来龇牙的,通通干掉。

休息一日,卢怀济开始了自己的作死行动。虽说屁股还是疼痛难忍,但是卢怀济依旧让店家找来一块大木牌。

撑着起身带上笔墨,花钱雇人将自己和这块大木牌抬到朱雀大街之上。沾墨在木牌之上书写了个斗大的冤字。

将木牌竖在身后,卢怀济趴在地上沾墨书写:“余本名门,范阳卢氏。前日会试,偶遇不公。清河崔俊,与师元朗,贿于冲达,事先得题,科举舞弊。告于官门,反被仗责,今拖残躯,述之于公,只为天下士子讨公道!”

书写完毕,卢怀济对着周围看热闹的人拱手,慷慨激昂地开始骂大街。只是这货话才出口两三句,便见一群人突然冲进人群。

领头的一名壮汉上前,揪起卢怀济的衣领子啪啪就是两个大耳刮子。随后便是一个大麻袋罩下,被人扛起就走。

紧接着便是几人提着水桶、扫把而来,将地面上墨迹未干的字迹,全部冲洗干净。

“诸位,此人乃是我卢家一疯人,仗着自己识字,就爱编排故事。今个带他来长安看病,却不曾他却偷偷跑出来。给各位添麻烦了,见谅见谅。”这人说罢,作揖离去,留下一群路人面面相觑,不知所谓。

这看了半天的热闹,却原来是个疯子,这不是耍人玩吗?众人一边为自己被个疯子耍了而骂娘,一边各自散去。

卢怀济的遭遇确实有些惨,刚才的突袭他一下便被人打蒙了,但是没过多久,这货便反应过来这是绑架。

于是,卢世济便开始挣扎,想要呼救。但是迎接他的便是脑袋上的一下大力砸击。这下,卢世济彻底老实了,老实到意识一片模糊。

昏昏沉沉醒来的卢世济被关在了一间狭小的房间内。除了每日一餐、一水之外,便只有无尽的黑暗与孤独与他相伴。

而崔俊根本就不知道卢怀济的遭遇,正自在庄子里督促着赵木匠在一间新造的厂房内打造流水线。

以后自己的商品必须得有特殊的包装,而用特质的蜡纸来做包装,就是最好的选择。为了利用有限的人力来干最多的活,这种简单的包装流水线就必不可少。

流水线的优势便是没人之感一件最简单的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工作形成肌肉记忆,从而使这一道工序的效率得到最大化。

而且还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出最拥堵的道序,从而相应增加这一道序的人手。

制作蜡纸的流水线需要五人,两人裁剪、一人上料加敲章、两人刷蜡加整理打包。而肥皂这边却是需要更多的人,一人上料、三人包装、一人整理打包成箱。这一切只为将要发售的肥皂而作。

十日后,会试放榜,崔俊不出所料地夺了会元。这卷子虽然是孔颖达与一众吏部官员一同批阅后商定的,但是崔俊得到这会元却是无人敢说半个不字。

皇帝老爷急匆匆拿了崔俊的卷子回宫细观,足足七日之后才还过来。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老爷对于崔俊的欣赏与喜爱。

都是给皇帝办事的人,老板的喜恶当然要好好揣摩与把握。既然皇帝欣赏,那么这会元自然是非崔俊莫属。

放榜之日,崔俊的卷子照旧被展示了出来。同时,另有数份抄录被李世民当朝发放下去。大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自是人手一份。

李世民今天什么事都不想谈,只为要听听自己的肱骨大臣们对于崔军这篇文章的看法。只是,朝上的文武却是一个个默不作声,都不肯开口。

杜如晦、房玄龄与魏征等人自是早已听李世民说过崔俊的八字真言,但是当时李世民所言皆是复述,并未完全。其中有许多搞不清楚的地方,李世民也无法解释。但是现在看崔俊的这篇文章所述,自是清晰明了了许多。

只是,若是按照崔俊所言,必定会牵扯到改革。一旦改革,哪所触及的人和事,便都不是简单就能成的。

眼见众人皆是无语,李世民不由在心里暗叹一声。这些朝臣在担心什么他心知肚明。本想借着这八个字让朝臣各抒己见,进而对一些痹政提出些真知灼见。眼下来看,却是大失所望。

朝堂之上的气氛尴尬安静了一个时辰,李世民蔚然长叹一声:“罢了,散朝吧。”

甩袖离去时,李世民又道:“明日朕的身子不舒服!都不用来上朝了!”

“哗”朝臣闻言,尽皆哗然。你李世民可真不愧是老子的传人,是个神仙呢,连自己明天生病都知道。

但是,这事李世民生气的表现,众朝臣对于发脾气的李世民也毫无办法。现场唯一敢和李世民叫板的魏征,今日也一反常态地默不作声。而且在李世民宣布散朝之后,急匆匆就往外走。

今日他是与自己两个儿子说好了的,要去万象楼找那崔俊好好聊聊。匆匆回家喊上魏叔瑜以及魏叔琬,魏征匆匆赶至万象楼。只是,与他有同样想法的可不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