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懂王 > 第339章 新生意,高句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牛木二两夫妻前去突厥,短时间不可能回来。崔俊虽是觉得突厥那些蛮子应该是会乖乖听话的,但是难保有些翘头皮的家伙存在,他也得做些准备。

为此,崔俊特意在白鹿书院的大礼堂开了一堂课,那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其言灼灼,直指大唐为天下中心,任何损害大唐利益的行为都是等同于对大唐的侵略。

崔俊开这堂课,为的只是忽悠。这些学员全是血气方刚之辈,鲜少有过了三十年纪之人。而且能来这里进修专业课程的,全是世家或官员的子弟。

他忽悠完这些学生,就借着他们的口回去和家里长辈说。就这么每周来上一堂课,保管把这些愣头青与他们的家长说得热血沸腾。

真要是那帮子突厥不听话非要来搞些幺蛾子,那么只要崔俊在朝堂上讲这种行为定义成损害大唐的利益,那么那些大臣绝对会要求李世民出兵教训一下突厥。

这种方式前世崔俊经历过许多回,已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连课件崔俊都不用准备,脑子随便一转,张口就能来。

新的汽轮机与发电机的制造终于摆上了台面,由于大型卧车、立车与镗床的制造完成,崔俊决定将新的汽轮机与发电机的功率提升一下,至少得达到一千千瓦每小时。

若是发电千瓦时太小,那么崔俊便不得不增加发电机与汽轮机的数量,如此一来反倒是会拖慢电灯进入长安的速度。

李世民对于电灯的事情很上心,每个月都会借着上课的名义要崔俊顺便汇报一下进度。

崔俊也是老实回答,不敢欺瞒。并详细言说进度。这时候还能给李世民讲讲科学制定计划这类的知识。

小李治最近有些不太安分,总是不愿意在假期回皇宫。每到月假之时,便会赖在崔俊的庄子里玩耍。

为了李治的安全考虑,崔俊便找了几个信得过的新罗婢服侍李治。而李治也是调皮的年纪,每每都弄得庄子里不少人来找崔俊抱怨。

这小子不是去祸害庄稼,便是去戏耍牲畜。又或者跑去山上掏鸟蛋,跑到河边捞小鱼。

崔俊对此也不去多管,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总是调皮的,没必要去强制束缚。爱玩就玩吧,等玩够了自然会消停的。

历史的轨迹大多不会随意偏转,李世民听闻故荆州都督武士彟有女美若天仙,一颗老心脏便不受控制地蠢蠢欲动,没忍上多久,便亲自下旨将之召入后宫。武曌时年十四,为才人。

而且,崔俊在冬时入宫讲课之时,都会在李世民身边看到这个明艳动人的武曌。经年不见的武曌,依旧记得当年崔俊热情送她新衣服的事情。

还当着李世民的面,将这事情当笑话说了出来。好在当时武曌年纪尚小,后又因故离开了长安,两人便没了交集。

否则,说不准李世民心里会怎么想两人的交情呢。

不得不说的是,武曌的确聪明,崔俊上的课程她只要听过便能记住,而且还能提出许多疑问。这可比李世民那种听了没问题的学习态度要好得多。

李世民也乐得武曌每次都陪在身边,听她提问总能让自己收获更多的知识。

长安城最近并不平静,雁回楼里不时有人进出,都是想在李承乾处谋求一官半职之人。只是这些人大多平庸,李承乾根本就看不上。

到了年底之时,噩耗又传,杜如晦突然暴毙。崔俊得知消息,立刻跑去杜府吊唁,只是不知杜如晦为何就这么突然就死了。

想来杜如晦的顽疾早已被詹老医师给治好了,如此突然地去世实在古怪。但是崔俊不可能去和杜构他们说要给杜如晦验尸,查明死因的。一切便只当做突发急症,来不及求医便罢了。

只可惜一代名臣就这么走了,着实令人唏嘘。

而且今年去世的重臣有些多,除了陆德明与杜如晦之外,右仆射温彦博、撰《梁书》与《陈书》的姚思廉,两位名臣大儒也相继去世。

好在大唐贞观能人辈出,还不至于因为这几人的去世而乱套。

李世民对于杜如晦可谓是情同手足,当年陈师合搞了个《拔士论》想要分了杜如晦的权柄,但是被李世民一顿呵斥还发配到岭表地区,收回了他做监察御史的权力。就足以看出李世民对于他的信任。

李世民下令赠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加封其为司空,并赐谥号为“成”,并让虞世南撰写碑文,历数自己的痛悼之情。同时下令提拔杜如晦的长子杜构为尚舍奉御。

伤心的李世民连崔俊的课都停了数月,据说常常在吃饭做梦之时看到杜如晦。如此状态下的李世民更无心朝政。

崔俊乐得李世民不找自己,正好已去两月的牛木二夫妻回来了。

突厥那边听说崔俊能收他们的羊毛,立时罢兵休战。而且为了讨好崔俊,还特意上门亲自向着吉尔纳努赔罪,送上牛羊马匹数千头以为诚意。

吉尔纳努也是表现大度,反正真正的大规模冲突并没有爆发,双方只是小规模互相攻击,死的人也不算多。

收下对方的礼物之后,以往的过节也就不再提及了。牛木二与吉桑也没料到闹了一年的事情就这么被崔俊一封信摆平,便乐呵呵回来报信,而突厥各大部落的使臣将会在几天后出发,前往长安与崔俊见面。

突厥使团来访的消息自然是要通报鸿胪寺以及李世民的,对于突厥并没什么好感的李世民根本不想见他们。

正好他们来的缘由是与崔俊谈生意,那便有理由不见。同时还知会鸿胪寺配合崔俊安排使团的吃住就好。

岁末之时,突厥使团到来,数十人的规模并不算太大。

这些人统一被安排在了鸿胪寺下榻,第二天,崔俊便请这些人去了万象楼。

万象楼的华丽他们只在传说里听过,等到亲眼见到之时也是惊叹比传闻中还要精美绝伦。

崔俊也不多废话,招待吃喝一顿,立刻进入主题。羊毛他要,但是价格不能高。同时还展示了自己的商品,让那些使臣开开眼界。

但是要想买到崔俊这里的商品,那么必须接受崔俊额价格,否则这些东西可不会对突厥开放售卖权限。

在崔俊一系列的攻势之下,突厥人爽快答应了下来。因为崔俊这里的东西可全都是明码标价的商品,要比从吉尔纳努的部落里买便宜太多了。

当下,崔俊与几大部落签订协议,规定每年的羊毛配额,以及质量要求。还说这样的配额每年可以重新制定一次,至少崔俊的需求总量会每年增加。

至于哪个部落能多卖一些,那就要看他们的表现和崔俊的心情了。

有部落使臣问起崔俊这里的商品什么时候能让他们买卖,崔俊收了羊毛契约,立刻拿出纸笔来书写配额票据。每年这些部落卖给崔俊多少羊毛,便可以用等价的黄金珠宝在崔俊这里以零售价买走所需的货物。

而且,崔俊还特意说可以立刻开放一次售卖权限,让这些使臣体验一把消费的乐趣。

这下子,这些突厥使臣疯狂了,面对如此便宜的商品,他们立刻开始买买买。

出来带的钱花完了,就把身上的珠宝金银首饰给拿来折价,再不够就卖武器与马匹,甚至于还有好些人脱下了身上穿着的裘皮衣服来换。

崔俊见了也是摇头苦笑,就这些破肥皂、高度酒、布衣服、琉璃餐具……有这么值得吗?

唯一没有冲动消费的只有吉尔纳努,这老小子现在正苦着一张脸在那里生闷气呢。崔俊将这些商品直接贩卖给其他部落,这让他以后还怎么利用这些商品赚钱?这不是断他的财路嘛。

崔俊早瞧出了吉尔纳努的不悦,于是趁着那些部落使臣买买买的空档,将吉尔纳努叫到身边。

“吉尔纳努头人,”崔俊道:“我虽然将这些商品直接贩卖给他们有损你的利益,但是,我要给你一门新的生意,让你能赚更多的钱。”

“什么生意?”吉尔纳努一听就来了兴趣。

“贩卖我的商品。”崔俊笑着看向吉尔纳努。

“大主子莫要戏耍我,你都将商品卖给他们了,我哪里还有地方可卖?”吉尔纳努脸上的神情又从喜悦变为了不悦。

“他们这里卖不了,你可以去东边卖。”崔俊笑着从身侧拿出一卷纸张铺开道:“这里。”

吉尔纳努看向崔俊手指的地方,上面赫然标注着三个大字“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