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若是一支大军没有充足钱粮的话,那么就算这支大军占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却也无法击败自己的对手。
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时北方主要有着两大势力,一个是控制着兖州与豫州等地的曹操,另一个则是控制着冀州、幽州、并州青州等地的袁绍。
按照双方实力对比的话,袁绍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强大,完全能够轻松的碾压曹操。
袁绍麾下足有十万步军与一万骑兵,粮草方面也是十分的充足,根本没有任何的劣势。
反观曹操麾下只有两万步军左右,兵力明显处于绝对的劣势,粮食方面也是颇为紧张,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优势在手。
如果两军展开正面厮杀,袁绍绝对可以大败曹操,甚至可以打得曹操怀疑人生。
然而战场上的厮杀,从来不是以兵力优势取胜,其中还包含着各种因素在里面,就比如粮草问题。
曹操听从了谋士许攸的建议,亲率五千精兵夜袭乌巢,纵火烧毁了袁军粮草。
袁军将士听闻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动摇,随后曹操抓住了这个时机,率领全军兵马主动出击,大败了袁绍的十数万兵马。
此战曹操大获全胜,实力也是飞速大涨,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通过官渡之战也就能够明白,如果要想击败自己的对手,那么钱粮物资就是首要基础,没有充足钱粮物资的话,又如何能够取得胜利。
此时的徐弘基自然明白这点,就连赵之龙等人也是非常明白,钱粮物资就是取胜的首要保证。
“诸位大人,你们可有解决钱粮的办法?”
徐弘基暂时想不到解决钱粮的办法,因此只好看向在场的众人,似乎期望有人能够想个解决的办法。
可是面对着徐弘基的问题,在场的所有人也是皱眉深思,同样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朝廷国库没有钱粮,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的府上每月都有钱粮进账就行。
至于如何解决朝廷国库没有钱粮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对军民百姓们下手,反正自己是不会捐献钱粮的。
大堂内一片安静,在场所有人都是沉默无言,气氛显得颇为压抑。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内阁大臣兼礼部左侍郎钱谦益突然站了出来,向着徐弘基拱手行礼道:“回禀魏国公,下官倒是有个筹集钱粮的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哦?不知钱大人有何办法,快快道来。”
徐弘基双眼一亮,神色意外的看向钱谦益,同时又带有些许的急切。
钱谦益恭敬的回道:“钱粮问题关乎此战的胜败,同时也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因此我们必须要击败来势汹汹的威武军。”
“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可以明旨宣告天下,直言朝廷国库空虚的问题,直言朝廷当前遭遇的问题,特向天下军民百姓征收赋税。”
“当然朝廷征收的这个赋税,是用来抵挡威武军的进攻,同时也是用来收复失陷的领土,所以这个赋税可以命名为‘复兴饷’。”
“只要朝廷击败了威武军的进攻,收复了朝廷曾经失陷的领土,那么这个‘复兴饷’就会立即取消,同时也会免除军民百姓们两年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