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府,
刚刚下令以残忍手段处决了府上下人的长孙无忌和李治二人,此时正端坐相互谈笑风生。
长孙无忌恢复了当朝勋贵的体面,好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而晋王李治也乐于表演一副甥舅恭睦的样子,主动为长孙无忌斟茶倒水。
眼前正是这样一副安静平和的融洽氛围,
又有谁能想到,
就在前一刻,长孙府中的四个下人被二人刚刚下令以残忍的手段折磨致死!
看着眼前的长孙无忌和晋王李治虚伪的表演,魏王李泰只是在一旁冷眼相看,默默不语。
李泰在心中冷笑起来:“我也真是服了你们两人的虚伪和城府了。”
“屋外被处死的四个下人的血腥的气味还没消散干净吧,你们两个人却硬是能在屋子里演出一副祥和融洽的和谐氛围。”
“好一副兄友弟恭、舅甥恭睦的样子!”
“我李泰虽然也不敢说自己是什么好人,但我起码清楚自己是个什么货色。”
“我李泰是真小人,可你李治内心的算计,不知道比我要阴毒多少倍!”
“能做前一秒杀人不眨眼,后一秒装作无事发生谈笑风生,肯定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跟你毒蛇老九的阴毒心机比起来,废太子李承乾简直单纯的像个孩童!”
在李治和长孙无忌相互客套了一番之后,
李治率先打破局面进入了正题:“舅舅,今天将我和四哥叫到这里来,肯定不止是喝喝茶这么简单吧。”
“现在茶也喝的差不多了,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长孙无忌索性也不废话,直入主题道:“想我长孙无忌当年靠着玄武门一事从龙之功第一功臣的身份被授予齐国公的爵位,那时候是何等风光。””
“什么程咬金、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之流全都得给我靠边站!”
“就在今日!”
“一切都变了!”
“今日的事情你们也看到了。”
“我府上门口那齐国公的牌匾被换成了长孙府牌匾。”
“今后我再也不能以齐国公的身份自居了。”
“这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为那该死的李恪!”
长孙无忌强压着怒火继续道:“本来我是想着借刀杀人,用太上皇的前朝老臣们打压一下李恪的威风,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这两方势力两败俱伤。”
“谁知道由于裴寂被罢免官职,最后供出我来,以至于太上皇把矛头对准了我。”
“反而最后导致我被剥夺了爵位,让那李恪渔翁得利。”
“真是晦气!偷鸡不成蚀把米!!”
长孙无忌看着眼前的李治和李泰二人,开始打起了感情牌:“青鸟,稚奴!”
“我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你们两个人啊!”
“只要你们中的一人能登上皇位,那么我长孙无忌就是未来的国舅爷!”
“和国舅爷相比,现在被剥夺掉的这区区的齐国公爵位算什么!”
“只要你们能登上皇位,舅舅我现在牺牲掉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你们二人是我长孙无忌妹妹的嫡子,我是你们的亲舅舅,咱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无论如何,我也要拼上老命,将你们扶上皇位!”
“你们明白吗?”
听见长孙无忌的话,李治和李泰全都应和道:“全都听舅舅的安排。”
长孙无忌于是道:“李恪被陛下从蜀王擢升为汉王。”
“这就说明李恪那小子在陛下心中的位置恐怕已经不逊色于你们这两个正宫嫡子了!”
“这都怪我之前太着急。”
“一直主动出击想要一举击垮李恪那小子,却不曾想反而露出了破阵以至于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不过,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再怎么说,你们两个不还占着一个正宫嫡子的身份嘛。”
“自古有嫡传嫡,无嫡立长。”
“这是老祖宗自古传下来的规矩。”
“只要你们两个不犯承乾谋反那样的大错误,陛下是不会轻易放弃你们两个的。”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治如梦方醒道:“是啊!”
“古代多少皇帝都是因为在继承问题上没有处理好,而导致了社稷不稳,朝野动荡。”
“轻则父子相疑,兄弟相残。”
“重则国破家亡,社稷毁于一旦。”
“英明如父皇,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
“所以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父皇肯定也是慎之又慎,不敢轻易做出废嫡这种事情的。”
“只要咱们稳扎稳打,优势还是在咱们这边的。”
李泰也兴奋道:“说的不错!”
“现在是嫡子对庶子,优势在我!”
“那些支持李恪的文臣武将们,现在也就只敢在心里暗暗支持罢了。”
“因为父皇没有下旨明确立谁为太子,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敢在面上将这件事给挑明了。”
“这些大臣们没有一个人敢在明面上支持李恪,谁都不敢当第一个出头的人!”
“因为在局势没有大的变化前,他们谁都当不起国本动摇以至于社稷危急的罪名!!”
“毕竟,侯君集的例子在前面摆着呢。”
“光这一条勾结皇子意图造反的罪名,就足够将他们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奸臣的名头了。”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们能这么想就对了。”
“他李恪不是是靠着保家卫国的赫赫战功和积累的民望才受到陛下的喜爱的吗?”
“咱们不妨就跳出这个领域,用咱们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来博得陛下的欢心,用咱们自己的长处将陛下的宠爱重新争夺回来!!”
“青鸟,你不是擅长搞文学吗,那你不妨就从这方面入手!”
“从文学领域搞出一番事业出来,让陛下对你刮目相看。”
“怎么样,有想法吗?”
李泰沉吟了一会,然后道:“舅舅,你这倒是提醒我了。”
“还真别说,我倒还真有一个想法。”
“而且这件事情在我心里已经酝酿很久了。”
“一旦成功后,我一定能让父皇对我青眼相看。”
长孙无忌急切的追问道:“青鸟,这时候你就别卖关子了。”
“快说吧。”
“你到底有什么计划。”
魏王李泰得意道:“舅舅,你可还记得‘盛世修书,乱世修典’这句话?”
长孙无忌道:“这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是说每逢天下动荡的乱世之时,皇帝就会动用重刑严法,重用酷吏来帮助自己震慑宵小,稳住天下大局。”
“而盛世修书,则是说天下大治之时,往往会有巨着被编撰出来,歌颂皇帝的文治成就,彰显皇帝的治世才能。”
“说白了,重典是皇帝统治的里子,修书是皇帝治世的面子。”
“青鸟,你怎么突然问舅舅这句话?”
“我记得这句话是在你们兄弟三人还小的时候,舅舅我在秦王府上亲口教给你们兄弟三人的道理。”
此时在一旁的李治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然后道:“莫非……”
“四哥你是想……”
看到李治的表情,李泰知道他已经猜出来了。
于是道:“没错!”
“现在天下一统,大唐在父皇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
“父皇是个何等英明的皇帝!!”
“贞观年间,必然是个大治的盛世!!”
“如此盛世,如果没有一部煌煌巨着的横空出世,岂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了吗?”
“所以我李泰决心在贞观年间,编撰出一部流传后世的旷世巨着!”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我李泰,绝不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我要在史书之上,留下属于我李泰的一页!!”
“我要让后世子孙记住有一个朝代名叫贞观!”
“我要让后人记住大唐有一个皇子名叫李泰!”
说到这里,李泰激动的脸色通红,青筋暴起,双眼直直放光。
想来,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心中酝酿了好久了。
李泰将自己的野心吐露出来后,脸色明显轻松了不少。
李治道:“原来四哥心中早就有计划了。”
“不知道这部旷世名着,四哥打算取个什么名字呢?”
只听见李泰道:“名字我早就想好了!!”
“名字就叫——括、地、志!”
长孙无忌高兴道:“甚好!”
“如此甚好!!”
“青鸟你本就在文学领域颇有造诣,在所有的皇子中天下读书人原本最青睐的就是你。”
“只是没想到李恪那小子居然能请到商山四老出山为他站台背书,在商山四老的影响力下,天下读书人的心明显跑到他李恪那里去了。”
“不过我相信!”
“只要青鸟你能主持编撰出一部旷世巨着,天下的文人会重新站在你这一边的!”
听到长孙无忌的夸赞,魏王李泰得意道:“我自认为,在文学方面,所有皇子中无人能出我之右!”
“咱们之前的思路都被带偏了,现在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傻子才和他李恪比军功呢!”
“要比,就在文学建树方面比!”
“这次我要在文学领域和他李恪分出个高低。”
“杀一杀他李恪的威风,灭灭他那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我倒要看看,这次他李恪拿什么赢我!!”
“不管怎么说,这次是优势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