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他们在宫中享受美食佳肴的时候,贵霜使团也在长安城内闲逛。
为首的自然是使团首领,也就是波调的叔叔,维拉兹。
对方也是入乡随俗,给自己起了个叫王正的中原名字。
他们逛的是差不多已经完成改造的南城。
这里的道路以及各种设施全部都是重新规划设计过的,街道中间是能够容纳四辆马车的双车道,两边用花卉植物将人行道隔离出来。
王正并没有购买东西,而是在那名大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默默观察着四周的一切。
作为使团首领,
他对于大汉这边并不是一无所知,从来往的商旅以及上次过来的使团口中知道了很多关于这边的事情。
他知道这里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但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还是让他有些难以置信。
不是这里的繁荣,
而是这里的秩序!
任何一个处在上升期的国度都会出现一定的混乱,在混乱中发展,但这些现象并没有在大汉出现。
就比如眼前的街道,
并没有那么多的人流,但还是留出了专门供人行走穿梭的通道。
“这是卖农具的吧?”
“对。”
“进去看看。”
从农具种类,质量就能够看出一个国家大概的农业水平以及当朝着对于农业的重视。
然而王正进去后却是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农具给震惊到了。
密密麻麻,各式各样,很多东西他甚至都猜不出是用来做什么的。
趁着鸿胪寺的官员和店主交涉的时候,王正拿起一把镰刀看了看,刚开始他只是觉得这玩意很趁手。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这把镰刀的锻造技术很像是他们的。
显然,他们国内有些人为了利益把技术带过来了。
“买这把镰刀。”王正打算拿回去研究研究,看看是不是和自己猜测的一样。
“一百钱。”
“什么一百钱?”听到店主的报价,王正的翻译顿时不干了,“刚刚那人买了一把同样的不是只要五十钱吗?”
“你们误会了。”大鸿胪寺的官员解释道,“刚刚那人是大汉百姓,购买农具会有一半的补贴,所以只需要给半价就行。”
“补贴?”王正有些没明白。
“对。”
“这是丞相的新政,凡是购买铁质农具的大汉百姓,朝廷这边都会补贴一半。”
王正一时间有些沉默,
大汉缺不缺铁?那肯定是缺的。
就他这些天的观察,哪怕是驻防长安这样的精锐也做不到人手一件铁甲。
然而这种情况下,
“诸葛亮”还是选择了大力发展农业,给百姓提供优质的铁质农具。
要知道,
大汉现在可是战时,一切资源都应该往战争倾斜!
走出店铺,王正对一旁的鸿胪寺官员说道:“我们要回去了,另外帮我安排一下,我想尽快和诸葛丞相见面。”
“好的。”
……
回到驿馆,王正就研究起那把镰刀和其他几样一并购买的农具。
经过一番仔细研究,他终于确定了。
这就是他们的技术!
“这些混蛋!”王正狠狠将镰刀砸在桌上,他这次来大汉是来求助合作的,其中的筹码就有类似的锻造技术。
结果呢?
人家已经有了,而且还是用“极其廉价”的方式的获得了!
估计其他一些技术也是如此,
直接就把他手里的筹码废掉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