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上还真的热闹极了,有几十个男男女女,端着小盆大碗的在那儿吃饭,有坐在桥栏杆上的,有脱了鞋子坐上去的,有的干脆来个席地而坐,大伙有说有笑地吃着、喝着,就连那三个老同志也在桥头上坐着,吃得正香呢。
大伙看到燕之青和林铳子走了过来,一下子静了下来,倒是宋子润他们,连忙站了起来,问候了一声。燕之青笑道:“可惜我嘴太馋,吃得太快了,没赶上这么好的饭场啊,不过,不要紧,你们边吃边说,让我也听听咱这清河驿的稀奇事,如何?”燕之青说着话,向桥中间走去,眼角轻轻扫过各家的饭碗,似乎在红薯地里见过面的十几个男女,碗里都是红薯汤,小筐子里放送煮熟的红薯。宋子润的,好一点,吃的是红薯叶汤面条,而没见过面的一些社员,多数是面条。当然,也有一个特殊的,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端的却是一大碗饺子,而且是肉馅儿的。
大伙笑了起来,李凤岐说道:“燕副书记想听,松峰,你就接着讲,不对的地方,让老黄给更正,这老头,今天生活标准可真不低,吃上大肉饺子了。”那个拄拐杖的老人笑了笑说:“这还不是大娘听说李连长快回来了,高兴,非让江给割肉包饺子,她老人家,要不是得着这么好的信,她啥时候提过改善生活啊?我也是她给硬喊叫过来的,大娘这人啊,好,反正这大半辈子,待我比亲娘还亲呢。”看来,他就叫黄苟信,也就是那个犯了错误的老英雄。
武松峰看了燕之青一眼,笑道:“燕副书记,我叫武松峰,上午开会见过面的,大伙要我讲三舅的事呢,我可能讲不好,但我说的这些,都是我们武家掌握的,和他们官清河李家掌握的确切的资料,因为,他侄子,也就是公社水利站的站长李根源,我们是同学。好了,开讲啦。”燕之青一听,这个人,还真有点小水平哩,不仅讲故事,还知道比对故事信息的来源,以求其确切、真实。好,这个可得好好听听,自己这两天,几乎被这个传奇人物李逵三占据了两个耳朵。
原来,这个传说中的莽汉李逵三是官清河村大地主李家的三少爷,年轻时不读书,专好摆枪弄棒,爱听梁山泊故事,十几岁那年,他在他五叔李江川家玩,恰好撞见他五叔李江川正要强奸一个长工家的女儿,那女孩是李逵三的玩伴,当时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脸蛋漂亮却身材瘦弱,怎能经受身强力壮的李江川蹂躏,一时竟然吓得昏死过去。李逵三看到这里,勃然大怒,拿起一根木棍向他五叔头上砸去,一下子把他五叔砸得头破血流,李逵三一不做二不休,上前又是几棍,打死了这个恶霸地主。
家人发现李江川死时,李逵三已经逃亡在外。几个月后,有人找到他,说他娘病重,让他回去偷偷地看他娘一眼。他信以为真,趁着黑夜潜回家中,没想到这是他爹的一计,当场拿下了他,也不送官,直接召来了官清河李家有头有脸的大户,当着大伙的面把李逵三扔到一口枯井里,就要活埋他。没想到武大姐与大姐夫武熙福带领队伍恰好经过,听见这事,二话没说,持枪救下了三弟,气得李家大老爷当场打自己的耳光,一个大闺女跟着土匪跑了不算,如今又要走了一个儿子,他这张老脸算是没法活在世上了。武大姐姐弟倒也仗义,当场与老爷子断绝了父子关系,声称以后战场上相见,绝不心慈手软。这也是官清河李家到现在不与清河驿武家认亲原因,武大姐到现在也说她没有娘家人。
“叔,不对吧,听唱戏的说,三舅爷可是被咱这官清河的河神爷青龙给救了,还说是从黄泉路上拦截回来的,青龙还和索命无常打了一场,舍身救下来的。”二平放下碗,认真的问道。惹得大伙一阵大笑。
黄苟信的饺子吃完了,笑着抹着嘴上的口水,说道:“好你个二平啊,说书人的嘴,你也相信,李连长俺俩在一起十几年,他说过,这辈子,最感恩的是他姐,最对不起的是他爹娘,不是不认亲,是没有办法认啊。他爹后来投降鬼子,当了汉奸,是落下千古骂名的,这个大伙都知道,不是一条道上的鬼啊。”黄苟信说着这话,自然有些黯然神伤的样子。
“老李,逵三他爹,也就是那个汉奸,是不是你们除掉的啊?”萧大坚也早已吃完了饭,问了一句。李凤岐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们干的,听说是大红裤衩子孙振同他们干的,我问过孙振同,他说还有其他人参加,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了,老萧,你要是真想了解详情啊,重回去找你那个狱友大红裤衩子去。那家伙,好吹,肯定会给你个意外惊喜的。”
“大红裤衩子?大红裤衩子是干啥的啊?”燕之青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众人又笑了起来,因为大红裤衩子和李逵三一样,在豫东地区同样是个传奇,他是孙大麻子孙殿英的干儿子,是孙殿英养活的一个孤儿,后来成了他的警卫连长,在盗掘慈禧太后的东陵时,据说是他扒了老佛爷的下衣,还扒下了她的大红裤衩子,于是便落下了这不雅的大号,被冯将军说成是,“老子撵活皇帝,出皇宫,是革命,是革了活人的命,你小子,敢于扒了死太后的大红裤衩子,照样是革命,不过,是革了死人的命,我们都是革命者!”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大笑,武松江出来了,给黄苟信送来了一大碗饺子汤,和燕之青打了个招呼,又对着大伙说道:“吴主任一会来送货哩,还有咱大队那几户订的自行车,一会让他们来领一下。”大伙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这么快啊,这个吴胖子,对我们清河驿大队够意思,一下子批了六辆自行车不说,还送货上门。”二平早已放下饭碗,飞奔着报信去了,他知道这些自行车都是谁订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