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发源于福建中部山区,从泉州府入海。
泉州民港选址在晋江入海口位置。
民用港口的主要作用在于物资流通,借助晋江可以一定程度促进内陆货物出海。
相对来说,军用港口的设置则更注重安全性、隐蔽性。
贾蓉、苏洵、孙权花费大半个月时间,最终将军港选址在一个名叫后渚的地方。水域宽阔、三面环山、水深足够停泊大型船只。
确定好军港位置,贾蓉让苏洵着手开始准备,自己则带孙权沿民港、军港南北海岸线全都走了一遍。
一走又是七八天时间。
孙权没头没脑陪贾蓉“闲逛”,有几次忍不住好奇询问贾蓉是在找什么东西还是有别的意图都被贾蓉一笑而过。
好在这位知府有足够的耐心。
等到了第九天,两人来到一个叫石狮村子,在一处陆地向海面延伸出去的地方,贾蓉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随机在地图上画了个圈。
“孙大人觉得此处怎么样?”贾蓉画完圈圈打算和孙权说说他的意图。
通过一段时间观察,贾蓉认定孙权和普通官员不一样,每到泉州府任何一处地方,当地百姓都能立马认出孙权,且都很热情的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孙权面对百姓的和善也不是装出来的,而且在不知道目的的情况下甘愿陪在他身边。
贾蓉有过治理地方的经验,一个官是不是好官有没有能力,通过几天相处就能看出来。
孙权是文人出身,能够在倭寇经常袭扰的泉州府得到百姓认同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
“总督大人,石狮这个地方历来是倭寇登陆的首选,一路过来您都看到了,方圆几十里没几户人家,大多都前往内陆去了。”
贾蓉点了点头,事实上不仅石狮,整个泉州府海岸线都差不多,十室九空,年长的百姓偏多,年轻人大多迁往内陆。
“会好起来的,本侯打算在这几个地方设置前沿观察所。”贾蓉指了指地图上画的几个圈圈道。
“下官愚钝,不知总督所言之前沿观察所作用为何?”孙权似乎猜到一些贾蓉的意图,但并不清晰。
贾蓉蹲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一幅简易地图,边画边说:“这里是民港,这里是军港,这几处是咱们去过的地方,不论民港还是军港选址都不算太靠近真正的大海,倭寇从海上来,而本侯画圈的地方都有共同的特性.....”
贾蓉没继续往下说,看向孙权。
“所谓前沿观察所的作用是监视海上,类似烽火台?”孙权不确定的问。
“不错,烽火台在东南沿海并不罕见,很多州府都是通过它传递海情预警,本侯打算在圈出的地方修建观察所,常年派兵驻守,这样倭寇一旦出现,就有足够时间调集兵力应对,甚至将观察所作为最前线,本侯已命金陵武器所研制新型火器,到时随军船一起运来布置在这几处,将来一旦倭寇出现便可率先开炮。”
新型武器研发本是贾蓉在京时就想展开,可惜武器所还没建起来他就被派到江南。
到金陵没多久他就命南直隶五军都督府营造武器所,并调集有经验的工匠进行武器研发,前期主要集中在火炮、火枪改进上,改进的主要方向是射程、准度、重量。
贾蓉没想一步到位就将来金陵路上画的那些后世武器弄出来。
理论、科技、材料的进步需要过程,金陵武器所是朝廷的,贾蓉另外一个私心是通过现有武器改进积累经验,将来有一天能够造出理想的武器。
所有东西都上交给国家?
贾蓉觉得做人不能太单纯,在这个封建家天下的时代,还是要有点底牌。
单单手榴弹和炸药包交给雍乾帝就被列为朝廷一等一的机密,可见火器在大夏的发展多么落后。
孙权不得不佩服贾蓉的想法,以他的眼界只看到观察所表面作用,没成想还要在观察所设大炮,想想大炮轰船的画面,简直不敢想象。
“咳咳,总督下官建议每个观察所多设几门才能起到更大效果。”
大炮那玩意谁会嫌少。
“放心吧孙大人,一处观察所十门大炮,几个观察所互为犄角必然能死死封锁海面。”
孙权听说先是兴奋然后又担心道:“只是倭寇狡猾,倘若他们换到别处登陆,咱们的炮岂不是没用?”
到底经历的多,孙权提出自己的担心。
贾蓉笑道:“敌人当然不会按照咱们预想的走,不过设立观察所主要是防守,剿倭的事本侯别有安排。”
等着敌人打上门不是贾蓉的作风,不然造什么船?
孙权会意,意识到自己顾虑过度了,笑道:“下官多虑,有总督大人是东南百姓之福。”
都是当官的,能不能做事孙权也能看的出来,通过贾蓉的作为孙权真信贾蓉能够解决倭寇问题。
“各司其职而已,港口和观察所营建还需孙大人给予优先支持,回吧!”
官职到了一定位置,官场之间的勾心斗角会少很多,以贾蓉的地位福建省内想要推进一项工程不担心地方官尾大不掉。
贾蓉和孙权此次出门是轻装简从,石狮距离泉州府城距离不近。
在抵达池店镇的时候天色渐黑,两人于是便在池店镇落脚。
和石狮相比,池店镇靠着晋江货物往来运输要繁华许多。
“总督大人,说到池店镇,这镇上有个叫李良玉的“女将军”是咱们泉州府一号人物。”
孙权对泉州知根知底,用晚膳的时候主动找话题和贾蓉闲话。
“哦?女将军,本侯怎么不知南直隶都督府管辖范围内还有女将军?本朝倡导缠足,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女人也能当官?”贾蓉被孙权的话勾起兴趣。
孙权失笑解释道:“女将军是民间百姓给的尊称,并非朝廷所封。”
“说说。”
“提起“女将军”本官也十分佩服,她原本是蜀中苗裔之后,并非汉人,此女能文能武,五年前行商至泉州府结实了这镇上一位姓马的才俊,两人情投意合约定婚姻,可惜还未来得及成婚,池店镇遭遇倭寇侵犯,那马家是池店镇富户,被倭寇强杀洗劫,全家五十余口全部遭难,姓马的才俊也死在倭寇刀下。后来“女将军”得知消息赶到镇上替马家收了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