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白景竟然还惦记着之前买的画像,王茂平肯定是不能让小伙子得逞。画像,你就别惦记了,赶紧说一说正事吧。

“所以,那个燕质实到底查的怎么样了?”

还没有来得及可惜画像彻底无法被要回来。小伙子听到问题赶紧收回了心神,开了口:“大人,既然燕质实已经现身,属下肯定不能错过,一路跟到了他的家。”

“他如今住的院子是租住的,属下打听了一下,周围人都说那处院子住的是一个姓高的读书人。”

姓高吗?王茂平眉中的皱纹开始展现了出来,但没有去打断小伙子的话。

“可是,那处院子就只有他还有两个侍从住在那里,所以属下觉得,他就是那个姓高的读书人。”

“让傅九他们盯着此人,将与其接触的人也好好查一查。”见小伙子已经把今天的收获汇报完成,王茂平吩咐道。不想给小伙子话唠属性二次爆发的机会。

“是!”

白景答应下来之后,原本还想说一说这次宴会的其他所见所闻,见大人摆了摆手,也只能行礼告退。算了,大人没时间听,还有其他愿意听的人嘛。

王茂平则是留在了书房之中,心中有些纠结此人究竟是姓高还是姓燕。如果此人真是姓高,去宴会只是用了一个化名的话,那还好说,但如果是反过来的话——

他没有继续想下去,还是明天去衙门先翻一翻租赁的契约文书,看有没有收获好了。这么想着,睡了一觉之后也没有忘记。

第二天来到衙门,王茂平便命吏员将契约文书拿了过来。吏员也是不知道,府丞大人对于契书为什么如此的执着,隔三差五的就要看一看。

但好在他并不执着,虽然有些好奇,也不是非得知道答案。

将契书挪到自己的眼前,就按照昨天小伙子提供的地址,开始找了起来。希望那个燕质实在租院子的时候是经过牙行的,要不然,他此时的举动就是在做无用功。

不知找了多久,王茂平终于停了下来,嘴里轻声的念了出来:“高中冼,顺天府裕庆县人。

所以那个燕质实的真名是高中冼?如果不是白景再次在宴会遇到了此人,他就只能通过燕姓来查找,结果肯定是一无所获。

王茂平之所以对此人格外的关注,是担心此人冒籍参加乡试。那么如果此人实际姓燕的话,冒籍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此人是和朋友去参加宴会的,如果他姓燕,他的朋友就是知道他真实身份的,那这个朋友——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昨天才会吩咐,将和其接触的人好好查一查。

眼前既然查到此人来自裕庆县,肯定是要派人去裕庆县查证,既然与乡试有关,要向主官汇报一下才行。

想到这里,王茂平随即起身,去见自己的主官。

“大人,怎么了?”

一迈过门槛,就看到主官眉中的那个川字,便赶紧上前关心。

“城郊养济院近些年的名册,本官又重新翻看了一遍,但依旧是一无所获。”

闾嘉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上次在听府丞提起汪天午的事情后,他就查了一遍,但一无所获,甚至后来,去养济院的时候,对于城郊的养济院,也是格外的关注,却仍旧没有发现异常。

再后来事情一多,也就搁置了下来,可既然汪天午已经选择向顺天府申冤,他当然不能敷衍了事。

没有收获当然是郁闷的原因之一,但没有收获的原因也是他郁闷的原因。没有收获,有两种可能,一种汪天午说了谎,或者当时年纪还小,记忆有偏差也有可能未知全貌。

而另外一种就是城郊养济院的水很深,从表面或者名册账册中根本发现不了端倪,显然这种可能如果是真的,调查起来肯定是不容易的。

王茂平不知道主官的心中所想,要不然就会发现,主官如今不仅越来越愿意去思考,思考问题的方式,潜移默化间也越来越向他靠拢。

“要不要再去一次城郊的养济院呢?”

“大人,不可。”

王茂平不赞同这种做法,如果能够发现问题的话,那么就不用等到现在了。这么做不仅收获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养济院真的有问题的话,也容易打草惊蛇。

闾嘉叹息了一声也知道这么做不妥:“看来,只能派人去盯一盯了。”在查不出问题的情况之下,也就只剩下盯梢这个办法了。

但王茂平并不这么认为,于是轻声道了一句:“大人,养济院的那些孩子会长大的。”

“府丞说的没错,本官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闾嘉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本官会派人去调查。”他就不相信,从那些长大离开了养济院的孩子身上,得不到任何收获。

心情好了不少,作为主官也开始关心起下属找他的原因:“府丞可有什么事情?”

“是,大人,上次下官和您说过,下官的护卫在宴会上遇到了一个江安口音的读书人。”

闾嘉没怎么回忆就想了起来:“战茅宴的那个?”

大人,战茅宴你要不要记得这么清楚啊!王茂平无奈的点了点头。

“本官记得那人姓燕?怎么,找到他了?”

闾嘉记得下属翻阅户籍册和契书都没有收获,他建议等核查乡试资格的时候寻找,因为燕姓不是大姓,参加乡试的燕姓生员,不会很多。

可既然下属再一次提起,很显然是有了收获。

“没错,大人,下官找到他了,他叫高中冼。裕庆县人。”

“姓高?裕庆县?”闾嘉原本消下去的川字,又皱了起来:“本官会派人仔细的调查,看看这个高中冼为什么会是江安的口音。”

要查清楚究竟是裕庆县人在江安待了数年,还是说本身是江安人,跑到京城试图冒籍参加乡试。如果是前者,当然是虚惊一场。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只能算此人胆子太大,但运气不好。只是不知道,像这样胆大的人究竟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