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攸说完,抬手挥了挥,示意散会。

众人纷纷起身,先是向他恭敬地行了一礼,齐声应道“遵令”,随即带着各自的任务,脚步匆匆地相继告退。

看着众人离去的匆忙身影,殿内渐渐恢复寂静。

段攸从怀中掏出一支香烟,指尖燃起一缕微弱的灵火,缓缓将烟点上。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渐渐柔和。

也得亏当初庞统及时点拨,让他在看清双方巨大差距时,没有陷入慌乱与绝望,而是能冷静制定对策;

也得亏神族那支舰队提前暴露了踪迹,他才有机会顺势将虫族引到神族的防御圈。

为己方争取到,这宝贵的喘息与观察时间。

这场战争的强度,早已让段攸感到身心俱疲。

每天清晨睁眼便要查看战场传回来的情报,夜里伏案到三更还在协调星际舰队的物资补给。

神经像被拉到极致的弓弦,连靠在椅上闭目养神片刻,脑海里都在反复推演神族与虫族的战术漏洞,片刻喘息都成了奢望。

他不敢深想:若是对方的攻势再增强几分,调遣来成百上千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压境。

最先崩溃的,必然是自己耗费了近三年心血才建立起来的全新生产体系!

那些刚能容纳千户新人类、配套设施刚完善的聚居地,刚实现水稻与营养剂双量产的新农场,刚能组装出基础能量炮的新工厂。

都会在神族的炮火或虫族的啃噬下,化作一片焦土与废墟。

到那时,大唐的百姓又将被迫回到全民皆兵的艰难境地。

少年拿起未磨亮的刀剑,妇人放下织布机参与防御工事,连白发老者都要在城墙上传递消息,家家户户都要为生存拼尽全力;

至于此前规划的“以战养战、在实战中提升实力”,更会彻底沦为泡影。

连安稳的修炼洞府、持续的丹药供给都保不住,修士们只能在逃亡与厮杀中勉强维持境界,谈何突破?

只要敌军撕开星际防线、攻入大唐本土,自己这些年从无到有建立的文明根基、所有为人类延续铺路的谋划,都将变成一场空!

可世事总在绝境中藏着转机,这次神族的突然出现,反而在无形中给了他喘息之机。

虫族的注意力全被这个“老对手”吸引,将主力舰队都调去与神族厮杀。

根本没把大唐这股“刚踏入星际的小势力”放在眼里,连派来探查的斥候都寥寥无几。这也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段攸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

被强大的敌人视为微不足道的星际尘埃,任其在角落自生自灭,有的时候,未必是一件坏事。

正是这份来自两大星际势力的轻视,才让他有机会在夹缝中默默积蓄力量。

不必过早暴露实力,也不必卷入两败俱伤的混战。

段攸指尖的力道渐渐松开,从沉思中回神。

眼见军中将领已明确各自任务、战场探查的舰队也已出发、后方补给线也安排妥当,所有事务都进入了正轨,无需再过多操心。

他才缓缓起身,骨节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发出轻微的声响。

随后,他让人传下指令,将那些准备返回星球的诸将,以及在战舰上牵挂他安危的几位夫人都召集到主舰的传送厅。

传送阵早已激活,淡蓝色的光晕在阵眼处缓缓流转,映得厅内众人的脸庞都柔和了几分。

段攸率先踏入阵中,身后的众人紧随其后,随着一阵轻微的眩晕感褪去,一行人已朝着大唐所在的星球返程。

当众人的身影一同出现在西域的传送阵据点时,清晨的阳光正洒在戈壁滩上。

远处传来牧民的吆喝声,空气中还带着青草与沙土的气息。

段攸挥了挥手,声音带着几分放松。

“诸位先回各自驻地,务必尽快落实任务;夫人你们也先回府,孩子们该盼着你们了。”

待众人应声离去,他才周身泛起淡金色的灵力光晕,施展瞬移之术。

不过瞬息之间,便已抵达长安皇宫的议事殿外。

刚推开殿门,便看到姜柔儿正端坐主位的软垫上。

一身素雅的宫装衬得她气质温婉,手中捧着奏折,正认真听着几位大臣汇报春耕与工厂招工的情况。

她时而微微蹙眉,在奏折上用朱笔圈点,时而抬眸询问细节。

神色间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早已没了最初执掌政务时的生涩。

殿内的大臣们最先察觉到动静,抬头见是段攸归来,连忙停下汇报,纷纷躬身行礼,声音整齐。

“臣等参见陛下!”

段攸摆了摆手,语气温和。

“不必多礼,继续说吧,朕也听听大唐最近的情况。”

待大臣们重新开口,他特意打断,重点询问。

“那些从农耕中脱离、进入工厂做工或搬去新聚居地的百姓,如今生活还习惯吗?”

\"粮食够不够?”

“有没有人闹着要回乡下?”

这些脱产百姓是生产体系的核心,他们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装备研发与兵力补充,是他最牵挂的事之一。

听着手下大臣,有条不紊地介绍。

“回陛下,新聚居地已配齐了食堂与学堂,工厂也按工时发粮票与工钱,百姓虽有不适应,但暂无一人闹事。”

“只是部分老人念着老家的田地,我们已安排人定期去照看,还会把收成送到他们手中。”

段攸轻轻点了点头,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

他心里很清楚,眼下的管理确实还存在不少混乱。

百姓们刚从全民皆战的紧张状态中脱离,还没完全放下对战争的恐惧;

又突然被从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上抽离,投入到“按时上工、学习新技能”的全新生活模式中。

有人分不清工厂的作息时间,有人学不会机器操作,连负责管理的官员都在摸索中调整政策。

这一切的变化来得太快,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需要时间适应。

但他并不着急,这种混乱是文明转型期的必经之路,只要大方向没错,总能慢慢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