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盐定路经略司。

索超军改组白池军的事遇到麻烦,枢密院在编制上弄出幺蛾子,中枢认为索超军东调至盐定路可以,防守白池也行,但可以为客军。即所有补给这些应该由泾原路调配,这等于换汤不换药,索超军换了个驻地,一切照旧。更为麻烦的是,泾原路这笔资金早就他用。

杨兴武、仁多保忠、吴用、扈成、潘良贵、陈遘和徐徽言,经略司今天这几个人齐聚一堂。

仁多保忠不会发表任何意见,枢密院有这个说法,他犯不着去硬顶,他的要求只是仁多家族军的配额不能少,他担心杨兴武从大家身上扣出这笔银子来。

潘良贵把开封的情况述说了一下:“枢密院当时东调索家军的确没有言明所属,蔡攸蔡大人任职直学士,认为这就是一个临时借调支援。”这是枢密院现在的说法。

杨兴武知道当年那场恩怨,实在没想到会落在这事上。说道:“那现在如何才能把这事落定?”

潘良贵摇头:“蔡大人既然提这个说法,就不会同意这是战区队伍调整。”要不,他也压根不用提,甚至把这笔资金扣下。

陈遘说:“白池为内库产盐,不设常驻军队说不过去。经略司可以上折子辩驳。”士子总有自己的冲劲。

杨兴武明白这事得和枢密院直接冲突,说道:“折子可以上,但理由得充分。哪怕这么说,那定编多少呢?或者枢密院认为盐定路无需增强,也能杯葛这个折子。”

潘良贵说道:“盐州漠北仁多军和西夏大战没有,冲突不断。一为确保盐州战事顺利,二为白池安全,三来盐定路禁军编制本不充分。直接要求增加整编一军。”这几条都是实际情况,清风明月寨几军是厢军,甚至很多是番军和乡军。以前盐定路只有定边还说得过去,现在多了个盐州,哪怕增加了仁多家族军队,从大宋角度防异族势力过大,也该增加禁军编制啊。杨家要定边和仁多保忠要盐州,这两个选项他选的一定是前者。

杨兴武双手合拳说道:“既然打算上折子,那就不单说索超部的事。把盐定路整体局势理一遍,然后相应应该多少禁军编制,做何准备,就当是盐定路的整体方略,这个折子这么来。”既然打算和枢密院争论,索性都摊开来说。

潘良贵笑着说:“杨大人,这不是和枢密院争论什么,这是盐定路作为西北一路,整体出的一个方略。”

杨兴武眼前一亮,还是这些进士肚子里有墨水,这都避开了和枢密院直接争吵,几个人频频点头。

杨兴武说:“潘良贵大人,这事你来牵头,吴用和陈遘配合你。”

潘良贵等几人应下。

……

大宋枢密院收到盐定路经略司的奏折,盐定路盐州初定,西夏侵扰不断,盐定路整体禁军实力不足,要求扩编禁军各部。

蔡攸没想到杨兴武会来这么一个折子,杨兴武压根就没和他争论索家军去留问题,而是整体讨论盐定路的策略,核心是盐定路兵力不足。

现在枢密院的主管叫侯蒙,同知枢密院事。他的升任有个关键点,他对西军非常肯定,倾向上是维护西军利益的。典型就是对于西北战事,哪怕西军某处失利,他的观点是从策略到一线战斗,详细查实,对于一线将军和战士的惩处该确定是否尽力,因为有些战局下面根本决定不来,唯有死战,这才是前方战士的职责。他们可以因为战斗不利被追责,而不该是战事决策被追责。

蔡攸清楚,这个折子放在侯蒙那里,基本会倾向于加强盐定路的兵力厚度。他和其他大臣一样,对盐定路的诟病在于清风明月寨只支厢军,番汉杂编,很难调动,有杨家私兵之嫌。增加一路禁军,侯蒙多半会同意,这也意味着枢密院是多了一支好调动的军队,至于将来盐定路经略司是否听调,到现在杨兴武并无他意。哪怕定边最后和府州一样,府州一半禁军不一样四处调动。

蔡攸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直觉,这个折子枢密院人都会看到,杨兴武的这个折子都不是个人的,这是盐定路经略司讨论的结果。

蔡攸努力平复心境,他初任枢密院直学士,在这事上心急了。他想到了索家军东调已然成行,那枢密院是同意这个调派的,他初来乍到,在这事上横插一脚本就让人非议。

侯蒙果然召来蔡攸,问询盐定路的事情,他是清楚此事来龙去脉的。

蔡攸说道:“盐定路东调索家军,索家军本就出自杨家军,分出去是为制衡,这次回调……”

侯蒙摆手道:“蔡大人,现在是论盐定路兵事厚度的事。”

蔡攸无言,这是他最大的失策,杨兴武没去和他争论索家军,他说的是盐定路的局势。

侯蒙说道:“折子我会上报官家,政事堂群相如有异议,大家会协商。枢密院的态度应该是支持。”既然他报上去,本就有支持之意。

蔡攸说:“侯大人,杨家会因此声势大涨!”

侯蒙道:“慎言,蔡大人认为盐定路会大涨声势,那就是支持咯。”

蔡攸发现这话他争论不下去,总不至于说杨家有反意,这如何说起,这要是公然说出,就是蔡攸和杨家的决战,不死不休!

侯蒙没再多言就按这个办,侯蒙是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做过御史和御史中丞,连权倾朝野的蔡京都不惧,何论蔡攸。

蔡攸甩袖离去,这事他拦不住了,除非政事堂上他老爹出面,想想这事蔡京也不会办。蔡攸和蔡京父子关系现在很紧张,蔡京更喜欢的是其他儿子,因为他们走科举正途中进士。蔡攸也是进士,只是那个成色别人看中,蔡京却不以为然。在几件事上蔡攸和蔡京也有争执。特别宫中关系,蔡攸认为他才是理顺这些关系的人,蔡京从不认同,只是认为蔡攸借助的还是蔡家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