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搞理论的都是非常能聊的。

同对不熟的,不是同领域的,可能表现的跟个社恐一样,但是聊到自己专业领域上的事情时,就跟话唠差不多了。

一进聊的兴起,这些人都刻忘了旁边还有徐启年这个人了。

“我说你们差不多得了,我叫弘文过来只是先跟你们认识一下,不是让你们立马就研究讨论的。”

徐启年等了一会,看这些人越聊越热乎,就忍不住出声打断道。

“有什么想聊的,以后你们有的是时间聊,我今天还要领他到处转转,认识认识人什么的。”

也不顾这些人有没有意见,徐启年拉着李弘文就往外走去。

“这个老徐,真的是!”

“刚聊到点上,这个家伙就把人拉走了!”

“确实过份,不过这个李弘文还真的是厉害,之前我以为就是一个运气好,有些头脑的商人,没有想到他居然这么有远见,而且对于很多东西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

“生意能做到这么大的,没有谁真的是草包,而且我听说这个李弘文在内地的这些产业只是冰山一角,他真正的商业是在外面,那个才是真正的商业帝国。”

几人倒是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笑着感叹了几句。

对于李弘文,在来之前,他们觉得是小辈,虽然有一些成绩,但是在理论上跟他们应该谈不到一起,没有想到只是简单一聊,很多观点让他们这些人都颇有感触。

徐启年与李弘文不知道这些人的讨论,徐启年拉着李弘文又去了好几个地方,给他介绍了不少的专家。

不过基本上军工方面的专家比较多,毕竟徐启年是个军人,认识的军工更多一些。

这些人也有不少人知道李弘文。

李弘文的灯塔项目,现在叫北斗的卫星导航项目还是让这些人非常有感慨的。

本来是一个都放弃的项目,没有想到李弘文居然用自有资金把项目又做起来,而且进度好像还不错,听说已经在联系火箭发射那边了。

至于其他两个项目,光刻机在这个时候还不被重视,再加上军工研究这一块的人少,知道的并不多。

米24则是因为刚刚到手,而且对外的保密级别也非常高,这导致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事情。

李弘文也是第一次认识这么多技术领域的专家。

有一些人,他是真的挺眼热的,不过他知道这些人就算他眼热他也挖不过来。

这可不是后世的商业专家,只要花钱就能挖,这都是国家各个领域的真正大拿,本身就带着科研带着级别的,就算是他想挖,对方也不可能跟他走。

而且上面也不会轻易放的。

一圈转下来,就到中午了,李弘文跟徐启年去食堂吃了顿饭。

可以看得出来,上面对于这些专家也是非常重视的,食堂里做的菜都非常不错,而且肉菜那叫一个多,还不用花钱。

“这些专家,有很多在研究的时候,经常忘吃饭,或者说经常不吃,上面的意思是趁着开会的这段时间,让他们好好的补补。”

徐启年看出了李弘文的心思,笑着解释了一句。

李弘文这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吃的。

不过,很显然,就算现在有了很多吃的,这些专家们在吃上也不是太在意,有一些人就算是有肉菜也只是要了一点点,更多的吃的是馒头米饭这种主食。

“这些人才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李弘文自语道。

这个计划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几十年后,我们可以大声的联合国对阿美莉卡说你有什么资格的底气,就是这个计划带来的,就是这些专家带来的。

正是有了这次的会议,有了这些专家用毕生的心血去研究,才有了辉煌的明天。

吃过饭,从食堂出来,有很多专家在一边散步一边聊着天,路过的时候,李弘文听到他们聊的都是相关的专业领域。

就算是休息时间,这些人也是互相交流着自己的看法,并没有谁真的是就去聊闲。

李弘文第一天来,会议安排上并没有安排会议。

所以他不管参加那个会议都是可以的,李弘文在上午的时候,专门去计算机技术还有跟信息技术的会议室去听了听。

这些专家说的东西,他可以肯定,他听不懂。

很多名词,他好像听过,但是组合起来,就不是那么懂了。

当然也有能听得懂的,关于这些技术未来的畅想,关于发展路线等等。

李弘文一下午过的非常的充实,他在一些会议后,还跑上去找了一些专家问了一些刚才没有听太懂的东西。

“今天我们的议题是,这些技术如何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分成几步来走,在这些步骤当中,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外部的资源来对我们的这些技术进行研究。”

李弘文第二天的时候,参加了一个需要他参加的会议。

不过全程李弘文并没有讲话,只是做为一个听众去听这些大佬们的发言。

虽然他有心投一些资金进去,帮着研究,但是这种事情不是在这种场合说的。

之后李弘文也参加了一些其他的会议,多数都是光听不说。

他对自己的认知还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在这些事情上,他是没有资格发表什么长篇大论的。

上面让他过来的意思,他知道,想让他从商业的角度去说一说。

可是这些东西,都是国之重器,除非能够让民营企业参与,否则他的那些言论其实用处不大。

不过,他不想说,不代表就没有人问。

“弘文,你是我们这些人当中,对商业最解的,我们只是理论,你是真正的实操,跟荣先生一样,都是这方面的实干家,你来说两句。

说说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这些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一天,在开会的时候,艾丰就点了他的名,让他跟大家说说。

这几天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谁了,不过一直没有听到他的观点,现在点了名,一个个都看过来,想听听李弘文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