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这个时代变化最快的一定是鹏城。
10年前李弘文从这里经过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
虽然说是个镇子,但人不多,建筑都是那种比较老,而且也比较差的建筑。
可是仅仅是10年的时间,已经是完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层以上的高楼起了很多座,那种超大的厂区也有非常多。
街道已经不再是那种土路,小巷子,都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铺上了柏油。
马路两侧也都安置了路灯。
街上人流涌动,特别是各大厂区门口招人的地方,那是人越来越多。
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遍布大街小巷。
街上很多人穿的,也相较于北方的城市要时髦的多。
喇叭裤,大波浪,蛤蟆镜这个时候最流行的穿衣风格,随处可见。
“10年,仅仅是10年的时间,这里就发生了完全不一样的改变,这就已经非常能说明我们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成功性。
这也说明了我们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抓住这个机遇的人就可以一跃改变自己的阶层,成为拥有财富的拥有地位的人。
别看来这里的很多人没有什么学历,但他们有敢想敢拼敢干的精神。
在这个时候,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李弘文带着裘博君在鹏城的街上来回转悠着,看到一处地方,他就会说起当年是什么样的。
“10年前那也是76年的时候,文哥,你已经来过这边了?”
算了算时间,裘博君有些好奇李弘文在那个时候怎么就会跑到这边来?
“这个地方它的最大的优势你知道是什么吗?”
李弘文笑着问道。
“离海边近?离港岛近?”
“没错,它的最大优势就是离港岛近,当年虽然没有定这里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区,但是已经有很多人从这边偷偷的去港岛了。
不过基本上都是南方人居多,北方人还很少有人知道这里。
我当初过来也是从这里偷偷的去港岛,因为那个时候想要通过正式渠道过去,有点儿难。”
李弘文点点头,说起这个的时候还颇有感慨。
他拥有着金手指,所以进出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有很多人在过去的路上会出事。
“文哥就是在那个时期去港岛创建的天弘集团吗?”
“刚开始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因为一个一起下乡的知青想要谋一份工作,我就教了她一点厨艺,然后出资帮她建立了第一家餐厅。”
李弘文想起了第一次带王招娣从这儿过的情景,那个时候的王招娣又黑又小又瘦,跟个小豆芽菜似的,那个时候他也没有想过,王招娣小小的身躯里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能量。
“后来她的生意很好,然后正好我在京城又碰见了另一个厨师,就是我带你去吃的谭府菜大酒楼的前任主厨,老爷子的厨艺确实是不错,后来我就萌生了再开一家高端餐厅的想法。
邀请老爷子过去担任主厨。
之后生意确实火爆,那位知青也就是现在天弘集团的总经理,她想要再多开几家店,后来我一琢磨就想到了西式快餐连锁这一块。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天弘集团才算是正式的有了眉目。”
李弘文回想着过去到今天发生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真的好快,有时候他都有一种错觉好像还是昨天的事情一样。
“这个主要是文哥你有胆魄,也确实有能力,才会有如今的这一切。”
李弘文说的非常轻描淡写,但裘博君不觉得真实的就是这样的,他觉得肯定是经过了很多困难时刻,经过了很多难关,才有了现在天弘集团的辉煌。
“其实跟我关系并不太大,主要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真才实干,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提供了一些想法,剩下的都是他们一点一点拼出来的。”
摆摆手,李弘文并不认为这个事情归功于自己,他觉得主要是自己有识人之能放手让王招娣高远他们去干,而且他们干的确实不错。
两个人也不单单只是在街上闲逛,后面两人去了天弘商场,裘博君要在这边常住,虽然说公司给准备的东西还比较齐全,但有一些东西同样是需要自己采购的。
“这里还能送货上门?”
买的东西不少,其实裘博君觉得用不了这么多,但是李弘文看到有用上的都下单了,这导致最后东西有点儿多。
裘博君还想着待会把东西搬到车上,估计来回得两三趟才能搬完。
结果李弘文直接说天弘商场对这种买的多的客户是有送货上门服务的,直接告诉商场的人员具体的地址,然后签一个单子,商场就会在指定时间把东西给送过去。
这就让裘博君有一些惊奇。
这个服务别说是他原先待的小城市,就算在京城,他也没有听说过有相同的。
“做服务业就是要把服务做到极致,一个客户他买这么多东西那么一定会有运输的问题,如果自己有车可能还好,没车还得找车,还得来回一人搬,那是非常麻烦的。
而对方能够在店里买这么多东西,我们也挣到了不少钱,帮忙去送到家还是应该做的,这样他下回想买这么多东西的时候就会再来我们商场,或者说有时候为了图自己方便,本来买不了那么多,为了让我们上货送的,他会故意多买一些。
这样我们不就是又能多卖出一些东西吗?”
李弘文的解释让裘博君对于服务对于商业有了更新的认知。
等回到住处,大概过了一个小时,东西就送上门了。
送东西的人员服务态度还是非常好的,虽然没有像后世那样进门要穿鞋套之类的,但言语间还有搬东西时候的小心,都让裘博君对于天弘商场的服务有更好的感受。
如果说下一次他自己需要买东西,他或许还会多买一点,这样就可以享受送货到家的服务了。
李弘文则在买完东西之后,就跟裘博君分开了。
他过来仅仅是为了送裘博君到公司,然后顺带吃个瓜,现在一切都完成了,他就又开着车回到羊城,然后坐上私人飞机飞回了京城。
“马上孩子都放学了,今年春天我们怎么过?”
回到家之后,徐婉晴看到李弘文问道。
别看平日里李弘文好像都不着家,几个孩子相处的时间也都不算长,但是今年夏天的时候,她跟俪珺几个人带着孩子玩,小家伙们一个个都特别的想念李弘文。
“冬天的时候港岛也不算暖和,这样吧,前两年咱们俩不是在夏威夷买了一处住的地方么,之后也再没有去过,今年春节我们就去那儿过吧?”
李弘文想了想,他觉得今年要把家里能够召集的人都带上,好好的过个年。
“顺道我们把大姐,二姐他们两家人也都带上,然后像姥姥,姥爷他们你都一起叫过来。
要是地方不够住的话,在我们住处旁边的酒店再订一些房间。
像白玫瑰,还有王招娣,高远,我问问他们,他们要是愿意也可以一起去。”
既然准备多召集一些人,李弘文连白玫瑰,王招娣高远等人都想到了。
“行!”
徐婉晴对于地方是没有任何挑剔的,只要有孩子,有李弘文,她就觉得可以。
“你那些朋友当中要是有人想去也可以,反正今年准备好好的在那边待一段时间。”
刚才说的这些人当中基本上都是李弘文自己的朋友,并没有徐婉晴的,所以李弘文觉得可以让徐婉晴也叫上几个朋友一起。
“知道了,我问问吧,他们不一定有时间!”
徐婉晴点点头,这些年她跟她原先的那些小伙伴们其实走的稍稍是有一些淡的。
也就是像耗子,还有参与基金会的这些人相对来说偶尔还能见个面,其他的要么对方也结婚生子了,不怎么走动了,要么就因为她经常不参与活动,也慢慢不再喊她了。
现在剩下关系比较还不错的,除了荣丽丽以外,还有一个是白晨曦。
这俩人现在虽然也结婚了,但互相之间还是时不时的会打个电话,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她或者是约着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可以呀!我之前还想着过年要不要出去玩呢,既然你们这么多人去,那肯定很热闹,不过我去合适吗?”
徐婉晴第一个打给的是荣丽丽,听到徐婉晴的话荣丽丽立马表示非常有兴趣。
“这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来的这些人也不全是我家里的人,还有以前下乡的知青朋友,你也都见过,另外像耗子他们也会问一问,他们去不去?
就是想着今年过年大家一起凑到一块,好好的聚一聚。”
“那你要是这么说的话,算上我一个,我带我老公还有孩子跟你们一块去!”
知道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别人,荣丽丽立马表示她要带着老公孩子一块。
与荣丽丽不同,白晨曦接到电话之后虽然也很想去,但她不太确定能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