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遗落渺尘 > 第114章 终于搞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到这位淳于大人的身份,她略一思量,便有了主意。

调整呼吸,手持沙锤开始演奏;

摇动特制的沙锤,以这种紧迫的音色引入,随后强撼的琵琶声响起,使得节奏更加紧张明快…

屋内三人顿时被这气势所感染,端坐着一动未动,凝聚的眸光注视着她。

乐声越发激昂,气势恢宏,仿佛置身于战场;

寒风萧瑟,战鼓雷动,两军对垒于苍茫大地,箭矢如雨,铁骑拼杀,利刃交汇,剑拔弩张之下尽是残影…

紧迫的氛围令听者的心境、随着音色的变化悄无声息地起伏不定!

一曲《秦王破阵曲》引入视听盛宴,让听者心神俱震,激昂的节奏起伏不定,渐入尾声又是大气磅礴,整首曲子将大破敌军的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乐声止,萧裕站起身,将琵琶放于圆凳,对着三人微微颔首;

三人这才回过神来,眸中尽是光芒;淳于浩无法平复内心的激动,他率先问道,“某请问小公子,此曲为何名?”

萧裕颔首,略一思索,回复道,“《破阵曲》。”

“《破阵曲》,难怪、刚才仿若置身于战场,仿佛又将本官带入那激烈的战场,与敌军奋战、不死不休!”

“这首《破阵曲》确如其名,此曲、令本官很是震撼,若是将此曲收于战歌,想必定然提高我军士气…”

萧裕莞尔一笑,“大人喜欢战歌,想必大人定是武将。萧裕除了《破阵曲》,还有《破阵子》。”

“哦,《破阵子》?是为何物?”淳于浩捻着胡须问道。

萧裕对着白震宇颔首问道,“白大公子,可否借笔墨一用?”

“姜烁,去案房取本公子的笔墨纸砚;”白震宇对着门卫吩咐道。

门卫取来文房四宝,萧裕将纸砚放好,陆伯宪起身,快步上前,“我来磨墨。”

萧裕提笔沾墨,开始书写,很快、一首辛弃疾的《破阵子》便写好了,只是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没有书写。

陆伯宪看着将劲犀利的文字,震撼至极,呆立着,愣是半晌没回过神来!

“慕贤弟,写的什么?”白震宇放下茶碗,望向他。

淳于浩好奇起来,“走,去瞧瞧,看看《破阵子》是何物。”

二人走近萧裕,陆伯宪将纸张递给淳于浩,颔首道,“大人请看。”

淳于浩接过纸张,念了起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好,好词!”

“妙,甚妙!”

“好一首《破阵子》,精妙绝伦呀!”

“如此佳作,可谓天下之绝!此词与刚才的乐曲相得益彰,亦是绝品!”

“此等佳作,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小公子可否告之本官,此词出处?本官定要与之相会,前去拜访!”淳于浩一脸虔诚,一心想要结识此等胸怀大志之人。

萧裕被他这一问,愣在了原地,绞尽脑汁地回忆着,想着许久,愣是想不起来。

她沉默着,没有回复。

白震宇见他没说话,轻推了一下,“萧家小公子,淳于大人问你呢,你还没回复呢!”

“啊!”萧裕一脸茫然,望着他道,“我忽然想起这首词,想着与刚才的《破阵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才按着脑海的记忆写下这首词。”

“那你能说说,此词和刚才的曲子是何人所作?”淳于浩一心想结识能作此等佳品的人士。

萧裕摇头,“我是按着脑海的记忆所作,只记得曲谱和诗词,并未想到有关其他人。”

“啊!你的意思是,你不知道是何人所作?那你是如何知晓此等佳品?难不成这些是你所作?”淳于浩满脸疑问,他绝不相信面前的稚童能作出此等佳品。

看着这身影,估计与自己的小儿子淳于立一般大小,最多也就七八岁,想到小儿子,每日都拿着木剑在院子里比划着,上窜下跳的,可闹腾了!比之少年,愧是不如!

面前的少年书写的词,精妙绝伦,虽不知出处,但他绝不相信是其所作,能作此词之人、定是上过战场的老将,且能文能武。此子不过是稚童,哪瞧过战场的残酷!不过话说回来,此子倒写的一手好字,此字笔力遒劲,流畅自然,堪称楷书佳作,自己书写的楷书也不及此稚童!

陆伯宪见二人沉默,对着萧裕使眼色,“裕儿,除了破阵曲,你还有其他才艺?今儿个难得遇到淳于大人,你可莫要令淳于大人失望啊!”

萧裕将琵琶递给元青,从清竹手上的牛皮袋中取出二胡,回到圆凳上,她开始拉奏乐曲。

“淳于大人,在下用这种乐曲为您表演。”

话才说完,明快的节奏开始,一曲非常好听的《赛马》响起。

萧裕饱满、炽热的情绪,弓法的流畅和音色的饱满,以二胡奔放的旋律将奔腾嘶鸣的骏马描绘的惟妙惟肖。

磅礴的气势以喷弓、打音、顿弓、拨弦、使全曲一气贯之,自然天成。展现出一幅生动热烈的赛马场面。

一曲结束,三人不由自主的点头,白震宇称赞,“听了此曲,仿佛面前有一群骏马在飞腾!妙哉!妙哉呀!”

陆伯宪也好奇,疑惑道,“小表弟,你这乐器为何名,我从未见过此等乐器!”

“此为二胡,虽只有两弦,可、能弹奏的乐曲举不胜举!”萧裕解释。

“二胡,这乐器倒真没听到过!”淳于浩捻着胡须边道。

“嗯,这世上只有这一把二胡,没听到实属正常。”萧裕微笑道。

“只有这一把?”白震宇不解。

“嗯,这二胡还是我画的图纸,命工匠按要求打造而成,才有了这世间第一把二胡。”萧裕微微一笑。

“你?难不成是你创造而出?”淳于浩惊讶。

萧裕闻言,想解释一番,这东西来自后世,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可解释不清啊,她自己都迷糊,不清楚自己前生是谁,为何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另一个世界!

想的头疼,算了,顺其自然吧,她默默点头,不想说话。

淳于浩见此,以为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师傅,但是不想透露出师傅的消息,他边捋胡须边想,\"此子小小年纪,就如此优秀;想必、他的师傅更是不凡,如此天才、不愿被人知晓,也算常理,在这乱世,明哲保身才是王道!\"

他默了默、毫不吝啬的赞道,“小公子果然大才,真乃少年天才,看来云壑老弟所言非虚呀!”

白震宇点头赞道,“这小公子、小小年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会弄出各种新奇的玩意,当真是了不得,单说那一手书法,我活了三十多岁的人了,竟是自愧不如!”

“白大公子,莫要自贬,您写的草书,那也是纵任奔逸、豪放自如!单这一点,我便不及您,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我一个稚童,窝在这小小一方天地、还需得大人保护!小弟年幼,万不敢与各位长者相提并论!”萧裕对着三人拱手施礼。

淳于浩见他小小年纪有此大才,又谦逊有礼,心里由衷的赞道,\"此子如此聪慧,就算是名师指导,那样的表现也堪称少年天才!想到自己八岁的小儿子,天天只有捣乱,与此子…

算了,不比了,人比人气死人!\"

淳于浩想的入迷,忍不住脱口问道,“小公子如此聪慧,不知年方几何?”

萧裕有些诧异,继而淡然一笑,“小弟生于天嘉五年八月,快七岁了。”

“真没想到,你竟这般小,如此有才,少年天才的名号当真符合,云壑老弟确实没有夸大其词!”淳于浩看着眼前俊美的稚童,心里感叹,\"若他是自家儿子,该有多好!\"

他拿着纸张询问,“可否将这首词赠于本官,本官也好让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见见,瞅瞅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对了,陆老弟所说的谢家主,不日将会从江南庐陵来到建康,我亲书一封,到时便可与他相谈购置商铺一事。”

萧裕颔首行礼,“能得大人的青睐,是萧裕的福气!您请收好,若是日后有需要萧裕的地方,尽管开口,萧裕定然义不容辞。”

淳于浩写好书信,交给了萧裕,便与白震宇告辞,“云壑老弟,时候也不早了,为兄先告辞,改日咱们有缘再聚。”

“陆老弟,萧家小公子,有缘再见!”

三人连忙施礼告别,萧裕忙递给他一张琉璃金卡,“大人,这是幻影阁的金卡会员,您收好,日后来我幻影阁,持此卡将享受永久的免费服务。我们幻影阁不仅有美味的佳肴,还有各种精彩绝伦的表演,日后大人来建康,还请一定要光临我幻影阁,我们等您一聚。”

淳于浩闻言,心中甚喜,“好好好,本官他日得空来建康,定要来你的幻影阁看看。”

三人为他送行,萧裕还不忘嘱咐道,“大人慢走,路上注意安全!”

淳于浩满心欢喜的进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