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帝道至祖 > 第161章 温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良久,儒皇一挥手,将武尊尸骨收入袖中,沉声道:“清风高德大义,当入人族功德林,从此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他的神色庄重肃穆,尽显对于武尊的敬重和对于世间正义的坚守。

帝易此时已经站起身来,虽然情绪恢复了过来,但眼眶仍旧微红。

他深知自己所得到的机缘和成就,都离不开武尊前辈的指点和帮助。

他向儒皇拱手道:“还请这位前辈,莫要辜负武尊前辈。”

儒皇颔首,目光沉凝深邃,却面色柔和,丝毫没有强者的架子。

反而透露出一丝对帝易的欣赏,并且询问道:“我如今要回中州,你若是随我一起,我可以安排你到绝佳的地方修炼。或是你另有打算?”

帝易深知眼前这人定是与武尊一般的前辈高人,如果与他同行,定然少不了天大的机缘。

他面色肃穆,眉宇间流露出一丝犹豫和思索,但最终还是拒绝了。

帝易谢绝道:“晚辈谢过前辈好意,不过晚辈需要回师门复命,就不叨唠了。”

儒皇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声音温和地再次问道:“你师门所在何处,我送你一程。”

帝易道:“晚辈师门所在地乃是这南域楚州。”

他的神色谦虚而恭敬,对于儒皇的提议也并没有抗拒之意。

儒皇道:“既然如此,那此物你且收下,以后去往中州,可凭此物见我。”

说罢,儒皇从他那宽大袖袍中,取出一枚令牌,其令牌上刻有“皇”字。

这枚令牌不大也不小,有巴掌大小,由不知名的金属制造而成,想来也是什么重要之物,通体金光闪闪,显得十分华贵。

令牌正面刻有一个“皇”字,字体端庄古朴,金光灿烂,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和力量。

令牌边缘饰有复杂的图案纹路,这些纹路错落有致,却又毫不杂乱,令人一眼望去,就会感受到一股深邃玄妙的气息。

整个令牌如同一件艺术品一般,充满了古老的气息和神奇的力量。

只见,帝易接过令牌后,儒皇就一甩袖袍,以大神通传送帝易。

一阵华光闪过,帝易的身影就消失不见了……

当帝易的眼睛再次睁开时,他恍若隔世地发现自己已经出现在一处陌生的山脉之中。

茫然四顾间,他仰头望向那高悬的太阳,不禁感慨那位前辈的手段高深莫测。

帝易缓缓升空,身旁连绵不断的山脉尽收眼底,随着一圈又一圈的绕行,他逐渐切入到胭脂山脉的深处,还散出神识勘察。

随即惊讶地发现,原来这里竟然是楚州的名山胭脂山脉,当初离开剑华宗前,他曾远望过这座山脉,此时回忆起这片美景,仿佛时间倒流回到昔日。

站在这片怀旧的土地上,他意识到剑华宗就在眼前,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面对眼前所熟悉又陌生的胭脂山脉,帝易内心沸腾起归宗的迫不及待。

三年的漫长旅程终于走到了尽头,恍惚间,时间仿佛静止,只有心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突然之间,一个念头激发他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回宗!

归心似箭,他化为一道虹光,在剑华宗所在的方向飞速穿行,激荡出一道美丽的光芒!

剑华宗,飘渺峰,正当帝易眼神似火地注视着剑华宗的正剑大殿时,一位手扶长须、满面春风的老者从大殿里走出来。

他的步履安然从容,身着古朴雅致的长袍,脸上深沟浅陷的皱纹似乎都在讲述着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老者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清澈而蓝色的光芒,仿佛看穿了一切,却又无比的平淡。

眼前这位老者正是当年新生大比上为帝易仗义执言的君长老。

君长老相貌英俊,虽然已过花甲之年,却神采奕奕。一头稠密的白发如云堆积在头顶上,长须垂至胸前,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看到君长老从大殿里走出来,帝易不禁心中欣喜。

他快步上前打招呼:“君长老,好久不见啊。”

君长老一时间没有认出他,习惯性地颔首,称好回应。

帝易感叹着时光的流逝,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从前。

他对君长老的感观一直不错,这位刚正不阿、处事果断的老者让他深感敬佩。

尽管君长老并没有认出帝易来,但帝易却没有丝毫不悦,只是微笑着与君长老擦肩而过,心头的喜悦之情越发弥漫。

忽然,君长老顿住了身形,以略微疑惑地神情转头看向帝易的背影。

心中纳闷:这少年怎么给他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又一下子记不起来了,怪哉。

帝易如今三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他的面容变得更加成熟,脸上散发出一股沉稳与坚毅的气息,俊美的面庞上多了一份硬朗和刚毅。

经过这三年的打磨,帝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不仅在身体上长高了不少,比三年前那个膝盖碰不到地面的少年高了一个脑袋,而且在相貌和气质方面也变得与以往迥异。

不再像以前一样谨小慎微、畏畏缩缩,帝易如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自信和洒脱。

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鲜衣怒马少年郎,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和充满阳刚气息的自信。

帝易跨步走入正剑大殿,对往来之人,皆是拱手施礼,谦逊有礼。

来到大殿的高座正下方时,帝易突然执弟子礼,高声道:“弟子下山游历三年,今三年之期将至,恐超期限,特早还宗,于此求见师傅。”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话语,引来了大殿内的所有旁人纷纷侧目,好奇地盯着他。

他们或者是神色复杂,或者是惊讶不已,似乎在猜测这个年轻人是谁,以及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即便是那些早就习惯于宗门规矩的老一辈,也对这个年轻人的突然出现感到十分意外。他们不由得互相交换神色,同时猜测着帝易的身份。

正当所有人好奇之际,楚剑坤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浑厚绵长,在大殿内悠悠响起:“来清竹林见我。”

……

清竹林,清潭中央的石亭中,帝易正坐在楚剑坤的对面,二人默默品茶,皆不说话,沉浸在寂静而纯净的环境之中。

虽然二人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情感却是几乎可以感同身受。

楚剑坤向来不苟言笑,但他对自己的这个亲传弟子,却是怀着真挚的喜欢和深深的关爱。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帝易归宗后,第一时间就叫他过来的原因。

楚剑坤亲自为帝易沏茶,用最喜欢的楚州雅清茶来款待他。

楚剑坤语气温和地说道:“我知道你最喜喝茶,而其中你最喜欢的,便是这楚州雅清。

今天,就用此茶来为你接风洗尘吧。”

听到师傅的话,帝易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他感激地凝望着眼前的人,感受着心灵深处的温暖。

师傅居然记得自己的喜好,这令他感到无比的温暖和踏实。

他默默地端起茶杯,细心品味着这道浓郁、清新、又略带苦涩但又回甘的茶汤。

这一瞬间,即便只是最普通的行动,也可以成为两个人之间交流的纽带,无形中让彼此更加亲近。

楚剑坤温和地对帝易说道:“你外出游历三年,且与为师说说这三年的所见所闻所感吧。”

帝易想了想,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讲述他的经历。

他说,这三年他见识了太多太多的人和事。

见过,有人,身无分文,只凭着几颗碎石,在喧嚣的市井中艰难乞讨,为了生计不得不奔波劳累;

有人年轻貌美、国色天香,本可凭相貌博得锦绣前程,却甘愿做平凡的客栈老板,默默无闻;

有人因妹而死,一夜少年白头;

有人为救母弑父,不惜背上骂名;

也有人,为护身后万家灯火,即使面对妖族大军,依然一步不退,坦然赴死。

更有人,为保族群,甘愿自毁前程,终生留在了那冰天雪地里。

甚至有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黎明百姓。纵有一息尚存,也要为民除害。身死道消也无所畏惧。

这些不平凡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让帝易深深感受到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与秀丽美好,也让他明白,生命是如此珍贵,需要珍惜和保护。

听完帝易的讲述,楚剑坤微笑不语,但他的眼神却深深地望着自己的亲传弟子,露出一丝欣慰和肯定。

帝易讲述了雷祖和武尊之事后,楚剑坤的脸色瞬间沉重了下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表情凝重起来,似乎在冥思苦想着什么。

过了片刻,他目光炯炯,喉咙微微一动,终于开口说话,道:”武尊前辈乃是顶天之辈,连为师都得敬重。“

随即,他语气严肃,好像在警告帝易,道:“既然前辈看重你,你千万不要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片好心了!”

帝易道:“弟子明白。”

紧接着,楚剑坤站起身来,神情毅然,严肃道:“冰主所言,雷祖之事。事关祖师,不容马虎,为师这就去查。”

帝易见师傅要走,连忙也站起身,询问道:“师傅,可否需要弟子帮忙。”

楚剑坤摇了摇头,道:“易儿,此事你莫操心。你刚回宗门,身乏体累,先回去休息吧。”

说罢,楚剑坤便转身离去,可刚走出去没几步,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转身叮嘱道:

“此事非同小可,你莫要对外声张!”

帝易拱手回答道:“弟子遵命。”

楚剑坤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