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完之后,董平根据具体的任务情况和宇文恺简单沟通了一想,就开始组织弟兄们一起干活了:董平先将五百人分为十个小队,每队五十人,分别在一个角落站好,负责一处的清理工作。
然后这五十人小队中,头部出了几个人负责一起扒拉出石块,抬起来递给后面的人,后面的队伍就两人一组,负责运送石块。以此往后推,直到最后一人将石块放到车上,最后再安排人推车出去——这样一条流水线就完成了!
要不咋说士卒干活效率高呢,这些人刻在骨子里的军令就是服从命令。董平安排好任务,分好队之后,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开始嘎嘎干活了。
所有士卒都是干劲满满,几乎都没有闲下来过,一个劲在搬动运输,好像还在鼓着劲看哪个小分队完成速度最快呢——这也是董平的嘉奖,他直接就说,哪个小队表现最好,他自掏腰包赏酒钱!
而且董平可能也闲着无事,他自己都撸起袖子开始干活了,不得不说这董平的力气还是要比普通士卒大上不少呢,那边需要俩人一起搬运的石块,董平自己一个人抗在肩上就送出去了,边走还能边大笑聊天呢……
董平的部曲其实有五千人,张富刚开始安排任务时候就说了,让董平每天带着五百人去干活,十天结束,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等到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再做打算。
然后林冲、秦明都是这样,他们也都有五千人,一样分开十天。真细算下来,每个人只需要干一天的活,对士卒来说,根本算不上劳累损伤……
董平负责的十天很快就过去了,摸着良心说,董平的干劲确实满满,他负责的十天,超额完成了任务,将洛阳皇宫的石块什么的清理下去一大堆,劳动成果是所有人肉眼可见的。
在董平休息之后,下一个就轮到秦明了,和董平差不多,秦明的部曲也都是新兵蛋子,各个嗷嗷叫着配合工作,基本上流水线也都差不多。
等到秦明又工作十天之后,整个洛阳皇宫遗址都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林冲带人过来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那两位兄弟都基本上将活干完了,自己来凑个什么劲。
林冲也只能哭笑不得的带着兄弟们进行最后一点整理,包括之前没有完全倒塌的房屋,也给它推到摧毁,为后续的重建工作做铺垫。
从开始派士卒来干活到现在,也就一个月,整个皇宫遗址焕然一新。张富中途来过两次,每次到来都能让他大吃一惊,这工作进度确实飞快啊!
等到彻底完成之后,宇文恺也是笑着合不拢嘴对着太子一个劲夸赞:“太子啊,你真是提出了个好主意啊,让军队来干活,效果事半功倍。这才短短三十天,就已经完全清理干净了,我本来预估计划要清理三个月呢!”
张富颇为自豪:“那当然了,我们的军队可都是专业的,这些将领也都是自己人,非常好说话。不说别的,他们一个人最起码要顶得上两三个普通民工;但是他们一支队伍五千人,最少要顶得上一万多个普通民工,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自然速度就快了!”
与此同时,冯道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他已经将司州民工的招募工作给完成的差不多了。各地征募再加上考核挑选,总计选出来了七百多人,现在已经到达洛阳,归到宇文恺工部麾下调配了。
至于隔壁雍州,大概也有一千来人,只不过因为路途遥远,大概要再过二十天才能赶到。至于其他偏远的地区,如益州、凉州,现在还没有具体消息。大概推断是加起来也一千来人吧,但是过来肯定就明年的事情了……
除了这些有一定经验的民工之外,需要的苦力流民也差不多搞定了——主要是司州北边、雍州北边就有一大堆流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反正最近几个月挺频繁在周围晃荡呢。
冯道派人过去,按照身体素质啊、年龄情况啊择优录取,征召了一批,大概有一千来人。当然,不可避免的是这些流民中也是有老有小,甚至有有些妇女,这也没办法,就当来充人头干活吧。
这一千人说实话不太够用,但是由于这一个月期间,军队务工展现出来的超强执行力,让冯道和张富也更放心了,暂且招这一千人来试试效果,大不了就还让士卒继续干呗,反正他们很多人也没‘玩’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