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打工人林超一样,听《萤火虫》这首歌感触不已的听众有许多。

此时的歌曲评论区,许多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感想。

“好温暖的一首歌。”

“奇怪,明明是一首儿歌,怎么我一个大人听哭了。”

“听着这首歌,莫名的就感到一种温馨和宁静。”

“虞采薇的声音太温柔啦,听得我心都醉了。”

“这首歌,莫名地就让我想起小时候夏天村子里的院落,晚上天气有些凉爽,耳边传来蝉鸣的声音,大人坐在一起聊天,我和姐姐在追着萤火虫...”

“唉,太怀念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了,现在在城市没有再见过萤火虫,童年也再回不去了。”

“当一个地方的萤火虫没有了,那就是没有了,因为萤火虫不会迁徙。现代城市,适合萤火虫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生活也是一样,年少时期的快乐,是最难能可贵的,大家还是要珍惜当下啊。”

与此同时,上京市。

牧小白是一名乐评人,也在听《童年》这张专辑的两首新歌。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乐评人,牧小白的专业知识是过关的,不过因为资历、没有什么特点等原因,目前他的人气并不高,只经营着一个粉丝不到5万的微博账号。

其中,这也和他比较有“底线”有关。

像其他一些做得好的“同行”,要么就接商单无脑硬吹,要么就故意树敌引战以此博流量,又或者用“表演式”的浮夸反应来迎合观众...

牧小白是有几分“傲气”的,他觉得,这些都脱离了音乐本身。

在他看来,艺术本身并无绝对高低之分,但技巧有。

一首歌从作词到编曲,再到演唱歌手的发挥,这些都是有水平高低的。

他觉得一首歌好、或者不好在哪里,对其进行分析,这才是乐评人该做的事情。

不过,这种“理工男”式的乐评,显然不太受欢迎。

此时,牧小白首先听的是《萤火虫》这首歌。

一曲结束,牧小白并没有如普通听众般那么激动。

相反,还有几分失望的感觉——不是针对作品本身,而是创作者叶知秋。

不可否认,《萤火虫》这首歌很优秀,虞采薇的演唱也近乎完美,但终究是一首儿歌。

从创作技巧层面来看,歌曲十分简单,经典的三段式结构,简单易记的旋律线条,采用了大量的重复手。

编曲也十分简洁,主要以钢琴、吉他、弦乐等基础乐器为主。

简单来说,他觉得这首歌有些平淡了,没怎么体现出叶知秋的功力。

如果说叶知秋之前的作品《以父之名》的编曲复杂程度是10的话,这首《萤火虫》差不多是2的程度。

他期待的,是极致复杂与华丽,让人眼前一亮的歌曲。

思考间,牧小白点下博播放第二首歌——由叶知秋本人演唱的《稻香》。

歌曲前奏响起,最先出现的是一阵夏天特有的蛐蛐声,几秒过后,吉他伴奏声响起。

当木吉他的声音出现的一刹那,牧小白的眼睛一亮。

好听!而且,很厉害!

开场那几声清晰的蛐蛐鸣叫,配合简单的木吉他分解和弦,这段前奏便将听众带入一个乡村的夏夜场景之中。

这种音符的运用非常高效,并且不需要任何视觉辅助,听众的想象力已经被激活。

要知道,现在有些歌手发歌,歌名起了个某某名字,但你不配合mV或者舞台画面去看,完全体会不到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与之相比,《稻香》这首歌简单的几秒前奏,已经足以彰显功力了。

不知不觉间,牧小白已经渐渐坐直了身体,他有种预感,接下来听到的这首歌可能会非常牛逼...

音乐继续,前奏中洞箫声接入。

听到洞箫声的一刹那,牧小白猛地瞪大了眼睛,有种电流划过皮肤,浑身颤栗的感觉。

洞箫是一种华夏传统吹奏乐器,这种乐器通常由紫竹制作,因其特殊的音乐,用在一些古风音乐的伴奏中比较多。

但《稻香》这首歌,是一首妥妥的流行乐啊。

叶知秋将其用在流行乐的伴奏中,非但没有丝毫违和,反而箫声一出,有种给这首歌注入了灵魂的感觉...

前奏继续,2号木吉他弹奏声再接入,然后叶知秋的歌声响起。

【对这个世界 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 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 人要这么的脆弱 堕落...】

听到歌声的一刹那,牧小白已经有些麻了。

在这里,叶知秋其实并不是“唱”出来的,而是用的一种带节奏感的“念白”的方式。

“念白”是一种介于朗诵和说唱之间的表达方式,再加上独有的节奏感,让这首歌给人一种十分新鲜,又似乎“本应如此”的奇特感觉。

这首歌从一开始的前奏,到人声部分出现,叶知秋的每一步,都在突破他对传统流行乐的理解,但又出奇地好听。

听着歌曲,就仿佛踏足一片陌生的田野,有无数美丽的惊奇等待你去发现...

歌声中,叶知秋的演唱继续。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

多少人 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我们是不是该知足

珍惜一切 就算没有拥有...】

此时,牧小白的注意力被歌词吸引,他似乎有些理解,为什么叶知秋在开头采用“念白”这么特殊的方式来唱这首歌了。

这首歌开头伴奏的木吉他、洞箫,全都是不插电的乐器,音色温暖而自然。

而“念白”这种形式,就仿佛老朋友在与听众说话般,充满亲切感,更加深了这种情感共鸣。

只能说,一切的安排,都是有原因的。

此时的牧小白,感觉自己在被一个接一个的“惊喜”砸中。

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歌词,他又被伴奏给吸引了。

此时,较之前伴奏中又加入了小提琴、中提琴的声音。

接着,伴随着鼓声,歌曲演唱进入副歌部分。

【还记得 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 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在叶知秋歌声出现的一刹,仿佛所有等候已久、蓄势待发的乐器受到了某种指令般,全部涌出来了。

电子鼓、贝斯、大提琴、沙锤...

此时,牧小白已经彻底麻了,心里只有“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念头。

他要收回方才觉得叶知秋“功力退步”的想法。

《稻香》这首歌,是神级编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