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很平凡的人,却让刘晋为之侧目。
只因,曲阿这两个字,它不止是一个地名,还是一个代号。
汉末三国,有一名隐藏的高手,本是刘繇麾下的无名骑卒。
神亭岭之战中,孙策带领黄盖、韩当、程普、蒋钦、周泰、宋谦等十二人,过来刘瑶这里打探军情。
太史慈见机会难得,就想要出营擒拿孙策,可是却没人响应,惟有这无名骑卒和太史慈同行。
双方相遇,太史慈和孙策单挑对峙,而那无名骑卒,则一个人牵制住了程普、黄盖等东吴十二骑。
太史慈跟孙策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因为怕被群殴,太史慈就故意把孙策引到没人的地方接着干架。
两人从马上打到马下,谁也奈何不了谁。
直到刘瑶的援兵到来,黄盖、程普等十二骑才赶到孙策身边,一场混战后,双方各自散去。
从孙策追击太史慈开始,到十二骑赶来,中间隔了多少时间不好说,想来一个多小时是有的。
而这么长的时间,东吴十二骑才摆脱那无名骑卒的牵制,对方的实力可见一斑。
因为没人知道那无名骑卒的姓名,只知道是曲阿人,于是便有了“曲阿小将”的传说。
曲阿小将的武力,从他以一敌众的表现来看,绝对属于金字塔的顶端。
但这人太神秘了,宛如流星一般,闪耀过后,就消失不见。
身份不详,实力不详,行踪不详,生死不详。
甚至唯一的战绩,都语焉不详。
整个人就跟个谜一样。
赵凡是不是传说中的曲阿小将刘晋不知道,也没有当回事,他只是听到曲阿两个字后,思维有些发散而已。
是的话更好,不是的话也不打紧。
顶尖战力刘晋不缺,多一个曲阿小将少一个曲阿小将,区别不是很大。
不过好奇之下,刘晋还是观看起赵凡和许定的战斗。
场中两人一见面就开始了对轰。
许定的大刀势大力沉变化莫测,而赵凡的长枪大开大合杀伐无双。
两人走的,居然都是刚猛的路子。
许定膘肥体壮,猛一点也无可厚非。
反倒是赵凡,相对来说,就有些瘦小了。
可他和许定在硬碰硬的过程中,不落下风的同时,还有几分游刃有余,不用多说了,天生神力。
两人上来就打的不可开交,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观赏效果直接拉满。
刘晋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赵凡的路数,他用的不是枪法,而是矛法。
对方手中的兵器也不是枪,是矛。
不对,那不是矛,是槊!
刘晋眼里异色一闪而逝,槊这玩意儿虽然起源于汉,但并不盛行,最起码,他是第一次见到用槊的高手。
枪、矛、槊三种兵器,乍一看长得都一个样。
对不懂行的人来说,摆一起都分不出来谁是谁。
枪和槊都是在矛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简单来说,矛头大,枪头小,而矛头短,槊头长。
当然,这个大小长短的界限也没有多严格,纯看个人喜好。
就好比赵凡手中的长槊,完全可以一器三用。
再看场中,许定和赵凡已经对轰了数十招,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没讨到便宜。
不过刘晋却知道,这一局,许定败了。
两人看似五五开,实际上许定的呼吸已经乱了,这是体力消耗的征兆。
而赵凡的呼吸,从始至终都没有多大的变化。
换句话说,赵凡根本就没用出全力。
这也是个滑头啊,刘晋叹了口气。
有时候全力以赴可不是尊重,而是打脸。
显然,赵凡给足了许定面子。
因为他俩这场打斗,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时辰,还他么是五五开。
又是一招硬碰硬,双方短暂分开。
许定快速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就要继续战斗。
突然,许褚的喊声传来:
“大兄,认输吧!”
许定停下动作,疑惑不解的望向许褚,就见许褚对他肯定的点了点头。
赵凡也没有趁机攻击,同样停下了动作。
许定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许褚,比相信自己还相信。
所以,许定二话不说就收起了兵器,对赵凡拱了拱手:
“我认输!”
“多谢成全。”赵凡态度谦和,只是眼里的兴奋怎么也藏不住。
“回头一起喝酒。”
留下这么一句话,许定转身离去,好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的战斗过了,爽。
至于被踢出杀神卫,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谈不上多失落。
看着许定离去的背影,赵凡咧嘴笑了,不枉他打的这么辛苦,瞧瞧,都约起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