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自己人。”安叔感叹一句,面上笑出好看的褶子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己人打架宁可飞到天上去,我不会糟践家里的东西。
家里的主子一个个仗义疏财,天天败家。现在也就剩下他了,懂得知省识俭。
大家看了一会儿,苏迎春不好让大家等太久,喊了一句:“夫君!”
空中干架的二人动作渐渐慢下来,没一会儿就凌空降落。
一个赛一个的风度翩翩,完全没有对决的狼狈和不择手段,仿佛真的意思意思过几招。
“承让。”梁俊抱拳。
牧青回礼:“客气。”
梁俊又问:“下次约郊外场地?”
牧青眼睛微亮,一口应承:“好。”
卿宝眼睛在两人之间转来转去,脑海中回味“承让”二字,这是……大姐夫胜出?
牧青哥哥对上强行提升内力的面具男有些难以应付,那大姐夫对上,会不会将人按在地上打?
饶是如此,大姐夫有自己的事干,不仅要上值,每日落值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哪里有时间分给她?
牧青的神色间隐隐有一丝失落。
唉,他是万年老二!刚入行便输给梁俊,现在仍是棋差一着。
按理说,梁俊有官职在身,又娶妻生子,杂事一堆,武功不应该比他高呀!
到底差在何处?
忽然,他肩膀一沉,对上梁俊刚毅的冷脸。
梁俊扯扯唇角,算是微笑。
牧青眼皮一跳,控制住翻白眼的冲动。
大可不必对我笑!谁不知你梁俊常年冷脸,对谁都爱搭不理……好像也不对?
牧青想起在护国将军府,梁俊对待妻儿的态度,仿佛换了一个人,变得鲜活有温度。
这个面瘫突然这么自来熟,主动碰他,难道是因为娶妻生子变得有人味了?
牧青觉得自己真相了,暗暗点头。
想到最有可能成为老光棍的宫廷第一侍卫,成了他们那一批最早成亲的。反倒是自己,仍是孤家寡人一个。
“境界。”梁俊直视他的眼睛,认真地吐出两个字眼。
牧青先是微微一愣,脑海中忽地灵光一闪,似乎层层迷雾被他轻轻一拨,如同拨云见日一般,看到崭新的世界。
他一直懊恼自己这几年没什么长进,明明一遍又一遍地查漏补缺,已觉并无不妥,却偏偏停滞不前,不得寸进。
境界……竟然是他的心境跟不上!
他隐隐感觉到瓶颈蠢蠢欲动,他仔细抓住那一瞬间的感觉。
为了不被任何人打扰,他立即飞上屋顶,当着众人的面,坐在屋顶打起坐来。
“牧青怎么了?”苏迎春问。
梁俊将她额边的一缕发丝撩到耳根后,语气不复此前的冷冰冰,暖了一百八十度:“他有所领悟,正在突破境界。”
多年前,他们曾经是同僚,后来各事其主,缘法际遇各不相同。
太子看似不是热心肠,其实很善良贴心。
在青石河村,他还很小的时候,每每得到好东西,都先惠及身边的人。
他偶尔得到一本武功秘籍,丢给他。
最开始他不以为意,当翻开看第一页,就完全被吸引住。
那本书很多人还真不能看懂,主要讲武道巅峰的突破。
需要心境重塑,到达一定境界,方能跨越过去。
简而言之,心的高度,决定武功修为的高度。
那时,他日日站在屋顶领悟大道,突破境界后,再无敌手。
牧青,就差那么一点点。
目前看来,他的领悟力也很强。他不过提点两个字眼,就已经有所领悟。
看来,他很快不再是小姨子口中唱的“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牧青需要护法,二妹也需要保护,这几日我留在唐家。”梁俊惯常人狠话不多,是一个典型的可靠实干派。
卿宝松了一口气,唐家人喜笑颜开。
别看他们财大气粗,真正排名靠前的武林高手,常常视钱财如粪土,根本不屑于给人当护院。
方才梁俊与牧青的对话,他们分明听的一清二楚,显然梁俊的武功还在牧青之上。
那安全感妥妥的呀!
梁俊能留下来,还有一个牧青在,比起他们请的那些所谓的武林高手,可靠感满满。
苏老夫人满意大孙女婿的做法,颔首:“二丫头身上有伤,经不起二次折腾。梁俊能够留下来,我们也安心不少。”
不过她眉头紧锁,有些愁绪,“此事我定要找崔家要个说法!问个清楚明白!”老闺蜜也不能原谅!
哼!
“早知道她养出不肖子孙,说什么我老太婆都不会把我的小四往火坑里推。”
“奶奶……”苏暖冬想劝祖母不要介怀。
被苏老夫人白了一眼,“行了,你现在是被迷了心窍,别给他们崔家说好话,我心里有数。你那件事算是过去了,往后休要再提!以后奶奶给你找一个更优秀的男儿!”
苏暖冬微微抿唇,乖巧的没有作声。
苏老夫人想去见一见苏又夏,被卿宝劝阻,“等过两天吧,二姐做完手术没多久,正虚弱,伤口容易感染。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带点细菌,要是被二姐沾上,恐会加重病情。”
此言一出,苏家人都不敢要求进去了。
“好好好,既然如此,我们过两日再来。卿宝,你留在这里照顾好你二姐,她那人跳脱,仔细伤口裂开……”苏老夫人殷殷叮咛。
卿宝不厌其烦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苏老夫人叮嘱完,便要告辞。
听到苏老夫人说要走,唐老爷诚意拳拳道:“亲家留下来用膳再走?”
“不了,老婆子回去收拾一些好药材给我家二丫头送来。”苏老夫人推辞。
即使唐家不缺药材,到底是自己的心意,让二丫头知道娘家人永远是她最强大的后盾!也要时不时地提醒唐家,她家二丫头从来都不是泼出去的水!
便是两家人一起用膳,也要等苏又夏好起来,大家方有心情吃。到时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岂不是更好?
现在他们一心记挂苏又夏的病情,留在这里用膳如坐针毡,还不如回去收拾各种药材送过来,也好给二丫头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