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赌石,人生 > 第2230章 资本博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骠国,曼德勒联合基金医院。

杨龙脸色依旧苍白,靠在病床上,听着李刚汇报国内传来的“坏消息”和魏家的动向。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胸口缠着的纱布隐隐渗出血丝,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咳咳……魏家……胃口不小。”杨龙喘了口气,对床边的李刚和赶来的郑粟说道,“他们想吞了阿翡在国内的老底……我们这边,不能闲着。”

“龙哥,你的身体……”郑粟担忧道。

“死不了!”杨龙摆摆手,挣扎着坐直身体,“阿翡在前面扛着,我在后面不能躺着了。刚子,准备好飞机,我要去内比都,再去一趟腊戍和佤邦。”

接下来的几天,杨龙拖着未愈的病体,开始了艰难的穿梭外交。

内比都,总统府。

闵上将看着面容憔悴但眼神锐利的杨龙,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慨:“杨将军,你这才刚醒,何必如此操劳?”

杨龙坐在客座上,腰板挺得笔直,虽然虚弱,气势却不减:“总司令,第五特区与内比都一荣俱荣,一损俱焚。如今有人想掐断我们的未来,特区若倒,下一个会是谁?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比我懂。”

他拿出了一份精心准备的计划书:“这是基于《框架协议》的深化合作方案,以及……一份对赌协议。”他详细阐述了低空经济的巨大潜力和特区项目的战略价值,“我们只需要一笔短期过桥资金,最多三个月!三个月内,若项目关键节点无法达成,或者国家政策未能落地,第五特区愿意以伊洛瓦底江水电站未来百分之二十的发电收益权作为抵押!但若成功,参与投资的各方,将共享项目在东南亚市场的优先合作权和利润分成!”

闵上将目光闪烁。水电站的收益是看得见的长期利益,而低空经济是充满诱惑但不确定的未来。杨龙提出的对赌,风险和收益都极大。他沉吟良久,考虑到关翡与他的隐秘股权安排,以及打压魏家可能带来的政治收益,最终缓缓点头:“原则上,我可以支持。但数额不能太大,而且,需要经过议会程序……速度不会太快。”

“感谢总司令!速度至关重要!”杨龙知道,这已经是闵上将在当前形势下能给出的最大支持。

腊戍,克钦独立军(KIA)控制区。

面对曾经兵戎相见的对手,杨龙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和魄力。他没有绕弯子,直接点明魏家意图扼杀特区项目,本质是想独霸未来的低空领域,挤压所有地方势力的生存空间。

“诸位,我们之间是有过节。但现在是外部势力想端掉我们所有人的饭碗!特区这个项目成功了,我们就能拥有一条直通未来科技和巨额利润的通道!失败了,我们以后就只能看着别人的飞机在我们头顶飞来飞去!”杨龙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我以第五特区的信誉和杨龙的个人性命担保,这是一次投资,更是一次对我们共同未来的押注!同样是对赌,成功了,克钦将获得特区低空物流网络的优先铺设权和技术支持;失败了,特区赔偿等价黄金或……你们需要的军火。”

KIA的高层们陷入激烈讨论。杨龙的坦诚和对未来的描绘打动了一部分人,而那份对赌协议,也给了他们一个风险可控的参与方式。经过艰难的谈判,KIA最终同意调动其秘密资金池中的一大笔资金。

佤邦,联合军(UwSA)总部。

在这里,杨龙遭遇了更大的阻力。佤邦相对富裕且独立性强,对特区项目的兴趣不如KIA迫切。杨龙不得不调整策略,更多地从地缘政治和长远利益角度游说,并提出了更优惠的合作条件,包括联合开发佤邦境内的稀有矿产,以及共享部分从“夜鹰”U盘中获取的、与佤邦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

最终,凭借其个人威望、极具诱惑力的对赌条款以及对共同利益的深刻剖析,杨龙成功说服了佤邦联合军的重要人物,筹集到了一笔惊人的资金。

曼德勒,联合基金会临时会议室。

杨龙拖着几乎虚脱的身体,召集了联合基金会的主要股东——包括几大地方武装的代表和部分骠国本土大商人。

他站在投影前,背后是放大的低空飞行器概念图和复杂的资金流向图,虽然脸色苍白如纸,声音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诸位,钱,已经不再是问题。我用这张老脸和特区的未来,从内比都、从克钦、从佤邦,为大家撬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现在,是我们联合基金会展现力量的时候了,集中我们的资金,跟着我,跟着关总,干这一票,成了,我们一起拥抱未来,分享万亿市场。输了……”杨龙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斩钉截铁,“我杨龙,第一个倾家荡产,赔给大家!”

他的魄力和之前筹款的成果,彻底点燃了在场众人的情绪。这些在乱世中搏杀出来的枭雄们,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胆魄和担当。很快,一笔由联合基金会各方共同凑集的、高达近百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开始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悄然向田文和程墨掌控的金融阵地汇聚。

两条战线,一明一暗,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关翡在国内“狼狈”地应付着魏家代理人的步步紧逼,而杨龙则在骠国拖着病体,为他筹集着足以逆转乾坤的弹药。一张针对魏家的大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只等那最关键的时刻,雷霆一击。

帝都,某隐秘的私人会所内,田文、程墨与几位关键人物再次聚首。桌上铺满了风驰集团、魏家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暂定名为“天工科技”、“远航资本”等)以及翡世相关资产的股价走势图、资金流量数据和股权结构分析报告。

“魏家通过‘南洋世纪’的郭永年这个白手套,已经开始接触我们抛出去的‘诱饵’了。”田文指着一条刚刚传来的信息,嘴角带着冷冽的笑意,“他们对翠府项目的股权和翡世传媒的控股权表现出浓厚兴趣,压价压得非常狠,比我们设定的‘底价’还要低15%。看来,魏见深是铁了心要趁火打劫,把我们往死里逼。”

程墨微微颔首:“贪婪是原罪。他们调动了多少资金?”

“根据我们监控到的渠道,前期收购风驰股份已经消耗了他们大量现金,加上维持自家股价,他们的流动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这次为了吃下我们的资产,他们至少动用了三倍的杠杆,还从几个关系紧密的基金那里临时拆借了大笔资金。”田文分析道,“郭永年那边的谈判团队,口气大得很,似乎志在必得。”

“很好。”程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就让他们继续‘志在必得’。谈判可以拖一拖,偶尔放出点‘我们快撑不住了’、‘正在考虑更苛刻条件’的风声,吊着他们的胃口,让他们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陷进来。同时,我们在二级市场,要开始配合演戏了。”

接下来的几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风驰集团的股价在“利空”消息(李钧协助调查、项目受阻传闻、大股东“疑似”减持)的持续打击下,一路阴跌,偶尔出现的技术性反弹也显得软弱无力。以田文和特区联合基金为首的“自己人”,开始按照计划,在关键点位“默契”地砸盘,制造恐慌性抛售。成交量时而放大,时而萎缩,盘面走势极其难看,牢牢吸引着所有空头和观望者的目光。

与此同时,魏家旗下的“天工科技”和“远航资本”等公司股价,却因为魏家前期投入资金护盘,以及市场对低空经济概念的模糊期待,维持着相对坚挺甚至小幅上涨的态势。这种反差,更让魏见深坚信自己的策略正确。

然而,在这看似明朗的局势下,两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一股是以田文、程墨为核心,联合了杨龙从骠国筹集到的巨额资金,通过层层离岸公司和隐秘账户进入市场,以及部分被程家、田家暗中说服的同盟资金,开始在风驰集团股价跌至历史低位时,不露声色地、分散地、持续地吸纳散户和部分恐慌机构抛出的筹码。他们的操作极其隐蔽,挂单分散,成交金额控制在监管红线之下,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

另一股,则是魏家自身。为了维持自家股价的“繁荣假象”,并筹集资金收购关翡的资产,魏家也在不断调动资源,甚至不惜质押更多股权进行融资。他们的资金链,如同被逐渐拉紧的橡皮筋,绷得越来越紧。

就在资本市场暗战正酣之时,郭天凤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秘密会见了刚刚结束一轮“谈话”、暂时恢复有限自由的李钧。

李钧看起来清瘦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只是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忧虑。

“郭总,情况我都知道了。”李钧开门见山,声音有些沙哑,“魏家这是要往死里整。风驰的股价……唉。”他叹了口气,那是他半生心血。

郭天凤给他倒了一杯水,语气平静而有力:“李总,现在不是叹气的时候。关总、田文、程墨,还有骠国的杨龙将军,都在为破局而努力。我们有一个计划,需要你的支持和授权。”

她将田文最初那个“砸盘退市”的疯狂构想,以及后来基于国家政策利好演变成的“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反向收购”的完整方案,向李钧和盘托出。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差,引诱魏家耗尽资金,然后借助政策东风和暗中吸纳的筹码,对魏家核心产业发起致命一击。

李钧听得神色变幻,尤其是听到“主动砸盘,甚至考虑启动私有化退市”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退市……”李钧沉吟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选择。好处是,一旦退市,就彻底摆脱了公开市场的规则束缚和股价波动的影响,公司价值由我们收购方重新定义,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在后续与魏家的资本战中受到干扰,也能避免风驰的技术和数据在混乱中被不当觊觎。而且,如果操作得当,退市后重组,未来重新上市,估值可能会更高。”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指出了巨大的风险:“但弊端同样明显!第一,退市过程复杂,需要耗费巨量资金回购流通股,对我们的资金压力是极限考验。第二,退市会对公司信誉造成严重打击,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都可能产生动摇,甚至引发债务危机。第三,一旦退市失败,或者退市后重组不及预期,风驰就可能真的万劫不复了。”

“相比之下,‘重组’方案显得更温和一些。”李钧继续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强大的战略投资者,稀释魏家的股权,或者通过资产剥离、业务分拆等方式,保住核心的研发和特区项目。这样对市场的冲击较小,也能更快地稳定局面。但缺点是,过程可能更漫长,变数更多,而且无法给魏家造成毁灭性打击,很可能只是暂时击退他们,后患无穷。”

郭天凤静静地听着,她知道李钧作为创始人,对风驰的感情和顾虑。

“李总,关总让我转告您一句话。”郭天凤看着李钧的眼睛,“他说,‘我们在骠北,习惯了一把定输赢。魏家既然选择了全面开战,就不会给我们慢慢重组的机会。只有打断他们的脊梁,我们和风驰,才有真正的未来。’”

李钧身体微微一震,关翡那句“一把定输赢”似乎触动了他。

他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闪过风驰创业以来的点点滴滴。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眼中虽然还有血丝,但那份属于顶尖企业家的决断和锐利重新回归。

“我明白了。”李钧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重组方案固然稳妥,但不足以应对魏家这种级别的恶狼。只有退市,才能彻底摆脱纠缠,才能集中所有力量,给予致命一击。我同意……启动退市计划。”

他拿起笔,在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一致行动人协议》和《授权委托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他将自己持有的风驰集团股份投票权,在关键时刻全权委托给关翡和田文指定的主体行使,同意他们为应对恶意收购和实现战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私有化退市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另外,”李钧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会亲自出面,联系那些还对风驰抱有期待、或者与魏家有隙的机构投资人和个人股东。说服他们在关键时刻,要么跟随我们一致行动,要么将股份出售给我们。就算不能全部争取过来,也要最大限度减少阻力,集中股权。”

随着李钧的倒戈实际上是回归己方阵营并授权,以及杨龙筹集的巨额资金陆续到位,关翡一方手中的牌面顿时雄厚起来。

田文指挥的金融操盘手们,更加从容地在风驰的低位吸筹,同时继续维持着风驰股价的“半死不活”状态,迷惑魏家。

而魏家方面,魏见深看着“南洋世纪”郭永年传回来的、关于翠府项目和翡世传媒股权收购“取得重大进展”的报告,以及风驰集团那跌跌不休的股价,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在望的笑容。

“关翡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对幕僚说道,“通知下去,加快收购进度,资金不够就想办法再融资。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关翡在国内的产业,改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