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十年二月十二
“王承恩····走了?”
刚刚下船的周建安便收到了一条来自于京城的消息。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于崇祯二十年正月初八晚亥时三刻病逝。
至于其年岁,由于当时也没什么出生证明,也不是富人家,所以早已经是个迷了。
不过周建安看其面容,恐怕也有五十左右了。
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离世,不算是高龄,但也绝对不算是走的太早。
王承恩这个人,周建安也是有过一些接触的。
这个人,其他的不说,但是对于崇祯,那是绝对的忠心。
毕竟在历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后世辫子甚至也将其埋葬在了崇祯陵墓的旁边,让其常伴其左右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证明。
周建安还记得上一次去京师的时候,崇祯的身旁已经不见了王承恩的踪影,当时崇祯就说王承恩的身子骨不好,现在在崇祯身旁照顾的,乃是王承恩认下的干儿子,王友德。
这小太监周建安也见过,非常机灵,手脚也麻利,看起来还是很满意的。
他也是真的没想到啊,这才崇祯二十年,王承恩便第一个扛不住了。
至于下一个,那会是谁呢?
周建安想到了一同抵达的太子朱慈烺的信件,信中朱慈烺对于崇祯的身子很是担忧,他也让御医们看过了,其问题还是出在了上次差点身死之事上。
虽然治愈,但始终伤了根本,这才不到四十的年纪,身躯已然和五六十岁的老者差不多了。
不对,他的身子,比起那些五六十岁的老臣都要差的多,那些老臣给周建安的感觉至少还能活二十年,至于崇祯。
周建安坐在回府的马车上,微微叹息了一声。
前段时间,他打算让唐珍上京师去给崇祯看看,毕竟现如今松江府的医疗先进程度可以说是大明最好的存在。
现如今唐珍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研究起输液等操作了、
不过最后唐珍还是没去,因为她之前就给崇祯看过,在她看来,崇祯若是远离朝堂,什么都不干了,每日里游山玩水,吃好喝好的话,或许寿命还能延长一些。
可若是照常如此下去的话,崇祯能不能活过四十岁她都不敢保证。
“要不,还是让太子朱慈烺多多主持政务,至于陛下,不如退居幕后好了?”
周建安心中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现如今朱慈烺的年纪也不小了,完全可以试一试站出来了。
如此,崇祯身上的担子也会轻一些。
更加重要的是,现如今的大明,乃是百废待兴之后,蓬勃发展之际。
朝廷每日里的工作量惊人,崇祯的身子更加的扛不住。
想了想,周建安还是让人拿来了笔墨纸砚,开始写起了折子。
“吾弟慈烺亲启。
兄·······”
周建安现在的字比起以前,可以说有了十足的改善了,整个看起来虽然还比不上那些大臣们书写的工整,美观,但是总体来说,已经算的上是合格的地步了。
给朱慈烺写完之后,周建安又动手给崇祯写了一封、
大致意思很简单,他建议让崇祯要么册封皇太子为监国,自己退居幕后,指导指导即可,
要么干脆直接当太上皇,让朱慈烺好好的大展拳脚一番。
这两条建议,若是其他人上的,大多恐怕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之心,运气好的没什么事。
运气差一点的,恐怕直接会丢掉性命都是有可能的。
但这若是周建安写的,那后果恐怕就不一样了。
当收到这封折子的时候,崇祯肯定会好好的考虑一番的。
当折子写完之后,周建安也终于是回到了王府之中,早早得到消息的众人也早早的就在府外等候。
卢小婉身居正位,一旁则是唐珍,颜晓蓉,陈圆圆等人。
她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满满的思念之意,毕竟周建安这一走,又是半年左右的时间。
除了她们,周建安的子女们此时也都依附在母亲们的身旁,眼巴巴的看着周建安即将出现的方向,
这些小孩子里面,诸如周靖宇,周雅宁等人都已经入了学堂启蒙了。
当周建安的车驾出现的那一刹那,所有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周建安也早就掀开了车帘子看向他们,脸上同样是挂着幸福的笑容。
而当夜,周建安更是接连往返于所有妻妾们的房间,直到天色快要亮的时候,他才在陈圆圆的身旁缓缓的睡了过去。
开春之后,松江府内的港口显得更加的繁忙了起来。
进港处,大量的商船井然有序的靠岸,登记,交税,卸货等等,同时一侧的出港,又有大量的商船在此装货,所有的港口热闹不已,码头上全是忙碌的身影。
工人们虽然忙碌着,满头大汗淋漓。
可他们的脸上依旧饱含着笑容,每一次背着货物起身之时的吆喝声也带着满满的活力。
而靠近码头的位置,则是大量的交易区。
只需要缴纳很少的场地费,大量的散商们将货物摆放在此处进行售卖,大明内的商人也将内陆的商品摆放在这里,供番人商人们挑选。
再往里走,原本都是广袤的农田,可在此时,全都变成了一条条繁荣的街道。
如此,虽然损失了大量的良田,可没办法,松江府要发展就必须有得有失才行。
鱼和熊掌,毕竟不可兼得。
五十米大街上更是热闹非凡。
而这处街道上,最为忙碌的还当属大明银行,松江第一分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商贩都开始采用大明银行的本票进行贸易,而且大明银行的本票也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安全的一种本票,所以也最受商人们的喜欢。
并且不止是商人,大明银行还面向所有人开放开户,所以大明银行成立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其吸收到的存银却是达到了一个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数目。
足足五千余万两。
当然,这是整个大明总共的存额。
而由于大量身怀财富的地方乡绅对此还存在怀疑的态度,所以大明银行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不过即便如此,大明银行也已经勾起了不不少人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