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识并非线性发展,在格致院,各种发现是存在相互印证探索的关系。

李言闻的面前摆着数本经典。

【莫能载,是无外;莫能破,是无内。谓如物有至小而可破作两边者,是中着得一物在;若无内,则是至小,更不容破了。】

“朱子对《中庸》费而隐所注解。”

陶有道指着一本中庸,一本朱子注释,说道:“其中无内,则是至小,便莫能破。”

这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一种物质小到最小,便不容易被破。

顺着陶有道的话语和手指,他们又看向了另一本书,其名《庄子》,同样被翻到了一页。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陶有道轻念着,道:“两者对立,但同时不也在相互验证,如李兄所言,金无法分解,那便是金便是由相同极小物质所组成,再如何切分,也是金。”

在场的人之中,陶有道对于物理现象更有研究,所以他是最早能够理解李言闻的发现的人。

闻言,众人点头,但也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看向了下一本书。

这一本书并非华夏经典,乃是由西方之人传来,进入大明之后,由京城学士和西方教士一同翻译而成。

因为所涉及相当多陌生的词汇,所以当前这一本,是由汉字和字母相互组成。

但是,此书和华夏历史上的经典也差不多,相比将其看成科学,更加符合的是哲学。

而陶有道,也如众人所想那般,手指指向此书,道:“此书在下也参与部分翻译,恰好发现其中与李兄所想有几分相似之处。”

说着,陶有道主动翻开了书籍,停留在一页,继续道:“此书作者德谟克利特,乃是波剌斯人,其言万物本原为某种物质与虚空,该种物质便是那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皆由在虚空中此种物资所构成。”

顿了一下,陶有道看向众人,舔了舔嘴唇,笑道:“诸位,天下之先贤皆不约而同认为,世界存在某种极小之物。”

随着陶有道的话音落下,在场的众人突然有种头皮发麻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是害怕,而是兴奋,是一种探索到本质的兴奋。

不管是陶有道还是李言闻,也或是刘升等人,他们在文学上比不上那些大家,可随着时代的变换,哲学不再神秘,能够解释哲学,那世人将不再迷信。

“陶兄,你是说,那金银之物,便是那最小物质?”

对于至小至微之物,李言闻可见过太多,毕竟天天抱着显微镜观察,现在反过来看经典,便是另一番面貌了。

陶有道耸了耸肩,道:“若是能通过实验得出有效数据,才能下定论。”

“可能吗?”

刘升问道。

而回应他的,则是沉默。

倒不是没人敢开口,只不过是其他人都陷入了思考。

少倾,李言闻才道:“圣上许我再设立一处研究院,便是以此作为研究,陶兄倒是给予李某不少想法。”

众人点头,正是有陶有道的解释,才让方向清晰了起来,现在路摆出来了,怎么走,就要凭本事了。